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設計雖然在理論上符合規范要求,但是針對高層建筑、地下空間以及大型公共設施,消防設計的實際操作往往暴露出設備老化、設計滯后及與實戰需求不符等問題。本文針對消防設計與實戰脫節問題展開研究,并分析了當前消防設計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對設計階段與實際需求脫節、設計人員與實戰人員溝通不足等因素進行分析,揭示了消防設計與實戰脫節的根本原因,并為優化消防設計與實戰結合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可以提高設計與實戰的契合度,提高消防救援效率。
關鍵詞:消防設計;實戰脫節;問題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功能也日趨多樣,隨之而來的是現代建筑消防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盡管消防設計在規范化和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具體實踐中消防設施的實際效果和應急響應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尤其在高層建筑、地下空間等復雜場景中,消防設計與實戰脫節問題顯得尤為嚴重。
一、當前消防設計的實施現狀
現階段,雖然消防設計的實施現狀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但是在實踐中依然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部分建筑物的消防設計雖然符合基本的規范要求,但是與實際應急需求依然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層建筑、地下空間以及大型公共設施的消防設計上,盡管在理論上展開了詳細規劃,但是實際操作中由于設備老化、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設計標準滯后等原因,導致部分消防設施沒有起到預期效果。特別是火災初期的報警系統,該系統在沒有及時響應的情況下會出現疏散通道利用不當或者滅火系統無法正常啟動的問題。加上消防設計更多側重于規范化、標準化,對復雜火災場景的預判不足,這也使得消防措施在面對突發事件時顯得捉襟見肘。此外,消防設計與實際執行者之間的溝通不暢也是導致其脫節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消防設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員必須在設計階段全面考慮實際操作的各個細節,并加強與一線消防人員的合作。
二、消防實戰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火災初期應急處置問題
在火災發生的初期階段,消防人員會面臨時間緊迫、信息不對稱的困境。由于火災蔓延速度較快且在煙霧遮蔽的情況下導致消防員無法立即確認火源的具體位置并判斷火災規模,這使得初期應急處置措施存在很大程度的滯后性。此外,建筑結構較為復雜且布局不合理,一旦疏散通道受到阻礙,會進一步增加火災初期的撲救難度。消防人員在缺乏精準實時數據支撐和前期有效預警的情況下,難以在緊急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增加了火災處置過程中的風險。
(二)消防設施的實際運行問題
即便在消防設計階段工作人員已經詳細規劃并配置了建筑設施,但是實際操作中消防設施的運行依然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個別建筑中的自動噴淋設備、火災報警系統等消防系統由于老化、維護不到位、設計安裝不當,未能在火災發生時及時啟動。部分消防設施的容量及功能設計也沒有充分考慮到極端情況下的應急需求,進而造成系統在火災初期反應滯后。設施故障和反應遲緩使得初期階段的火災撲救失去了寶貴的時間窗口[1]。
(三)消防人員的實戰能力差異
消防人員在面對不同類型以及不同規模的火災時,所表現出來的實戰能力會影響火災撲救效果。特別是針對高層建筑和地下場所等特殊環境,如果訓練內容沒有針對以上場景進行充分準備,消防員可能會面臨一定的挑戰。例如,高層建筑狹窄空間和高空作業的限制,可能會影響消防員的反應時間和救援效率。雖然消防員在日常作業中經過了大量的基本訓練,但是針對一些突發災難場景,消防人員的心理壓力、實戰經驗以及裝備等都可能影響自身迅速做出最佳反應,進而影響火災撲救效果。
三、消防設計與實戰脫節的原因
(一)設計階段與實際需求脫節
消防設計過于依賴理論而忽略了實際建筑的使用功能、環境變化和具體火災風險。盡管消防設計人員依據規范完成了方案,但是此種方案在很多情況下也很難緊密契合實際需求。例如,針對布局復雜且人員密集的高層建筑或者特殊用途的建筑,消防設計時如果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區域的火災蔓延速度和疏散難度,最終的消防設計很難滿足實際火災的應對需求。設計中存在的脫節問題往往在實戰中才可以暴露出來。特別是針對大型公共建筑、混合功能建筑,單純的消防設計方案忽略了建筑類型的多樣性、復雜性,導致火災發生時難以及時做出應急響應。此外,建筑物疏散通道設計不合理,也會影響消防設施的正常使用,最終降低火災救援效果。
(二)消防設計人員與實戰人員缺乏溝通
消防設計人員與消防實戰人員溝通不足,會導致消防設計方案忽視實戰中的實際應急需求。一般情況下,設計人員往往依據規范理論,設計出符合標準的消防系統,缺乏與一線消防員的交流,對實戰中的復雜情況難以及時掌握。消防設計階段沒有充分考慮實戰人員面對火災時的決策速度、資源調配、火場操作等因素。因此,這會導致最終形成的消防設計方案無法滿足實際火災現場的具體應對需求,導致在火災發生時實戰人員面對復雜的建筑布局或者消防設施,操作難度會更大,難以保證救援效果。設計人員沒有與消防員充分交流和模擬演練,很容易忽略實際操作中的問題,進而導致理論和實踐之間脫節較為嚴重,最終降低滅火救援效率[2]。
四、改進消防設計與實戰結合的策略
(一)完善消防設計流程,提高實戰適應性
改進消防設計的流程,要從實際應用出發,緊密結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和火災應急需求,確保設計方案可以高效服務于消防實戰。消防設計人員在設計初期要與消防實戰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充分了解實際消防操作中的需求及難點,了解不同場所的火災蔓延路徑、人員疏散難度等情況。此外,消防設計階段要定期邀請實戰消防人員積極參與進來,在實戰人員的指導下審查并優化設計方案,模擬實際火災場景,確保設計方案的實用性以及應急反應的可行性。例如,高層建筑消防設計可以與消防隊伍聯合演練,雙方一起評估消防設計方案是否可以在實際火災中有效執行人員疏散和滅火任務,避免設計與實戰需求脫節。值得注意的是,消防設計過程中除了要遵循現有規范外,還要考慮不同建筑功能、地理環境以及火災風險的多樣性,展開對消防設計方案的靈活調整,以此應對潛在的復雜火災風險[3]。
(二)加強消防人員的培訓演練
