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卓銳

2023年12月18日,肯尼亞和歐盟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2023年12月18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肯尼亞總統魯托在內羅畢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為期25年。根據協定,肯尼亞商品可免關稅、免配額進入歐洲市場。歐盟還為肯尼亞提供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發展援助,旨在助肯掃除出口障礙。同時,肯尼亞也將逐步對歐洲商品減免關稅,開放市場。
歐洲與非洲間的貿易往來主要在三種制度安排下展開。一是“除武器外的一切”貿易模式(Everything but Arms,簡稱EBA)。該模式取消了最不發達國家所有商品(除武器彈藥外)進入歐盟的關稅和配額限制,屬于歐盟外貿普惠制中最優惠貿易模式,且不要求對象國對歐盟開放市場,是一種單向優惠貿易安排。非洲33個最不發達國家可適用此模式。二是《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該協定是歐盟設計的與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國家之間的貿易協定,簽約的非洲國家將獲得歐盟市場準入,并在一定過渡期內逐漸對歐盟開放市場,名義上是具有互惠性質的貿易安排。三是一般普惠制。適用于那些既不屬于最不發達國家,又未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非洲國家,如尼日利亞,此種模式的貿易優惠力度相對最小。
長期以來,作為前殖民地的非洲受益于與歐共體(歐盟)簽訂的《洛美協定》《科托努協定》給予的單向優惠貿易,在獨立之后仍與歐洲保持緊密的經貿聯系。但因單向特惠制不符合世貿組織的“非歧視原則”,未覆蓋其他發展中國家,歐盟自2003 年開始與非洲國家談判《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最初,歐盟選擇與非盟進行整體性談判,但由于非盟權威性和代表性不足,成員內部分歧嚴重,以致談判夭折。2008年后,歐洲選擇與非洲大陸五個次區域集團分別展開談判,但談判過程并不順利,截至2022年初僅有14個非洲國家批準《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且多為臨時性質的協定。其中,歐盟與東非共同體于2014年完成談判,2016年肯尼亞率先批準。但受到英國脫歐影響,加之除肯尼亞外的東共體成員皆為最不發達國家,享有EBA資格,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其無明顯利好,致使歐盟與東共體的集體談判破產。
肯尼亞是一個例外,其不在最不發達國家之列,無法享受EBA貿易優待,又對歐洲市場較為倚重,為避免出口歐洲的商品被課稅,肯尼亞逐漸走上與歐盟雙邊談判之路。2021年2月,肯尼亞獲得東共體授權可單獨與歐盟談判。歷經兩年多時間,雙方正式簽約。這是自2016年后歐盟與非洲國家簽署的首份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歐盟與肯尼亞簽署此協定,欲鞏固歐非傳統關系。首先,穩固對非洲地緣經濟影響力。進入21世紀以來,非洲成為域外國家投資的熱門目的地,尤其是中國、印度、土耳其、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爭相擴大對非貿易投資,歐洲對非貿易份額被大幅稀釋,影響力不如從前。穆·易卜拉欣基金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0年非洲對歐洲出口占非洲出口總額的一半,到2021年,這一比例已降至35.3%,落后于亞洲(41.8%)。同時,歐盟對非投資占非洲外來投資比例已由2005年的三分之二降至2019年的42%。受烏克蘭危機、大國博弈日趨激烈影響,國際貿易格局面臨調整,歐洲有意將非洲這一傳統“殖民地后院”打造為自身重塑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支點,響應美國提出的“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政策??夏醽啽晃鞣揭暈椤懊裰鳂影濉保医杲洕憩F亮眼,成為歐盟重新加強對非經貿聯系的首選國家,歐盟欲通過肯帶動其他非洲國家與歐談判。
其次,改善在非洲政治形象。長期以來,歐洲對非洲頤指氣使的“家長式作風”飽受非洲各國詬病。近年來非洲遭遇輸入性通脹,民生艱難,加之安全形勢嚴重惡化,民眾將非洲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歸咎于歐洲尤其是法國的過度干預,非洲多國暴發反法抗議示威活動,嚴重影響歐洲在非聲譽。為此,歐盟希望通過塑造互惠的新型歐非貿易關系,淡化“殖民者”歷史標簽。
肯尼亞需要歐盟穩定的市場和投資。歐盟是肯尼亞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貿易伙伴。肯主要向歐盟出口蔬菜、水果、茶葉和鮮花等初級產品,從歐盟進口機械設備、礦產品和化工產品。新貿易協定正式鎖定肯在歐盟的市場準入,將為其吸引更多的歐盟戰略投資。相比之下,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非洲大陸自貿區2021年正式啟動以來,僅有少數國家開展了部分商品的試點貿易。肯尼亞轉而尋求加強與域外國家進行自貿協定或貿易協議談判,除歐盟外,肯尼亞與美國、阿聯酋的談判正在推進之中。
短期看,歐盟與肯尼亞簽署的貿易協定將提振肯出口,未來可能還有更多非洲國家加入談判。但從更長遠角度看,非洲的經濟發展程度和治理能力處于較低水平,并不能夠為其提供與歐洲真正開展平等貿易的實力和資本,反而或對非洲國家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其一,減少非洲國家財政收入。非洲國家財政汲取能力普遍較弱,關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據聯合國非洲經貿委員會統計,《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將使肯尼亞、坦桑尼亞、布隆迪、盧旺達分別損失1億美元、3240萬美元、760萬美元、560萬美元的稅收收入,或導致這些國家債務負擔加重,對外援的依賴加深。
其二,沖擊非洲本土產業,影響非洲工業化進程?!督洕锇殛P系協定》正式實施后,非洲國家需分階段減免對歐盟商品的進口關稅,最終將有約80%的歐盟商品不受貿易壁壘制約,以更低的價格涌入非洲,這些商品大多為高附加值的工業品,且在國際市場極具競爭力。專家認為,非洲的加工制造業將受到強烈沖擊,歐洲在非的投資建廠也將主要圍繞以出口為導向的咖啡、茶葉等經濟作物展開,非洲或將再度回到向歐洲出口原材料、初級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的貿易模式。
其三,阻礙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東共體是非洲一體化程度較高的次區域組織,肯尼亞是其核心成員??蠈W盟免稅與東共體國家統一對外關稅制度相沖突,不利于東非共同市場的發展和成員國團結。歐非《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訂將促進貿易向歐洲轉移,減少非洲內部貿易,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將面臨挑戰??傮w而言,歐洲與非洲國家的《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并不是一場對等的“游戲”,對非洲自主發展將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