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非凡
關鍵詞:融媒體;課程思政
在融媒體時代的洪流之中,各種新的技術手段層出不窮,不僅加快了知識的傳播,也使知識更具表現力。高校可以不斷了解并不斷探索在線教育平臺的應用,充分發揮其靈活性和互動性的特點,通過學生的在線討論以及教師教學資源的分享促進師生之間的深度交流,同時在充分考慮思政課程學科特點以及學生需求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使線上平臺成為線下課程的有效補充。虛擬現實(VR)技術的創新為思政課提供了新的表現形式,通過虛擬實境,學生可以沉浸式地體驗歷史事件、社會場景等,學生在課程中通過VR手段獲得穿越時空般的體驗,在親身經歷歷史事件中增強自身的思想認同,不僅激發學生對思政課程的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人工智能的運用為課程思政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借助人工智能,教學平臺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量身定制個性化學習建議,對癥下藥來促進學生對思政課程的理解和掌握。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引入新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注重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有機融合,在綜合考慮技術成本、教師培訓以及學生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確保技術的使用符合實際需求而非盲目跟風的情況下,最終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傳統的思政課程大多強調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在融媒體時代,應當更注重對于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程設計方面,高校需要重視課程內容的設計,通過引入形象案例、實地考察研學等手段將抽象的思想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此外由于融媒體時代各個學科之間的邊界逐漸模糊,因此在思政課程的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科之間的交叉性,運用跨學科的方式引入其他學科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實踐,更加豐富思政課程的內容,在探討社會問題時,可以與法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相結合,幫助學生全面立體地把握問題的本質。同時由于各種先進技術手段的涌現,教學方法也逐漸多樣化,成為優化課程設計的重要手段,思政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教學系統、實時問答平臺開展小組討論,實行“翻轉課堂”等方式來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盵1]可以看出師資隊伍的建設是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程向前發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在不斷引進融媒體技術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對教師融媒體素養和能力的提升。首先,高校思政教師隊伍作為融媒體時代思政課程發展的中堅力量,應當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對教師的跨學科培訓,增加學術交流,拓寬教師的學術視野,在不斷吸納探索新內容新方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培養自身的跨學科知識背景,能夠更好地面對并解決學生所提出的不同領域的問題。其次,教師在新媒體技術方面的培訓也至關重要。教師需要熟練運用新技術來靈活應對隨之產生的各類教學挑戰,為此,高校應開展定期的技術培訓并聘請專業人員駐校指導,以確保教師與時代同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此外,加強團隊協作也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一環。通過不同學科之間教師團隊的交流合作,多方合力共同改進思政課程設置,推動高校教師隊伍的共同進步。
進入融媒體時代,思政課程的評價體系也亟須創新,傳統的唯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體系早已落后,我們應更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對思政課程而言,可以引入實際案例分析作為評價手段,通過學生對真實社會問題的理解和剖析,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以及思辨能力的提升,這不僅是對學生思政理論知識理解的檢驗,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高校還可以組織開展學科競賽,學生通過參與學科競賽既能檢驗自身所學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又可以在競賽過程中培養自身的團隊協作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融媒體的發展,提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而本文引入新媒體技術、優化課程設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創新評價體系,這四個方面的深入探討為融媒體時代高校課程思政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過不斷創新和實踐,高??梢愿玫剡m應時代潮流,培養具有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2234.
[2]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