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學芳 高衍麗 曲麗紅 惠金金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primary caregivers for stroke patients
YIN Xuefang,GAO Yanli,QU Lihong,HUI Jinjin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Shandong 2566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HUI Jinjin,E-mail:904282928@qq.com
Keywords stroke;primary caregiver;recurrent stroke;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nursing
摘要 目的:調查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現狀,分析影響因素,為制訂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選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或有住院史的281例腦卒中病人的主要照顧者為調查對象。采用一般資料問卷、Zarit照顧負擔量表、腦卒中病人家屬對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評估量表對其進行調查。結果: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為(80.31±14.67)分,主要照顧者照顧負擔得分為(64.86±8.55)分。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病人病程和主要照顧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照顧負擔是主要照顧者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處于中等水平,應加強關注照顧病人病程短、男性、高齡、文化程度低、照顧負擔重的主要照顧者,以全面提高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
關鍵詞 腦卒中;主要照顧者;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02.013
腦卒中發病急,占我國居民死亡病因首位,復發腦卒中的死亡率比首發腦卒中還高出43%[1-2]。研究顯示,約80%的腦卒中病人在出院后選擇家庭康復,家屬或親友在內的主要照顧者承擔主要的照護任務[3-4]。研究指出,腦卒中病人居家期間因復發腦卒中先兆癥狀而立刻失去就醫能力,其主要照顧者是病人復發院前急救及就醫決策的主要角色。因此,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復發腦卒中應急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腦卒中病人院前復發后急救效果及生命安全[5]。研究顯示,腦卒中病人照顧者識別和應對腦卒中的能力未隨著病人復發風險而提高,反而有53.2%的照顧者采取了不正確的急救措施,加重了病人病情及腦神經功能損傷,提高病人復發后死亡率[6-8]。由此可見,提高主要照顧者的復發腦卒中應急能力對病人的康復有積極作用。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本院收治或有住院史的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為調查對象,通過調查分析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為臨床提升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針對腦卒中應急能力的干預策略提供指導。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2年10月—2023年4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本院收治或有住院史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為調查對象。病人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經顱腦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確診為腦卒中;3)出院后未死亡或未失去聯系。主要照顧者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與病人存在父母、配偶、子女或其他親屬關系,承擔病人生病期間主要照顧責任(1個月內照顧時間≥14 d,每日照顧時長≥4 h);3)有正常交流和讀寫能力。主要照顧者排除標準:1)伴有精神疾病、智力障礙或合并嚴重內外科疾病;2)領取報酬承擔照顧責任;3)存在家庭糾紛者。根據定量調查樣本量確定公式[9]:調查樣本量至少應為觀察量10~15倍,本研究包括18個觀察量,計算得到樣本量至少為180例,考慮到10%失訪率,得到樣本量為198人。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問卷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照顧病人及主要照顧者一般資料,包括病人的性別、年齡、病程、醫保類型、有無合并其他慢性病和主要照顧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與病人關系、婚姻情況、有無子女、職業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月照顧時間、有無其他輪替照顧者、是否有慢性疾病。
1.2.2 Zarit照顧負擔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
該量表由Zarit等[10]于1980年編制,用于評估病人照顧者負擔,由王烈等[11]于2006年漢化修改,中文版ZBI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73,包括個人負擔(11個條目)和角色負擔(11個條目)2個維度,共22個條目,每個條目選擇Likert 5級評分,“沒有”到“總是”依次計0~4分,總分0~88分,得分越高,照顧者負擔越重。負擔分級標準:0~19分為極輕度,20~39分為輕度,40~59分為中度,≥60分為重度。
1.2.3 腦卒中病人家屬對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評估量表(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Recurrenc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Family Members of Stroke Patients,AS-SRERAFMSP)
該量表由華小倩等[12]編制,用于評估腦卒中病人家屬對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為0.882,折半信度系數為0.851,包括腦卒中知識(15個條目)、風險意識(4個條目)、應對態度(4個條目)、自我效能(4個條目)和應急行為(10個條目)5個維度,共37個條目,每個條目選擇Likert 5級評分,“一點也不”到“總是”依次計0~4分,總分0~148分,得分越高,腦卒中病人家屬對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水平越高。
