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紀寶
關鍵詞:農業農村經濟統計;問題;對策
1.地域差異與多樣性:農村地域廣泛,統計人員在數據采集時面臨極大的挑戰,標準化的統計方法可能無法準確反映不同地區的農業產值。
2.農戶信息不透明:農戶經濟活動的信息通常是分散、零碎、不透明的,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如稅收、貸款、政策補貼等,導致在統計過程中難以獲取全面準確的數據。
1.產業結構變化的反應不足: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正經歷著從傳統農業向現代產業的轉變,傳統的統計方法未能很好地適應這些新型經濟的統計需求。
2.農村經濟多元化與統計指標狹窄:隨著農村社會結構和經濟活動的多元化發展,農村新興產業,如綠色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現有的統計指標未全面涵蓋這些變化,政府難以全面了解不同群體、不同產業的發展狀況。
1.監督機制不健全:農村地域廣闊,目前的監督機制相對薄弱,導致一些違規行為未被有效監測和制止,影響了數據的真實性。
2.缺乏技術手段支持:在大數據時代,缺乏先進的數據分析、挖掘技術,導致數據質量控制相對滯后。
農業農村統計工作地位低下:長期以來,農業農村統計工作在整體國家統計體系中地位相對較低,農業農村統計數據的源頭是鄉鎮(街道)、村級,基層統計從業人員兼職較多,工作素質直接關系到數據質量,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將對農業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為了解決農業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眾多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從法規建設、技術手段、人才培養以及政策制定等多個層面入手,以期建立更為科學、準確、全面的農業農村經濟統計體系。
1.完善統計法規,健全統計監督機制: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業農村經濟統計法規的制定力度,健全統計監督機制,通過對統計數據進行獨立審核,加強對數據真實性的監督。同時,建立違規行為的處罰機制,以提高農戶配合度,減少數據的隱瞞。
2.適應新興產業的統計標準:針對新興產業,要及時制定相應的統計標準和法規,確保這些產業的數據能夠納入正規統計體系,使其真實狀況能夠得到準確把握。
1.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推動建設農村信息化平臺,整合現有的信息資源,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互通。
2.推廣先進的數據采集技術:引入現代技術手段,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提高數據的采集效率和準確性。采用遙感、衛星等技術,對農業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測,以獲取更為真實的數據。
1.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健全激勵機制:政府應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表彰、獎勵等激勵機制,提高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推動整個農業農村統計隊伍的建設。
2.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的合作:通過聯合研究、共同培養人才等方式,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推動農業農村統計工作與學術研究的深度融合。
1.加強政策與統計數據的互動: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農業農村統計數據的參考。建立政策與統計數據的雙向互動機制,確保政策制定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
2.注重對新興產業的政策支持:針對新興產業,政府應當及時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其健康發展。通過制定產業扶持政策、減輕稅收負擔等方式,引導新興產業融入農村經濟體系,推動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提高農戶對數據采集工作的認知度和配合度,讓更多的農戶了解到自己的數據是如何被采集和利用的,增強他們的數據安全意識。
農業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在發展中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要進一步完善統計法規、推動信息化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優化統計體系等舉措有力提高整體工作水平,為政府提供更為科學、準確的農村經濟數據信息,為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馬海珍.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09):67+77.DOI:10.15979/j.
[2]王秀春.簡述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20(34):67-68.
[3]王志華.我國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意義、問題與對策[J].企業導報,2013(07):25.DOI:10.19354/j.
[4]陳建軍.探究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現狀及優化路徑[J].財富生活,2020(060):11+13.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洪凝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