曹艷蕊 張偉 喬夕瑤
摘要: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是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并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重要環節,研究旨在探討施工項目成本中工程經濟控制的影響因素和提升效果。文章通過分析施工項目規模、工期、質量要求、技術復雜度、資源配置和風險因素等影響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工程經濟控制策略,包括制定詳細的工程預算、優化項目資源配置、優化供應鏈管理、加強項目管理和監督,以及堅持持續改進和學習。研究結果表明,工程經濟控制可以降低施工項目的成本、加快項目的完成時間、促進項目的質量提升、激發技術創新和改進,并優化施工項目的資源利用。因此,工程經濟控制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工程經濟控制;影響因素;提升效果
一、引言
工程經濟控制是指在施工項目過程中,通過合理的經濟手段和管理方法,控制項目成本,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在施工項目中,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工程經濟控制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工程經濟控制是指通過合理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使項目的成本在可控范圍內,并最大程度地提升項目的經濟效益,合理控制工程經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加快項目進度、提升質量,并激發技術創新和改進。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程經濟控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因此,需要對影響工程經濟控制的因素進行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施工項目成本中的工程經濟控制影響因素和提升效果,為項目經理和相關人員提供指導,以提升工程經濟控制的效果,這對于合理控制成本、提高項目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二、工程經濟控制對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經濟控制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細致的成本管理,可以確保項目在預算范圍內完成,并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工程經濟控制不僅關注項目的直接成本,還包括間接成本、人力成本等方面。通過成本控制可以提前發現項目中的成本超支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和成功完成。此外,工程經濟控制還可以提供詳細的成本報告,幫助項目管理人員作出正確的決策,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項目的效益和競爭力。因此,工程經濟控制對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性。
三、施工項目成本中工程經濟控制影響因素
(一)施工項目規模
首先,項目規模的大小直接關系到所需資源和成本的多少,隨著施工項目規模的增大,原材料的需求量也會相應增加,從而直接影響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其次,人力資源成本也會隨著項目規模的增加而增加,包括人工工資和培訓費用等,施工項目規模的增大還會導致設備和機械成本的增加,因為大型項目通常需要使用大量設備和機械進行施工作業;最后,項目管理成本也會隨著項目規模的增大而增加,因為大型項目管理的難度更大,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工程進度管理、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可見,項目管理者需要根據項目的規模大小進行合理的成本控制,較大規模的項目通常需要更多的投資和資源,在控制大規模項目的工程經濟方面,必須制定詳細的工程預算,優化資源配置,加強項目管理和監督,通過有效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可以降低大規模項目的成本,并提高項目的效率和競爭力。
(二)施工項目工期
工期延長會導致人力資源成本增加。工人、技術人員等的工資和福利費用會隨著工期的延長而增加,工期延長還會導致設備和機械的使用時間增加,從而增加了租賃和維護成本;工期延長還會增加項目管理的成本,包括監督和協調的人力資源、辦公設備等費用;工期延長還會導致項目流動資金的占用時間增加,從而增加了財務成本。尤其是在施工項目中,如果工期延長,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可能需要額外的投入,從而增加項目的成本,同時間接成本也會相應增加,從而增加項目的總成本。此外,延長工期也會增加質量問題的發生概率,從而增加項目的維修和返工成本。可見,項目管理者需要合理規劃工期,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和項目管理手段,合理規劃和控制工期,以減少延期帶來的成本增加,以控制項目成本,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三)施工項目質量要求
高質量的施工項目通常需要更多的投資和資源,但可以降低維修和修復的成本,提高項目的可持續性和價值。首先,高質量的項目往往需要使用更好的材料和設備,這會增加原材料和設備成本;其次,高質量的項目需要更嚴格的工藝和施工標準,這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投入,增加人力成本;再次,高質量的項目還需要進行更多的質量檢測和監督,增加了項目管理的成本;最后,如果項目在質量方面出現問題,可能需要進行返工和修復,從而增加了額外的成本。可見,高質量的項目需要使用高質量的材料和設備,以及經驗豐富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這些投資和資源的增加會導致項目成本的增加。然而,高質量的施工項目通常能夠保證項目的可靠性和持久性,減少維修和修復的成本。因此,項目管理者需要在工程經濟控制中合理評估和權衡項目質量要求與成本之間的關系,確保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好項目的成本,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四)施工項目技術復雜度
施工項目技術復雜度是工程經濟控制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技術復雜度高的項目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首先,技術復雜度高意味著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和專業知識,這會增加人力資源成本,高技術要求可能需要更多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參與,他們的薪資和培訓費用會增加;其次,技術復雜度高也會增加項目的設備和機械成本,復雜的工藝要求可能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機械進行施工,這會增加租賃和維護成本;再次,技術復雜度高還會增加項目管理的成本,復雜的工藝需要更多的監督和協調,增加了管理人員和辦公設備等費用;最后,技術復雜度高的項目還可能面臨技術風險和不確定性,這可能增加項目的風險管理成本。可見,較高的技術復雜度需要更多的投資和資源,并需要更加精細的經濟控制措施,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這包括對技術復雜度的需求進行準確評估和估算,制定精細的經濟控制措施,合理安排專業人員和技術支持的投入等方面。因此,項目管理者需要在工程經濟控制中合理評估和權衡項目技術復雜度與成本之間的關系,通過有效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確保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好項目的成本,可以降低技術復雜度帶來的成本風險,并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和價值,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五)施工項目資源配置