1.3 資料收集方法
調查開始前,本研究課題組通過1周制訂調查方案并學習量表使用方法,將全部量表輸入問卷星軟件形成電子問卷,每項設置為必填,與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取得聯系后添加微信,選擇統一語言講解本次調查目的、過程及電子問卷填寫方法,后將電子問卷鏈接發送給受調查主要照顧者,由其填寫電子問卷后提交,通過問卷星軟件后臺將數據導出形成Excel文件。本研究發放問卷281份,收回28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對本研究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描述。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或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M(P25,P75)]描述,行秩和檢驗。采用線性回歸分析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使用R語言繪制線性回歸列線圖,其中線性回歸自變量篩選檢驗水準α=0.10,線性回歸分析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照顧負擔得分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照顧負擔得分為(64.86±8.55)分,各維度得分見表1。281名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中,極輕度34名,輕度145名,中度81名,重度21名。
2.2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為(80.31±14.67)分,見表2。
2.3 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的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腦卒中病人年齡44~75(69.32±15.52)歲,病程0.5~4.5(2.42±1.24)年,主要照顧者年齡22~75(42.52±16.74)歲。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病人病程、主要照顧者性別、主要照顧者年齡、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月照顧時間和照顧負擔的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的線性回歸分析
以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為因變量,選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4,設置α入=0.05,α出=0.10,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病人病程、主要照顧者性別、主要照顧者年齡、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和照顧負擔是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5。
2.5 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列線圖
選擇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為預測值,病程、主要照顧者性別、主要照顧者年齡、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和照顧負擔為自變量繪制列線圖,見圖1。自變量得分見表6,得到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基礎分為55分,自變量得分的總分每增加1分,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增加0.224分,如病人病程<1年,主要照顧者為女性,照顧者年齡<35歲,照顧者文化程度為專科及以上,照顧負擔為中度,其自變量總分=0+14+43+37+33=127分,其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55+0.224×127≈83分。
3 討論
3.1 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現狀
本研究調查可得,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為(80.31±14.67)分,低于華小倩等[13]研究中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124.23±13.95)分]。這可能因為2個研究的樣本量、調查對象學歷、性別組成等差異有關,與該研究相比,本研究樣本量少,且本研究中男性占比高、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占比相對少。既往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高者會有較好的疾病認知[14]。男性照顧者心思不夠細膩,對疾病和預防復發的相關知識知曉較少,導致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較差。這提示應多關注學歷低、男性的主要照顧者,主動為其提供通俗易懂的腦卒中防治和應急處理知識,以提升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水平。各維度得分中,得分最高的為腦卒中知識(2.62±0.61)分,得分最低的為應急能力(1.05±0.23)分。與華小倩等[13]的研究結果不一致。這可能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加大了對腦卒中知識的宣傳教育,且本研究地區經濟條件和醫療機構發展相對較好,照顧者能接受到腦卒中復發的知識健康教育,使其能夠掌握相對較多的腦卒中知識。但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在學習知識后缺乏專業急救能力演練,造成其無法有效地將掌握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15-16],限制其應急能力的提升,導致其在親屬再次腦卒中后仍可能會手足無措,無法獨自獨立專業地應對和處理腦卒中。這提示臨床醫護人員既要重視腦卒中主要照顧者應對腦卒中知識宣傳和普及,還需要加強其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培訓,幫助其將掌握的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實際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其腦卒中知識與能力水平。
3.2 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
3.2.1 病人病程
