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張學武全國人大代表
農業科技人才是推動農業農村產業升級、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近年來,關于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使用備受重視,“科技小院”等模式也在探索中。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多年來一直關注農業發展,今年兩會,他就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提出建議。
食品工業是連接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產業,鹽津鋪子一直深入產業鏈上游,進行農產品深加工。張學武發現,隨著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農業+”業態不斷迭代升級,按學科、按領域、按專業的傳統農技人才培養和使用模式遭遇挑戰,“三農”發展一線急需的跨行業、跨領域、跨業態復合型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十分匱乏。
而且,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特別是高端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層級較高的農業高校或科研院所,“居高不下”的問題突出。張學武建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加強與農業農村部的對接,完善涉農職業目錄,制定發布涉農專業和鄉村振興急需緊缺職業崗位清單,為涉農高校開設涉農專業提供方向依據。
目前,全國有12個省份在省級或地市級層面開展了“公費農科生”或類似的教育培養政策,30所普通本科學校和高職學校承擔了教育培養任務,地方財政提供免除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保障,并明確了就業崗位編制。張學武建議國家提高其他農業高校涉農專業生均撥款標準,以實現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同時享受國家獎助學政策。
培養農業科技人才不僅是高校的事情。張學武認為,要繼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協同培養力度,建議加強政府、高校和企業協調培養力度。政府從制度層面優化培養機制、加強財政扶持、整合教育資源;高校要開設具有針對性、特殊性,符合當地發展特色的專業課程,以此培養專業化人才,或與當地科研院所和農業企業等建立起合作關系,推動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涉農企業可積極為學生提供涉農科技相關的實習機會,鍛煉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實習選拔優秀人才。
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不僅要加強培養,還要讓他們下得去、留得下,這就需要加大科技創新人才服務保障力度。張學武建議設置農業科技創新類人才津貼,給予科技創新人才留在鄉村的優惠落戶政策,支持科技創新人才在農村企業技術入股。加強對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的職業評估,破除“四唯”傾向,加強在科技獎勵、發明專利、技術榮譽、表彰獎勵等方面對科技創新人才予以獎勵。依托科技小院等平臺,有序引導大學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加大涉農技術技能培訓補助力度,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每年劃撥一定比例資金用于舉辦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