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曄
驗房師受雇傭,作為第三方去鑒定房屋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影響著房屋的交付成功率和裝修隊的返工概率,不得不直面開發商、裝修隊和業主等多方之間的利益糾葛。“世上最難搞的兩種關系,一是婆媳關系,二就是開發商和業主的關系。”驗房師王續超無奈地對記者感慨道,“做驗房師最重要的是不能因為外在的利益或內心的私欲而丟掉了‘公正二字。”
“為啥受傷的總是業主”
2017年,王續超入行不久,和同事去驗一處精裝修豪宅。去之前,他滿心期待;去之后,他只剩失望。那房子質量特別差:門扇變形了,地板起翹了,墻面返堿了,甚至地面石材大面積空鼓,感覺像是根本沒用石材粘結劑就干鋪在地上;還有廚房串煙的問題,樓下做個西紅柿炒雞蛋,樓上一聞就知道……
那戶豪宅的業主是位性格豪爽的中年男士,請驗房師本來只是圖個安心,沒想到竟驗出了房子存在1000多處問題。
“如果沒請驗房師來的話,我只能看個表面,好多問題根本發現不了。”業主對王續超表達了感謝,然后再也壓不住怒火,扭頭質問開發商客服:“我大幾千萬買你們的房子,結果就弄成這樣?”“別說業主,當時我的心理落差都特別大,感覺開發商這活干得真是糟蹋東西。”王續超嘆了口氣,說自己后來才發現,這竟不是個例,“哪哪兒都是問題”的房子,年年都能遇到。
驗房師需要向業主出具驗房報告。驗房師就像是給房子作體檢的“全科醫生”,不僅要看房子有哪些問題,還要給出合情合理的“治療”建議,哪些問題比較嚴重、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問題、怎么去維修和整改。透過驗過的房子,王續超看到了無數普通人的生活。
房子,對中國人來講總有著特別的意義。也因此,業主對驗房師往往極盡熱情。王續超說:“現在的業主,房子買得好不好全憑運氣。有人可能通過對比開發商的實力去買房,但是大型開發商公司,也分區域公司,不同區域的服務意識也可能不同。”這意味著,房子到底行不行、好不好,業主心里沒底,于是只能將把好關的希望寄托在驗房師身上。
王續超特別能理解業主的感受——他也被開發商“坑”過。2014年,他在老家買了一套房,結果開發商干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磨洋工磨了9年,至今仍未交房。盤桓在他心底的終極疑問是:“為什么開發商房子還沒蓋好就能賣?房子出現質量問題或者延遲交付時,開發商難道不需要擔責?為啥受傷的總是業主?”
“他可能是被打了……”
驗房師越是為業主考慮,就越容易觸碰到開發商和裝修隊的敏感神經。王續超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當業主提出要帶驗房師先驗房、后收房時,開發商拒絕配合,于是不通水、不通電,讓驗房無法正常進行;當他的同事去業主家驗房,剛把工具箱放下時,有人沖過去,拎起工具箱就跑,最后藏到施工單位的項目辦公室里……
站在不同立場,那些人并不理解驗房師的工作,甚至覺得驗房師就是靠“整人”撈錢。大多數時候,王續超并不想同他們爭辯,覺得沒意義。但有一回,他忍不住懟了回去。那天,他們三名驗房師跟著業主去驗房,剛到小區門口,一群裝修人員就盯上了他們。其中三個人跟了上來,一個人負責干擾一名驗房師,手里還都拿著對講機,“像是準備有情況隨時‘搖人過來”。
他們這邊一敲空鼓,那幾個人就瞪眼咧嘴,兇神惡煞地說:“敲什么敲,誰讓你敲的!”他們要換工具繼續檢查,對方就言語恐嚇:“差不多得了啊!”此后連續幾天都是類似的情況,驗房師不堪其擾,找業主也不管用。王續超怒上心頭:“你們不用恐嚇我,這是北京,中國人民的首都,你們想干嘛啊?人家業主辦完收房手續了,這是業主的家,人家請你們進來了嗎?你們現在這種行為,我完全可以報警,明白嗎?人家花半輩子積蓄買房,你們把活兒干成這樣,心安嗎?”這股氣勢一時鎮住了那群人,但想來后怕,他們驗完房開車出小區時,看到路邊躺著一名其他公司的驗房師,“那人的同事都在旁邊圍著,救護車也來了,他可能是被打了”。