有效的資源配置可以幫助控制項目成本并提高經濟效益。首先,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避免資源過剩或不足的情況,從而有效控制人力成本,合理的人員安排和調度可以確保項目按時完成,減少工期延長帶來的額外成本;其次,設備和機械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減少租賃和維護成本,通過科學的設備調度和使用,避免設備閑置和過度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再次,材料和供應品的合理采購和儲備也是資源配置的重要方面,通過妥善管理供應鏈和控制庫存,可以減少材料浪費和成本損失;最后,項目管理者還需要合理規劃和配置項目管理資源,包括監督和協調人力資源、辦公設備和技術支持等,以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并控制管理成本。可見,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降低項目成本,這包括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等,避免資源浪費。因此,項目管理者需要在工程經濟控制中重視資源配置,通過有效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合理利用項目資源,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六)施工項目風險
項目風險的增加可能導致成本的上升,風險事件的發生可能會導致額外的費用支出,如突發的自然災害或意外事件可能導致施工工程停工或受損,需要進行修復或重新采購材料,從而增加了成本。首先,風險事件可能導致工期延長,從而增加了人力資源和設備使用的成本,如不可預見的施工困難或技術問題可能導致工期延誤,需要額外的人力和設備投入來彌補;其次,風險事件還可能導致項目管理成本的增加,如果出現糾紛或法律訴訟會增加律師費用和其他法律支出。可見,風險的存在可能導致成本增加,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計劃,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監控機制等方面。因此,項目管理者需要在工程經濟控制中充分考慮項目風險,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這包括制定風險應對計劃、保險投保、合同管理等,可以降低風險對項目成本的影響,以減輕風險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并確保項目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四、施工項目成本中工程經濟控制策略
(一)制定詳細的工程預算
制定詳細的工程預算是工程經濟控制中的一項重要策略之一,一個精確、全面的工程預算可以幫助項目管理者有效控制項目成本并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通過充分考慮項目規模、工期、質量要求、技術復雜度、資源配置和風險因素等,預算中包括了各個方面的成本,如人力資源、材料、設備、管理費用等,通過合理的估算和評估,可以減少成本的不確定性,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制定詳細的工程預算可以全面控制和管理項目的成本。預算的制定需要對項目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和分析,包括確定項目的規模和范圍,估算項目所需的資源和成本,考慮項目的時間和進度要求,評估項目的技術復雜度和風險因素。因此,制定詳細的工程預算是一項重要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可以對項目的成本進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確保項目在預算范圍內完成,幫助項目管理者實現成本控制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優化項目的資源配置
優化項目的資源配置是施工項目成本中的一個重要工程經濟控制策略,通過合理、高效地配置資源,可以實現成本的最小化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項目規劃階段,需要確定項目的規模、工期、質量要求和技術復雜度等,以確定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通過充分了解項目需求,可以避免資源過剩或不足,從而降低成本。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項目的進度和工序,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的投入,確保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同時,需要合理安排物力資源的采購和使用,以避免資源浪費。同時,靈活性的資源配置可以根據項目需求的變化進行調整,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例如,可以采用外包或合作的方式獲取特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設備,通過科學的資源管理和協調,從而降低項目的整體成本。因此,優化項目的資源配置是一項重要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可以幫助項目管理者實現成本控制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優化項目供應鏈管理
首先,優化項目供應鏈管理需要進行供應商選擇和評估,在選擇供應商時,需要考慮其價格競爭力、交貨能力、質量管理能力和售后服務等因素,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與其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協調,可以降低采購成本和提高供貨的及時性和穩定性;其次,優化項目供應鏈管理可以提高物流和運輸的效率,通過合理安排物流和運輸流程,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和供應商,可以減少運輸時間和成本,提高物資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此外,合理的庫存管理可以避免過多的庫存積壓和過低的庫存不足,從而降低倉儲成本和資金占用成本,同時,優化的物流管理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運輸成本和貨物損耗率。優化項目供應鏈管理可以及時發現和應對潛在的風險,減少其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因此,優化項目供應鏈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可以幫助項目管理者實現成本控制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四)加強項目管理和監督
有效的項目管理和監督可以幫助項目管理者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在項目啟動階段,明確項目目標、任務和責任,并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和溝通渠道,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和有效控制成本。此外,加強項目管理和監督還可以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合理調度和協調人力資源、設備和材料,避免資源浪費和閑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成本。可見,通過制定詳細的工期計劃和進度控制措施,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進度延遲問題,避免工期超時和資源浪費。因此,加強項目管理和監督是一項重要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通過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措施的制定,可以及時發現和應對項目中的潛在風險,降低風險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幫助項目管理者實現成本控制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五)堅持持續改進和學習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需要鼓勵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學習和知識分享,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建立學習型組織,可以不斷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引入先進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方法,從而優化項目管理和經濟控制。在項目結束后,更需要對項目的執行過程進行全面的回顧和總結,分析項目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并尋找改進措施和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可以汲取成功的經驗和教訓,為以后的項目提供借鑒和參考,實現經濟控制的持續改進。因此,堅持持續改進和學習是一項重要的工程經濟控制策略,可以幫助項目管理者實現成本控制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五、施工項目成本中工程經濟控制效果