單純依賴設計階段的規范標準并不足以保證消防實戰的成功實施。相關部門要意識到提高消防人員綜合素質和實戰能力的重要性。加強對消防人員的培訓演練,不僅要側重基礎的消防技術,還要強化消防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復雜場景下的快速反應能力。消防人員積極參加定期的模擬實戰演練,可以熟悉各種不同的火災場景,從普通住宅到高層建筑,再到特殊設施的火災應急處理,保證消防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火災類型和環境條件靈活調整應對策略。消防實戰演練要緊密貼近實際,模擬多種復雜環境下的滅火和救援任務,推動消防人員在實戰中可以迅速判斷火情、制定合理的滅火方案并有效協調各方資源。此外,還要加強消防隊員在新設備、新技術使用方面的培訓,促使消防人員熟練掌握最新的消防工具和消防設備,提高火災應急響應效率[4]。
(三)完善消防設施檢修與更新機制
消防設施的功能直接影響火災應急反應的效果。對此,相關部門要建立完善的消防設施檢修及更新機制,依靠該機制確保消防設施的長期穩定運行。相關人員要按照嚴格標準定期檢查消防設施,并理清建筑物使用周期、環境變化等因素對設施性能的影響。針對每個消防設施,都要設置詳細的維護記錄和檢查周期,確保所有的消防設備在關鍵時刻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例如,如果滅火器、自動噴淋系統、火災報警系統等設備長期處于不運行狀態或者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會影響以上設備在火災中的反應速度。工作人員定期檢查消防設備,不僅要全面評估設施的基本功能,還要關注設備的老化情況。同時,建筑物的改造、擴建等項目也要與更新的消防設施保持同步,保證消防設施高度契合建筑的變化。建立的更新機制不僅要符合國家消防法律法規,還要結合地方實際情況,最大程度確保消防設施的實用性[5]。
(四)優化消防設計標準規范
在建筑結構、功能以及消防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現有的消防設計標準及規范也必須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可以滿足新的火災風險應急需求。設計人員優化消防設計標準規范時,要全面考慮現代建筑的復雜性、多樣性。特別是在高層建筑、地下空間、工業設施等特殊場景中,現行規范大多無法涵蓋所有潛在風險,容易導致消防設計上存在諸多漏洞。針對以上情況,相關部門要加強規范的適用性,結合現代建筑的新型材料、新工藝以及新結構調整消防設計要求,確保消防設計標準及規范可以更好應對復雜火災環境。例如,在消防疏散設計上,可以根據建筑內人員密度、建筑類型、火災蔓延特點,確定合理的疏散通道數量和寬度。在細化并完善消防設計規范時也應注意智能消防系統、無人機滅火技術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將先進技術集成在一起,可以顯著提高火災探測與應急響應效率。此外,所制定的消防設計規范要盡可能簡化,同時要保障設計規范的嚴謹性、全面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消防設計規范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使設計師、施工方以及消防人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方案,真正實現消防設計與實戰需求的有效結合[6]。
(五)加強消防與建筑設計的協同合作
消防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的協同合作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建筑施工階段,消防設計師和建筑師要加強溝通,確保建筑設計和消防安全措施無縫對接。在建筑初期階段,建筑設計方案要充分考慮消防通道、消防設施布置以及火災疏散路徑等各個方面的消防安全要求。此外,消防設計師要主動參與建筑材料選擇,特別是針對防火材料和防火結構方面所應用的材料,要保證建筑物的整體火災防護能力。消防與建筑設計展開深度協作,可以進一步提高建筑物整體消防安全水準,避免因設計不當而引發火災[7]。
(六)應用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提升消防實戰能力
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消防設計和實戰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基于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消防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建筑物的火災風險并提供早期預警,幫助消防人員提前做出應急響應。例如,智能化火災探測器可以對火災源進行精確定位,隨后自動啟動滅火系統并通知消防部門,該設施極大提高了火災響應速度。此外,應用虛擬現實(VR)技術,可以模擬各種復雜火災場景,幫助消防隊員進一步增強火災的應急反應能力,從而提高火災救援效果[8]。
結語
綜上所述,消防設計與實戰脫節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火災事故中的應急響應效率和撲救效果。本文展開對設計與實戰脫節原因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消防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多個盲點,進一步提高消防系統的實際效用。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才可以顯著提高消防設計的適應性,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偉.建筑消防設計創新與實踐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3,9(16):43-45.
[2]潘少雄.高層建筑消防隱患及監督管理對策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16):39-41.
[3]鄧立剛,郝偉,林佳.移動制氮滅火裝備在滅火救援實戰中的設計應用[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3,42(02):241-244.
[3]徐劍.提升消防隊伍滅火救援實戰化建設的策略[J].消防界(電子版),2022,8(01):32-33.
[5]劉盛鵬.基于智能視頻技術的陸空兩棲消防偵察系統設計[J].工業控制計算機,2023,36(08):132-134.
[6]張昊東,董雷.基于RoBERTa和RCNN的互聯網文字消防接警輔助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23,51(08):1720-1724.
[7]徐一旻,張浩霖,王秀,等.基于智慧消防新形勢下的智能指揮調度系統設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23,45(03):371-376.
[8]宋波.大流量壓縮空氣泡沫舉高噴射消防車及實戰應用[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23,18(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