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人的病程越長,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越好。這可能是因為,腦卒中病人病程越長,主要照顧者對其照顧經驗更足、應急情況的處理及熟練程度會更高。有研究表明,腦卒中病人出院后1個月的總體再入院率為16.7%,其中因復發再入院的占16.3%,出院1年內的總體再入院病人為29.2%,因復發再入院的占20.3%,呈上升趨勢[17]。這說明病人的病程越長,可能經歷的腦卒中復發次數更多。本研究中,病人病程越長,其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更好。針對病程短的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在出院前,應加強其出院后病人規范服藥、測量血壓血糖、常見腦卒中復發應急事件的處理流程培訓,以期讓病人能達到較高的服藥依從性,為病人創造穩定的血壓、血糖值,通過指標的達標來控制病情穩定,減少復發及應急事件的發生,提升腦卒中復發應急事件發生時的處理能力;同時,腦卒中病人回歸社區后,社區也需要進行相關的培訓及跟蹤隨訪,為病人及主要照顧者提供針對性的幫助,以提升病程短的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
3.2.2 主要照顧者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文化程度高的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越好,年齡越大,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越差。有研究表明,由女性照顧的腦卒中病人,自理能力、移動能力較好,自我感受負擔較輕[18]。這可能是因為女性比較細心、耐心,心思細膩就容易發現病人的身體變化,及時識別病人復發的因素,并早期干預;病人的飲食起居被照顧得較好,復發率也可能會降低。女性照顧者更容易關注到病人的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從而減少病人情緒波動的發生。主要照顧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家庭適應能力就會越強,在病人的家庭照護過程中,自我效能會更高[19]。文化程度高的主要照顧者,獲取知識的途徑越多,知識來源廣泛,對腦卒中知識掌握得更多,能夠保持更高水平的疾病認知,會主動學習腦卒中疾病知識和照護注意事項[20]。擁有積極的應對態度,能及時采取正確的應急行為,其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就會越好。隨著照顧者的年齡增大,照顧負擔也相應越重[21],這可能是因為照顧者的年齡與照顧負擔的感知程度有關,年齡大的主要照顧者精力體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會變差,對電子產品的使用程度有限,導致獲取知識、信息來源受限,導致缺乏腦卒中復發應急相關知識。精力體力下降,會采取不佳的應急行為,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較差[22-23]。因此,今后應多關注男性、文化程度低、高齡的主要照顧者,為其提供腦卒中復發應急相關知識教育,開展應急行為場景模擬訓練,家庭成員可以考慮進行輪班制,或者更換更年輕的照顧者,以提高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
3.2.3 照顧負擔
本研究結果顯示,主要照顧者照顧負擔越重,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越差。這可能是因為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擔越重,照顧任務繁雜,心理更容易發生調適困難。照顧負擔還包括對自身社會網絡受限、經濟壓力大等問題,長期超負荷工作會影響照顧者的生活質量,產生消極的應對態度,降低應對自我效能,導致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減退[24]。有研究表明,女性照顧者負擔更重,女性在照顧病人之余還要處理繁重的家務及絕大部分工作,容易加重護理負擔[25-26]。減輕女性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擔,使女性照顧者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照顧病人,提高照護能力,對提升腦卒中主要照顧者卒中復發應急能力有所幫助。也有研究表明,超過80%的腦卒中照顧者長期承受照顧負擔,重度照顧負擔占6.7%[27]。腦卒中病人照顧者負擔過重,應引起關注和重視,可以通過指導照顧者對生活作息規律進行調整,減少持續照看時間,鼓勵家庭成員輪流照顧,完善腦卒中病人的社會資助體系,減輕疾病帶來的經濟壓力,達到降低主要照顧者照顧負擔的目的,間接提升其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
3.3 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列線圖應用
列線圖能以可視化圖形代替繁瑣的數學公式,對目標事件的風險程度進行個體化預測。本研究選擇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為預測值,病程、主要照顧者性別、主要照顧者年齡、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和照顧負擔為自變量繪制列線圖,得到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基礎分為55分,自變量得分的總分每增加1分,腦卒中病人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得分增加0.224分,可使得臨床醫護人員通過查詢腦卒中病人病程及其主要照顧者性別、主要照顧者年齡、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和照顧負擔的情況后根據對應分值,通過計算總分得到其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便于醫護人員快速區分主要照顧者腦卒中復發應急水平。目前,已有研究基于首發腦卒中病人出院后的隨訪數據建立列線圖,確定年齡、疾病嚴重程度評分和周圍血管病史是首發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復發的影響因素,列線圖在該研究中有較高的區分度和預測力[28]。也有研究利用列線圖對缺血性腦卒中病人進行復發及預后因素分析評價,具有良好的區分度和校準度[29]。由此可見,通過列線圖模型分析,醫務人員人員能及時發現影響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的因素,指導醫患雙方做進一步治療決策,有利于實施早期、個性化干預,以提升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
4 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處于中等水平。應特別關注病人病程短、男性、高齡、文化程度低、照顧負擔重的主要照顧者。醫務人員可以開展相關的培訓講座,或場景模擬訓練,以提高腦卒中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病人其他家屬可以采取輪班制照護病人,減輕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擔。本研究僅在1所醫院開展調查,今后可擴大調查范圍和樣本量,也可結合質性研究,挖掘出更多深層次的影響因素,為制訂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更全面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隴德,彭斌,張鴻祺,等.《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0》概要[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22,19(2):136-144.