(一)降低施工項目的成本
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施工項目的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支出。首先,優化供應鏈管理可以幫助施工項目降低材料和設備的采購成本,通過建立穩定的供應關系,尋求優質的供應商和合理的采購渠道,可以獲得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和優惠條件,從而降低成本;其次,加強項目管理和監督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避免資源浪費,通過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和管理方案,明確項目目標、任務和責任,提高項目的執行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最后,持續改進和學習可以推動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減少不必要的工程量和重復施工,從而降低成本。通過不斷學習和吸取經驗教訓,改進管理方法和工程技術,可以提高項目的執行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二)加快項目的完成時間
首先,通過合理的進度管理和資源優化,從而加快項目的完成時間,減少項目的延期和相關成本。合理的進度管理可以幫助項目團隊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和任務分配,減少工期的浪費和冗余,通過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和進度表,明確每個階段的工作內容和完成時間,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工期延誤;其次,資源優化可以確保項目所需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通過合理安排人員、設備和材料的使用,縮短項目的施工周期;最后,合理的進度管理和資源優化還可以提前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問題和障礙,避免工期延誤和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通過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和資源分配,有效應對風險和變動,可以保證項目按時完成,減少延期帶來的額外成本和損失。
(三)促進項目的質量提升
通過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措施,可以提高施工質量,降低質量問題帶來的重復施工和維修成本,同時提升項目的聲譽和競爭力。首先,建立質量標準和質量檢測機制,可以確保施工過程和成果符合預期的質量要求。質量管理的過程中還包括培訓和指導,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通過持續改進和學習,不斷提升施工團隊的專業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可以減少質量問題的出現,降低質量缺陷的成本;其次,提高施工質量還可以提升項目的聲譽和競爭力,優質的施工質量可以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滿意,增加項目的口碑和口碑傳播效應,有助于項目的推廣和擴大業務范圍。提高項目質量還可以提升競爭力,使項目具備更好的市場競爭力,必將獲取更多的商機和項目機會。
(四)可以激發技術創新和改進
通過持續改進和學習的策略,可以引入新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方法,促進技術創新和改進,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并推動行業的發展。首先,持續改進和學習幫助施工項目團隊了解最新的工程技術和管理理念,通過參加培訓、研討會和行業展覽等活動,了解國內外最新的施工技術和最佳實踐,激發團隊的創新意識,推動技術創新和改進;其次,持續改進和學習可以促進項目團隊不斷改進工藝和施工方法,通過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問題和挑戰,優化施工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持續改進和學習還可以推動行業的發展,通過與供應商、合作伙伴和行業組織的合作,共享資源和經驗,可以促進技術和管理的創新,可以促進技術改進,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并推動行業發展。
(五)優化施工項目的資源利用
通過合理的資源管理和優化策略,如合理安排物資采購和使用、優化勞動力和設備的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的浪費和成本。首先,合理安排物資采購和使用可以避免過度采購和庫存積壓,減少資金占用和倉儲成本,通過精確的項目需求分析,合理計劃物資采購量和采購時間,確保物資的及時供應和合理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和成本;其次,優化勞動力和設備的利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通過合理安排人員的工作任務和班次,避免人力資源的閑置和重復利用,可以提高勞動力的產出和效率;最后,合理的資源管理和優化策略還可以減少資源的損失和破損,通過建立資源管理制度和標準操作程序,加強對資源的監控和保護,可以減少資源的損失和破損,降低相關的成本。
六、結語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工程經濟控制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影響因素和控制策略,并分析了其在施工項目中的效果。結論表明,工程經濟控制對于降低施工項目成本、加快項目完成時間、促進項目質量提升、激發技術創新和改進、優化資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然而,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因此,在施工項目成本經濟控制中更應堅持持續改進和學習,不斷優化工程經濟控制策略,以提高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榮龍,許曾峰,王堯,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動態分析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21,35(03):137-140.
[2]李琳,肖艷玲.基于DEMATEL-ISM的EPC項目成本控制影響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學報,2021,35(04):117-122.
[3]伏玉,李偉民.基于BIM5D技術的施工項目成本動態控制研究[J].建筑經濟,2023,44(03):62-71.
[4]石紀龍,申建紅,侯運超.政府投資項目工程變更造價影響分析及控制研究——基于案例統計[J].建筑經濟,2022,43(07):70-77.
[5]嚴玲,張亞琦,湯建東.全過程工程咨詢項目的組織結構及其控制體系構建研究[J].建筑經濟,2021,42(01):28-34.
[6]齊園,倪萍.基于AHP的既有建筑結構改造施工成本影響因素分析[J].建筑經濟,2021,42(S01):116-119.
(作者單位:曹艷蕊、喬夕瑤,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張偉,北京金馬威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張偉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