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教育史上的一次創新探索
1978年3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第一期少年班正式開學。
數十年過去,而今走過中科大的天使路,從“少年班學院”的小樓拾級而上,大廳墻上掛滿畢業生群英譜:張亞勤、駱利群、杜江峰、莊小威……人才輩出、群星閃耀。
少年班的創辦,寄托著一個國家對人才的渴求。早在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就向我國領導人提出建議——中國要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少年班的設想由此浮出水面。
第一期少年班,招收了21名學生,平均年齡14歲,最小的11歲。這期少年班是預科性質,學生在入學后沒有立即獲得本科學籍,也不享受本科生的生活待遇,這跟現在的少年班是不同的。
探索沒有停止。教育部不僅同意少年班繼續招生,而且明確少年班招生的考試(包括筆試、口試)、評卷以及錄取工作,都由中科大辦理。第二期少年班的學生經過了全國統一考試或競賽的選拔,不再上預科的課程,按大學普通班課程的要求進行特殊培養,真正意義上的少年班由此成型。
從創辦初期的一種“現象級”事件成為一場持久的拓展少年英才教育內涵和外延的實踐探索,少年班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一個生動樣本。如今的少年班依舊不忘初心,堅持按照國家需要和教育規律因材施教,不斷探索調整教學模式,得到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價值不止10億的是人性的光輝
1998年3月10日,電影《泰坦尼克號》的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成為影史上第一部票房收入超10億美元的電影。從上映前的不被看好,到上映后收獲了超出人們想象的贊譽,巨大的反差震驚世人。
這部電影為什么能在影史上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宏大的電影場面、精良的制作、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這一切尚不足以說明它的偉大。
須發已經花白的老船長,為了虛榮做出過貿然讓船全速前進的愚蠢行為,卻在船撞上冰山后,選擇與船共存亡。完全有逃生資格的上流紳士,選擇飲下一杯烈酒,目瞪口呆地看著巨浪將自己吞沒。資本家老夫妻誰也不愿獨自逃生,生命最后的時刻在床上緊緊相擁,讓巨大的冰山和刺骨的海水見證他們的愛情。樂隊的演奏家們演奏樂器的畫面多次出現在鏡頭中,和恐怖、災難、死亡的畫面形成極大的反差,讓人震撼于他們面對災難和死亡時的從容不迫……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我們見證了最真實的人性,善良和自私、勇敢和軟弱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人真是奇怪的動物,時而極端自私,時而極端博愛,好與壞、是與非,更是說不清道不明,從沒有絕對的界限。真正價值不止10億的,是電影中從始至終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它讓這部電影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影史奇跡,引發了無數人長達20多年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