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鋒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嘉興 314031)
隨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高職院校活頁式教材迅速受到教育領域的重視。國務院、教育部等九部門相繼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等政策文件,倡導推行“科學嚴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形式多樣的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目前,關于高職活頁式教材開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高職活頁式教材的開發理念和內涵[1-3];二是依據課程特點及工作流程提出開發要點或策略[1-2,4];三是基于活頁式教材開發實踐設計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路徑及流程[5-6]?,F今已出版的高職活頁式教材以工科為主,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以下簡稱“管理類活頁式教材”)則很少,總體上來說質量不高。是哪些因素導致職業教育活頁式教材總體質量不高?這些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開發過程?現有文獻較少對其進行探索。基于此,本文構建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影響因素模型,分析其作用機制,為促進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高質量開發提供參考。
采用扎根理論進行研究,該方法于1967年由社會學家Glaser和Strauss提出,即通過深入分析所獲取的原始研究資料(訪談資料、文獻、觀察記錄),不斷歸納提煉,才能形成一定的理論框架,最終實現對生活實踐的理論指導。其是一個自下而上歸納、提煉和優化的過程。據此設計了本研究的流程:(1)設計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影響因素訪談提綱;(2)訪談對象選擇與確認;(3)進行訪談;(4)整理訪談資料并編碼;(5)模型分析并得出結論和提出建議。
本研究資料來源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收集的高職商科活頁式教材和相關文獻;二是訪談獲取的資料數據。訪談對象共6位,包括男性2人、女性4人,均有教材開發經驗,專業覆蓋企管、大數據與會計、酒店管理、連鎖經營與管理等。主要的訪談提綱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研究訪談提綱
本研究的目的及相關情況如表2所示。將收集到的高職商科活頁式教材作為第一手研究資料,初步形成分析框架,結合訪談材料進行編碼,隨機抽取4位教師的訪談材料進行編碼,剩余2位教師的訪談材料用于飽和度檢驗。

表2 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研究的各階段情況
開放式編碼就是對原始資料進行譯碼并進行概念化與初始范疇化的過程,它要求對原始資料進行逐字逐句的編碼,通過比較分析獲取初始概念和范疇。本研究根據獲取的訪談資料和第一手資料,將經過整理后重要的語句進行概念化,對每個范疇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既有聯系又互不相同的原始訪談語句和初始概念予以陳述。過程如下。
將“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個人修養、理解管理工作價值”提煉為“思想素養”;“學習系統的管理理論知識、管理崗位實踐知識、隱性管理方面的內容(如文化氛圍、上下內外關系、習俗習慣、禮儀)”界定為“知識目標”;“掌握通用管理能力、強化自我管理能力、掌握例外管理和激勵管理能力、培養管理者的親和力、注重課程中的團隊協作能力、從宏觀上推進綜合管理能力的培養等”提煉為“能力目標”。
將“管理崗位的調研及計劃、組織實施、協調控制、實施效果評估、總結反饋完善、人事行政、信息物資費用管理等工作”初定為“管理崗位典型工作項目”;“管理理念發展,管理原理,管理理論,管理職能,管理技術、技巧及方法,管理的文化傳統和思維習慣,管理心理”概念化為“管理知識”;“活頁式教材還應包括思政元素資源、視頻資源、教學課件、自學資源、題庫及答案資源、教學案例資源等”抽象為“教材配套資源”;“體例創新、知識系統化、能力系統化、管理知識與管理能力要相互交融、明確管理工作項目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明確管理工作項目的工作流程及流程節點處的知識和技能”提煉為“體例設計”;“隱性呈現管理知識內容的連貫性和全面性,自學資源需要突出知識的系統性;顯性呈現具體管理工作項目的流程、能力的系統性,突出職業性;注意信息化手段和方法的運用”歸納為“呈現方式”。
將“需考查學習過程中管理知識識記與理解情況;可通過隨堂測驗或單元題庫查看管理知識掌握情況;通過運用管理知識解決個人管理問題”歸納為“知識評價”;“通過實施實訓工作項目查看學生掌握管理能力情況和團隊協作情況;通過管理案例分析考查學生綜合管理能力情況;查看學習筆記了解自主學習情況;學生自我構建個人管理經驗和思路”歸結為“能力評價”;“學習過程態度變化、完成工作項目過程中個人想法、團隊協作相互配合的行為、落實工作項目中的態度和行為、落實自我管理的行為”提煉為“思想行為評價”。
將個體“開發意愿和動機、對活頁式教材理解、時間和精力、提煉管理崗位工作項目能力、有人(專家)帶一帶”界定為“個人因素”;“統一先進的開發理念、開發流程設計、邏輯結構和體例及樣章設計、團隊時間管控、團隊對管理知識和能力的理解、團隊對課程教學的理解、團隊對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的理解、團隊對教材政策激勵的理解、團隊對前沿管理知識和能力的敏感性、團隊相互協作”界定為“團隊因素”;“管理課程的性質、目標,管理課程中蘊含的工作領域可區分度”提煉為“課程因素”;“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學生管理素養狀態”提煉為“學生因素”;“家庭事務,家庭支持情況、經濟壓力”提煉為“家庭因素”;“教學工作強度、激勵支持、職稱壓力、行政事務、校企產教融合、跨校合作交流、單位文化及人際氛圍”歸結為“單位因素”;“社會產教融合、企業管理實踐、企業對院校培養的管理人才認可、政府關于產教融合的政策、組織及協調開發活頁式教材力度、政府對活頁式教材激勵與經費支持情況、出版社支持”作為“社會因素”。
將“組建跨校跨企開發團隊,需提前掌握產教融合、政府和合作單位政策、企業管理狀況;理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管理類課程性質,實地調研管理崗位工作,明確具體工作項目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方法構成;明確開發成活頁式教材的高職商科管理類課程”歸屬于“開發準備”;“設計開發方案和開發流程、出版社聯系情況”歸屬于“開發規劃”;“依據規劃落實開發各項工作、對開發形成的內容審查;開發難點和進度及經費把控、例外處理、出版事宜溝通”歸屬于“實施開發”;“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評價;根據企業管理實踐將相關內容調整與置換;實施學習效果評價、根據學情和理解調整教學內容”歸屬于“二次開發”。
