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春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據初步統計,全國舉辦“村晚”、戲曲進鄉村、新年畫活動、圖書館里過大年等群眾文化活動約15萬場,線上線下約6.69億人次參與。春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1.63萬場,同比增長52.10%;票房收入7.78億元,同比增長80.09%;觀演人數657.65萬人次,同比增長77.71%。受政策、供給、宣傳等多種利好因素影響,城鄉居民出游意愿高漲,出游人次和出游總花費等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春節假期八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9.0%;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7.7%;入出境旅游約683萬人次,其中出境游約360萬人次,入境游約323萬人次。

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3.45%,維持不變;五年期以上LPR為3.95%,較前值下行25個基點。
據報道,五年期以上LPR是絕大多數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定價“錨”。按照商業貸款100萬元、年限30年、等額本息的方式計算,不考慮加點情況下,此次五年期以上LPR下調將為購房者節省利息超5.2萬元;等額本金方式節省利息近3.8萬元。此次LPR調降也體現出政策的延續性。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五年期以上LPR已下降八次,共下降了90個基點;一年期LPR則下降了九次,下降80個基點。專家認為,隨著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居民利息支出減少,也將有利于居民消費的進一步恢復。
相關分析指出,此次五年期LPR下調幅度,為2019年8月我國LPR形成機制改革以來最大,LPR實施非對稱下調,五年期以上LPR降幅超出市場預期。這將有利于提高利率政策的協同性,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2月19日,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埃塞俄比亞工業部“云簽署”三方合作聯合聲明。據悉,這是國合署首次與聯合國組織及一個非洲國家共同簽署三方合作文件。此外,國合署還同聯合國工發組織“云簽署”了兩機構關于推動全面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聯合聲明。
國合署新聞發言人李明表示,上述文件是中方推動相關國際機構支持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舉措。此次簽署的三方聯合聲明明確了在農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綠色發展等重點合作領域建立“示范中心”,將面向所有非洲國家提供政策咨詢和發展規劃,培育小型示范項目,并開展技術合作、人員培訓等能力建設項目等合作。
據介紹,目前,全球發展倡議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200多個“小而美”合作項目已落地。國合署專門成立了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并推進建設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網絡。
2月7日,俄經濟發展部發布俄羅斯經濟概覽,根據俄羅斯統計局的評估,2023年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6%。按當前物價計算,總量達171.041萬億盧布。2023年俄經濟增長率為近10年中除2021年以外的最高值。根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的預測,2024年俄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2.3%。
2月19日,歐盟委員會官網發布消息稱,其已正式啟動對字節跳動旗下短視頻社媒平臺TikTok的調查,以審查該在線平臺是否采取了足夠措施防止非法內容的傳播,以及是否違反保護未成年人、研究人員數據訪問等歐盟《數字服務法》(DSA)的規定。
歐盟委員會稱,基于對TikTok在2023年9月發送的風險評估報告的初步分析調查,以及TikTok對歐盟委員會關于非法內容、保護未成年人和數據訪問等信息請求的答復,歐盟委員會決定根據《數字服務法》對TikTok啟動正式調查程序。據媒體報道,針對歐盟調查,TikTok回應稱,已率先推出了保護青少年的功能和設置,不讓13歲以下的兒童使用該平臺。
《數字服務法》于2023年7月在歐洲議會獲得批準,自2024年2月17日起適用于歐盟所有網絡平臺。但相關規則已從2023年8月底開始,適用于在歐盟擁有超過4500萬用戶的超大型在線平臺。《數字服務法》特別要求超大型在線平臺采取更多措施應對非法的網絡內容以及對公共安全構成的風險。據報道,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TikTok在歐盟擁有約1.36億月活躍用戶,屬于超大型在線平臺。媒體報道稱,如果TikTok被認定違反了歐盟規定,最終可能被處以全球年營業額至多6%的罰款。
2月15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冬季經濟預測報告,將去年歐盟和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從秋季預測的均為0.6%下調至均為0.5%,并將2024年歐盟經濟增長率預期從1.3%下調至0.9%,歐元區經濟增長率預期從1.2%下調至0.8%。報告預測,2025年歐盟和歐元區經濟將分別增長1.7%和1.5%。
報告指出,家庭購買力下降、貨幣政策大幅收緊、財政支持部分退出以及外部需求下降等因素導致去年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去年下半年勉強避免了技術性衰退之后,歐盟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前景仍然疲弱。
此外,報告指出通脹水平下降好于預期。從年度看,歐盟通脹率將從去年的6.3%降至今年的3.0%,2025年降至2.5%;歐元區通脹率將從去年的5.4%降至今年的2.7%,2025年將降至2.2%。
報告認為,能源價格下降以及經濟增長勢頭疲弱導致通脹下行。然而在短期內,各成員國能源補貼措施到期以及航運成本上升也將帶來一定的價格上漲壓力。

2月15日,日本內閣府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23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9%,反映物價上漲的GDP名義增長率為5.7%。2023年日本GDP初步統計數據為591.482萬億日元,約合42106億美元,低于德國的44561億美元,從世界第三降至第四,時隔50多年被德國反超。
有分析認為,此次日德兩國經濟地位變更的主要原因并非德國實力提升,而在于匯率。2023年德國經濟同比萎縮0.3%,遠遜于發達經濟體平均水平,甚至比不上全球經濟3%左右的預計增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直言,德國已淪為去年表現最差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目前,日元兌美元匯率已跌至150關口附近。日本三菱UFJ研究調查機構分析稱,除日元貶值外,物價上漲以及歐元對美元升值也推高了德國GDP。如果歐元匯率和日德名義GDP中的物價因素是一定的,且美元和日元的匯率重回日元大幅貶值前,日德兩國GDP應處于相同水平。相關報道指出,雖然被德國趕超存在偶然因素,但日本經濟遭遇嚴峻挑戰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2月7日消息,韓國貿易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韓越雙邊貿易額達794.3億美元。其中,韓對越出口534.9億美元,同比減少12.3%;自越進口259.4億美元,同比減少2.9%;對越貿易順差275.5億美元。越南連續兩年超越日本成為韓第三大貿易伙伴國,韓前兩位貿易伙伴國分別為中國和美國。韓國貿易協會相關人士表示,此前韓越首腦達成共識,以2030年雙邊貿易規模擴大至1500億美元為目標,持續推動以新興產業為主的各產業領域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