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博
2023年12月1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郊區的一片森林里,一名年輕男子和他兩個月大的女兒慘遭謀殺。捷克警方數天的搜尋勞而無功,終于在12月20日放棄了追查兇手的行動。次日,也就是12月21日,兇手闖入布拉格市中心的查理大學,又殺害了14人。經過彈道分析,捷克警方將兩起案件聯系了起來。警方確認槍手名叫大衛-K(在歐洲,出于隱私原因,警方只提供嫌疑人的名字和姓氏的首字母縮寫),是查理大學世界歷史專業的學生,在瘋狂行兇后飲彈自盡。
一名沒有犯罪記錄的24歲學生,如何成為捷克二戰后最血腥槍擊案的兇手?
捷克是一座擁槍的孤島
案發當日,查理大學的丹麥籍學生雅各布·魏茲曼正在參加考試,突然聽到槍聲和尖叫聲。魏茲曼和他的教授用椅子和桌子堵住了考場的門,在里面瑟瑟發抖了一個小時,直到警察趕到,將他們護送出來。
查理大學創立于1348年,是捷克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槍擊事件發生在下午3點左右,地點在大學文學院的主樓。一段視頻顯示,一大群學生在護送下高舉雙手,站在一棟建筑的外面,以便警方確認他們沒有威脅。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稱,這幅畫面讓人聯想到美國校園槍擊案的場景。布拉格警察局長托馬斯·馮德拉塞克對美聯社表示,警方在樓里發現了一座“武器庫”,里面囤積了大量彈藥,嫌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攜帶這些彈藥進入教學樓后,才大開殺戒。
慘案震驚了整個捷克,洶涌的輿論很快指向捷克以寬松聞名的槍支管制法令。與其歐洲鄰國相比,捷克的槍支法律堪稱“異數”。美國《紐約時報》稱,在維護持槍權這一點上,捷克是歐洲諸國中最接近美國的。 自1991年起,擁槍權就受到捷克憲法的保障;2021年,在狩獵者和其他槍支愛好者的大力游說下,捷克議會將這項權利正式寫入了憲法,因為他們擔心歐盟可能會試圖削弱他們的持槍權。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捷克是一座擁槍的孤島。”捷克馬薩里克大學安全與戰略研究負責人約瑟夫·克勞斯表示。克勞斯家里有槍,捷克的現任總理和總統也都有槍。“這就像擁有一輛汽車一樣。”截至2022年底,在這個擁有1090萬人口的國家里,31.4萬人有持槍執照,并擁有近100萬支各種武器。
當然,寬松是相對的,捷克的槍支管制仍然比美國要嚴格得多。想獲得持槍執照,必須通過身心健康檢查,無犯罪記錄,并證明自己知道如何安全地使用武器。申請者必須通過筆試和一系列實操測試,包括打靶和拆卸組裝槍支測驗等。測試的標準很高:筆試題從一個有501道題的題庫中隨機抽取,想要申請隱蔽持槍執照的人一道題也不能答錯,測試淘汰率約為40%。
與美國不同的是,捷克的持槍權不算政治議題,所以,優化法律的阻礙也比較小。2015年,一名槍手在捷克一家餐館開槍打死了8人,此人是一名合法持槍者,但他一直有精神不穩定的跡象——法律很快就被修改,規定當一個人的精神能力受到懷疑時,警方有權沒收其武器。
總體而言,捷克立法者和擁槍者對該國的槍支管理頗為自豪。2021年,該國全年只發生了7起使用槍支的兇殺案。但查理大學槍擊案動搖了人們的信念。警方承認,這名槍手合法地擁有8支槍,也不牽涉任何極端主義或國際恐怖主義。“我們必須弄清楚,慘案是制度失靈,還是個人失誤造成的。”
每一起案件都會推波助瀾
布拉格的槍擊案,是歐洲2023年發生的第4起類似案件。“在公共場合隨機殺人的觀念從美國傳入歐洲,并在文化上擴散開來。”總部位于布拉格的英美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阿尼辛對媒體說,“不幸的是,每一起案件都會推波助瀾。”
“中東歐的一些大規模槍擊案兇手,就是在模仿美國的大規模槍擊案兇手。從他們的穿著打扮和策劃襲擊的方式就能看出來。”阿尼辛補充說。美國國土安全部前助理部長朱麗葉特·卡耶姆也認為,密集的媒體報道似乎推動了蠢蠢欲動的槍手“跟風”,制造新的大規模槍擊事件。“這就是社交媒體的文化,這些兇手出名了。”
歐洲還面臨另一大威脅,雖然合法武器的管制相對嚴格,但非法武器的來源卻數不勝數。塞爾維亞21歲槍手所使用的是199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中遺留下來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2015年法國巴黎《查理周刊》槍擊案和巴塔克蘭劇院槍擊案中,兇手使用的也是南斯拉夫沖突遺留下來的武器。“現在烏克蘭境內的武器,也會在未來幾年走私到歐洲其他地區。”弗拉芒和平研究所所長尼爾斯·杜凱對媒體說。
槍支很危險,使用槍支的人更危險。隨著極右翼勢力,乃至新納粹在歐洲的崛起,企圖用子彈發泄“怒火”的極端分子越來越多。21歲的塞爾維亞槍手行兇時,就身穿一件印有新納粹標志的T恤衫。“我們一直認為,槍擊事件離我們很遠。”布拉格市長博胡斯拉夫·斯沃博達在電視上說,“不幸的是,事實證明,世界正在發生變化,我們這里也出現了獨狼殺手。”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