將“開發者時間調節、個人情緒調節、及時向其他成員進行學習、交流”歸屬于“開發者調節”;“團隊及時統一開發理念、指導思想和組織分工,要及時實地調研;定期交流反饋、管理工作項目提煉與優化;吸收優秀學生參與開發”歸納為“團隊調節”;“建立和落實跨單位合作機制、強化激勵政策、開發牽頭單位需要建立和落實跟蹤制度”歸結為“單位調節”;“主管行政部門牽頭建立和落實跨組織協調機制、經費支持和激勵支持機制,宏觀上進行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過程管控”歸納為“政府調節”。至此,主要概念合計26個。
主軸編碼是通過對開放式編碼中所得到的主要初始概念進行比較,分析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將相關概念和范疇進行歸并,初步形成主要范疇框架。由此對獲取的26個概念進行重新歸類,形成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評價、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開發準備、開發規劃、開發實施、開發優化、個人調節、團隊調節、單位調節和政府調節等13個范疇。
選擇性編碼是提煉核心范疇的主要環節,是從主要范疇中歸納出一個核心范疇,并構建其與其他范疇和概念之間的聯結關系。經過比較和編碼,確定“教材開發的影響因素”為核心范疇,將其與其他范疇之間的聯結關系確定為主客觀因素、開發方案及流程、開發過程調節、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等四大影響因素。其中主客觀因素直接影響著開發行為,將其設定為前置因素,開發方案及流程、開發過程調節、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等為情境因素。具體聯結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影響因素模型
理論飽和度檢驗用預留的2位教師訪談記錄再次編碼進行。結果顯示,模型中的概念和范疇已經豐富,未發現新的概念和范疇,因此認為本研究的結果達到了理論飽和。
由圖1可知,影響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主要因素包括前置因素(主客觀因素)和情境因素(開發方案及流程、開發過程調節和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客觀因素將直接作用于主觀因素,影響開發者個人和開發團隊的開發心理和開發行為。前置因素直接影響著三大情境因素。
主觀因素包括個人因素和團隊因素。受訪者認為,活頁式教材是新事物,國內缺乏參考標準,開發者個體和團隊只能在相互溝通中獲得認知和解決方法,而開發牽頭人的開發動機一旦成為團隊成員的集體認知,就會形成認知障礙,可能降低教材質量。
客觀因素主要是由課程、學生、家庭、單位和社會等因素構成??陀^因素對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影響比較復雜,也直接決定著主觀因素。受訪者提到,對于實踐性很強的管理類課程,就應該將其配套教材開發成活頁式教材。其還認為,學生是教材的使用主體,便于學生使用是開發活頁式教材的根本目的,一定要圍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進行開發。另外,家庭、單位支持是高質量開發活頁式教材的重要保障,政府、企業、出版社等在激勵高質量開發以及降低成本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開發方案及流程、開發過程調節和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等作為開發的過程性情境因素,也是高質量開發管理類活頁式教材的驅動因素。進行深度訪談發現,相對完善的開發方案及流程設計有利于提高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的效率和效果,恰當的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有利于流程設計中的教材優化。有編寫活頁式教材的受訪者認為,深入企業實際獲取和選擇教材內容,后期的修訂和優化則比較簡單高效。開發方案及流程設計從宏觀上決定著教材開發的實際進程,但同時也隨著開發過程調節的變化而進行修正。開發過程調節與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是互動關系。有受訪者表示,開發過程調節可能干擾或改變部分或全部教材內容的選擇,其開發的教材就曾因單位臨時通知而重新選擇了教材的部分內容;同時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也驅動著開發過程調節的功能。本研究還發現,開發者與高質量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之間的關系受到開發團隊、單位和社會的調節,社會調節策略強、單位調節策略強、開發團隊互補增值性強,開發者進行自我調節的效應就強。另一方面,社會調節效應強弱直接影響到單位和團隊的調節策略,并最終傳導到開發者個體,形成開發者本人的自我調節策略。
本文基于扎根理論研究得出,主客觀因素、開發方案及流程、開發過程調節和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等四大因素是影響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主要因素,其中,主客觀因素作為前置因素而存在,開發方案及流程、開發過程調節和活頁式教材內容選擇作為情境因素而存在。前置因素直接影響著情境因素,情境因素之間構成互動和影響,共同構成了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驅動力。
據此構建了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影響因素模型,梳理了影響高質量的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四大因素之間的作用機制,提出開發者與高質量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之間的關系受到團隊、單位和社會的調節作用,為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
(1)加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內涵、特征研究,并進行可行性傳播,提高社會、企業、院校及個人(教師、企業師傅)對其理解和責任感等。
(2)教材主管部門強化組織協調各方力量(政府、院校、企業、出版社),完善宏觀的活頁式教材開發管理機制,構建交流管理平臺,增強開發過程政府調節作用。
(3)完善微觀的活頁式教材開發機制、團隊協調機制和傳幫帶機制,提升單位和團隊調節策略水平,引導和強化個人調節能力,促進高職商科管理類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