[2]LEKOUBOU A,NKOKE C,DZUDIE A,et al.Recurrent stroke and early mortality in an urban medical unit in Cameroon[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7,26(8):1689-1694.
[3]石丹,李錚.腦卒中居家照顧者負荷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6,31(17):107-110.
[4]張建鳳,李志菊,王芳云,等.家庭訪視對腦卒中患者照顧者照顧負擔及積極體驗的影響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7):830-834.
[5]汪勇,劉洋,劉仁玉,等.卒中院前急救體系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雜志,2021,16(1):21-26.
[6]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腦卒中院前急救診療指導規范[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39):3138-3147.
[7]李勝德.中國公眾卒中知曉度及應對方式調查研究(FAST-RIGHT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20.
[8]楊巧紅,肖丹,李冬娜,等.院前家庭急救對出血性腦卒中預后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5):410-412.
[9]劉曉華,周倩,成守珍.橫斷面研究護理論文評價要點解讀(二)[J].現代臨床護理,2019,18(7):78-83.
[10]ZARIT S H,REEVER K E,BACH-PETERSON J.Relatives of the impaired elderly:correlates of feelings of burden[J].The Gerontologist,1980,20(6):649-655.
[11]王烈,楊小湜,侯哲,等.護理者負擔量表中文版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06,22(8):970-972.
[12]華小倩,黎巧玲,胡宏美,等.基于德爾菲法構建腦卒中患者家屬對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評估量表[J].現代醫學,2022,50(9):1150-1156.
[13]華小倩.腦卒中照顧者對卒中復發應急能力評估量表的研制與應用[D].延安:延安大學,2022.
[14]董瓊,趙宸冊,徐江美,等.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負擔的現狀及影響因素[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2,42(6):1490-1495.
[15]何淑寧,陳蕓娥.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照顧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2,19(8):25-28.
[16]李鳳華,劉琴,龍理良,等.大學生應對方式、自我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9):1320-1324.
[17]仲偉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復發再入院的風險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
[18]劉祚燕,龍納,倪碧玉,等.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綜合狀況調查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49(3):485-489.
[19]劉美艷,崔孟元,姜文彬,等.首發缺血性腦卒中病人照顧者家庭適應現狀及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22,36(19):3422-3427.
[20]張冬梅.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與其主要照顧者知信行的相關性研究[D].福州:福建中醫藥大學,2012.
[21]常建芳,張麗,李付華,等.住院腦卒中患者照顧者照顧負擔與照顧行為調查[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8,21(2):209-213.
[22]胡方菊.腦卒中照顧者健康素養與社會支持、生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2.
[23]VOGT D,BERENS E M,SCHAEFFER D.Health literacy in advanced age[J].Gesundheitswesen,2020,82(5):407-412.
[24]梅永霞,張振香,林蓓蕾,等.社區腦卒中照顧者負擔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4):1054-1056.
[25]陳莉,華美芳.腦卒中患者家屬心理一致感與護理負擔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2,38(2):323-327.
[26]胡曉紅,高輝.腦卒中患者主要照顧者的負擔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4):27-29.
[27]王慧萍,陳京立,郭園麗,等.住院腦卒中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擔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6):1210-1213.
[28]劉瑾,楊燕玲,嚴可,等.列線圖可預測首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復發[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22,42(1):130-136.
[29]馬濤.缺血性腦卒中復發及預后因素分析與評價[D].蘭州:蘭州大學,2020.
(收稿日期:2023-06-05;修回日期:2024-01-03)
(本文編輯賈小越)
作者簡介 殷學芳,主管護師,本科
*通訊作者 惠金金,E-mail:904282928@qq.com
引用信息 殷學芳,高衍麗,曲麗紅,等.腦卒中病人主要照顧者的腦卒中復發應急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循證護理,2024,10(2):26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