說起來,王續超成為驗房師其實是誤打誤撞。畢業之初,他在老家做土木工程類技術員,負責鋼筋、混凝土等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把控。其中一項工作是放線,即把圖紙按比例精準還原到施工現場,這是墻體,那是柱子,一點都不能錯。“當技術員太累了,我想換個工作。”姐姐知道王續超的想法后,讓他去北京找找新機會。
他本來不想北漂,但沒禁住大城市的誘惑。好在來了北京,他才接觸到驗房師——一個他喜歡且擅長的職業。他們公司將驗房師分為A、B、C、D四個級別。其中,B、C、D都是助理,C和D只能做些測量面積、查驗門窗、記錄問題的簡單工作,B可以查驗墻面、地面、頂面等大面上有無問題。只有A是主驗,不僅要理論扎實、經驗豐富,還要有面對干擾和壓力時隨機應變的能力。
王續超用半年多時間從D升到C,又用兩年從C直接升到A。這并不常見,自他入職以來,全公司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跳級晉升。前幾年,“驗房師被打”事件偶有發生,王續超心疼同行,卻并不認同盛傳的“驗房師是高危職業”的說法。“驗房確實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高危就夸張了,現在畢竟是法治社會,對吧?”而那些“危險”也并未阻礙驗房行業的發展。據王續超所在公司粗略估算,2012年之前,北京業主找驗房師的比例不足5%,該數字近年來逐年上升,如今已達到20%-30%。
盡可能避免產生“死活兒”
野蠻發展的行業容易滋生亂象,驗房這一行也不例外。“有些兼職的驗房師,可能根本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驗過幾次房就在網上自稱驗房師了。門窗、水電等一些問題,他們也能查,但他們查得沒有順序感和層次感,一會兒竄到這個屋,一會兒竄到那個屋,沒有系統劃分,很容易漏驗。”
王續超說,還有一些不專業的驗房師,為了挑問題而挑問題,有時非要把一個特別小的問題說成一個大問題,故意引發業主的焦慮。“比如一些裝修公司,讓設計師充當驗房師,四處敲一敲、看一看,實際到最后講的是他們的裝修方案。”這類驗房師收費往往比較低。拿北京來說,專業驗房公司收費約為10元/平方米,而兼職驗房師僅需3-5元/平方米。如此一來,“劣幣驅逐良幣”,不利于行業發展。
2022年,驗房師作為新增職業被正式納入職業分類大典。從“游擊隊”變為“正規軍”,王續超作為專業驗房師,從業的底氣更足了。但他也坦承,圍繞驗房師而產生的質疑并未因此徹底消散。網絡上有一種觀點是“請驗房師就是交智商稅”,盡管新房購買合同上有一則“非人為因素損壞的無條件保修”條款,但不少問題即便驗出來也無法解決。換句話說,請驗房師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很可能還會徒增煩惱。
“完工的房子里,有些活兒已經是‘死活兒了,確實沒法改。作為驗房師,我們也只能告訴業主,你這房子有這么個問題。業主了解問題所在后,可以通過去住建部門投訴、去法院起訴等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然而,維權具體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王續超也不知道。
和大眾更熟悉的工程監理不同,驗房師在施工現場做的不是抽檢,而是逐層逐戶進行100%查驗。工程每進行一項,驗房師就查一項,將查出來的問題匯總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對照整改完成后,驗房師要進行復驗,確保問題全部整改完成了,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用王續超的話講,這盡可能避免了“死活兒”的產生,也讓驗房師的作用更顯重要。
(摘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