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張莉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常委、民革黑龍江省委會主委張莉曾經在醫療衛生系統工作多年,過往的職業經歷,使她在履職過程中,時刻關注醫療衛生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時刻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途徑。
圍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問題,張莉與黑龍江省醫保局聯合開展調研,沉入基層一線摸清情況,今年全國兩會,提交了《關于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國家調劑金制度的提案》。
張莉告訴《民生周刊》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著力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強化頂層設計,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了基本醫療保障。但是,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地方收入差距等因素影響,全國基本醫療保障存在不均衡現象。
她通過調研注意到,特別是在部分人口外流嚴重、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長期可持續運行受到極大挑戰。
以黑龍江省為例,近些年職工醫保在職退休比逐年降低,而且人均籌資水平低、實際繳費人數少。
“黑龍江每年有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參加就業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在達到退休年齡時,達不到就業地醫保退休條件,被迫返回戶籍地辦理醫保退休手續,形成了貢獻在參保地、待遇享受在戶籍地的問題。”
同時,存在部分統籌地區統籌基金當期收不抵支,有的地方財力有限,難以承擔兜底保障責任。
一旦醫?;稹按┑住?,就難以承擔兜底保障責任。“所以,為及早應對潛在風險,國家應盡快研究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國家調劑金制度。”張莉說。
張莉建議,國家層面應及早研究建立職工醫保國家調劑金制度,對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流出嚴重的統籌地區給予適當調劑。
具體操作方面,一是從各省上解的資金提取國家調劑金,二是從上年度全國累計結余中提取國家調劑金,三是在國家調劑金中分別設立風險儲備金和風險調劑金。
國家級統籌調劑金實行以收定支,在留存一定比例的風險儲備金后,剩余調劑基金按因素分配撥付,主要考慮老齡化程度、參保率兩大因素,建立與年度績效考核結果相掛鉤的基金調劑制度。
張莉認為,通過以上三種做法,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條地方應繳盡繳與國家統籌調劑相結合的醫療保障籌資模式,保證各統籌地區間待遇均衡、基金可持續,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看病就醫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