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文藝部 編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該書精選《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美文,薈萃近百位作家佳作,既有文壇大家的潛心力作,又有文壇新銳的所思所感,語言優美凝練,思想意境深邃,代表著當代散文的發展風貌和創作水平。
全書分為如下幾輯:“我與一座城”講述了一個人與一座城的情緣故事,折射出中國當代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夢想·奮斗”展現了勞動者勇敢追夢的奮斗精神;“追尋·遇見”記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刻印他們對生活的憧憬和創造;“自然·感悟”將廣闊中國的壯麗美景呈現在讀者面前;“風物·鄉情”記錄了作者對日常生活小事的感悟……生動講述了普通人對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展現了新時代勞動者積極向上的面貌,抒寫了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集結成書,以饗讀者。

人民日報評論部 編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2023年,人民日報評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充分發揮在輿論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關注社會熱點,回應輿論關切,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注重打造精品力作,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增強穿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上連黨心、下接民心”,在黨心和民意的同頻共振中弘揚正氣、保持朝氣、磨礪銳氣,讓輿論引導更接地氣,讓黨報聲音更加響亮,體現了人民日報“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針”的作用。該書匯集了“人民論壇”“人民時評”“人民觀點”“評論員觀察”4個專欄2023年刊發的全部文章,針對社會現象和熱點事件,不避尖銳,及時發言。

人民日報評論部 編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承擔著第一時間準確解讀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任務,發揮著舉旗定向的重要作用。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2023卷)》集結了2023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作者為“人民日報評論員”的文章,包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基本遵循》《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高高舉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光輝旗幟》等篇目。署名為“人民日報評論員”的文章既有原汁原味的精辟論斷,又有深入淺出的深度解讀,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薛慶超 薛靜 著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全書在大歷史觀視域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百余年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作者通過歷史典故、歷史故事,生動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內容、使命追求、開放品格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并強調指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既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又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礎。書稿內容包括:“第一個結合”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的豐富經驗;“第二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軍事智慧;巧借《紅樓夢》分析國際形勢;升華凝結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等等。

徐忠 朱滿洲 任晴 著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危機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推動監管改革的重要契機,中國需要重點關注公司治理、監管體制、《巴塞爾協議Ⅲ》實施、地方金融生態等問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均強調: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危機應對的道與術》一書聚焦危機處置與應對的核心問題,深入剖析國內外數十個經典案例,試圖厘清關于危機的核心認識。以美國大蕭條等為例,詳細解析危機時期的宏觀政策選擇;以房地產危機與財政危機為例,解讀兩種常見的危機種類;圍繞危機應對的4個關鍵環節展開,最后提出“危機是推動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契機”這一論點。該書探究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財政危機,解讀世界發展變化的深層經濟原因,以期為中國將來可能發生的類似問題提供借鑒。

弘毅 著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說到讀書,好比淘金,千本萬冊,遍而讀之,是很辛苦的,而真正于你有用的、對你有啟發意義的內容并不多。一些精彩論述、重要觀點和數據,如果不摘抄、不分類積攢、不做筆記,那就白辛苦了……一位父親寫給北大孩子的微信家書,兩代人的文字交流與思想對話,傳統家風與現代家教相融合,分享處事的經驗,傳達人生的智慧。
《微信家書》是一位父親的教子良方,一部關于子女修身、養性、齊家的立世箴言。全書以“微信體”讀書筆記的形式,分為上下兩篇,內容為作者給時在北京大學讀大一、大二的兒子發的微信文字,分別以“交友”“積累”“立志”“攻堅”“執著”“明德”等為主題。作者稽古有得、旁征有悟,隨時札記、積金琢玉,以期對青年一代有所啟示,對其人生有所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