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晏
摘? 要: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課堂評價在整個教學課堂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闡述了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及其原則,提出了基于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英語課堂評價方式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課堂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教師結合教學目標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做出相應的價值判斷,是對教學活動評判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階段成果。可以說,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指導學生后續的學習方向。除此之外,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還有激勵作用,教師通過監控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績等,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推動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但從現階段來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存在諸多問題,未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需要從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入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英語課堂的評價方式,從而為小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
從宏觀角度上看,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涉獵的內容較為廣泛,主要包括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及學習能力幾個方面。語言能力主要要求學生能通過簡單的英語進行對話交流,并在此過程中迅速掌握句子的架構、聽出句子中的單詞等,這需要學生通過日常的口語訓練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思維品質要求學生能運用英語思維學習知識,形成一定的邏輯性與批判性思維。文化品格主要是指學生能通過文化的熏陶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的環境,樹立正確的文化態度及觀念,從而杜絕“中式英語”。學習能力主要指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加以探索,拓展自身的英語學習渠道,根據自身實際的英語學習情況制訂有關方案,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
新時代的教師應主動承擔教育責任,擁有一顆炙熱、真誠的心,給予學生愛護、幫助、關心,令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現階段,許多教師將精力投注在學生的應試能力上,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甚至涉及這方面的內容是空白的。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對教師而言是一大挑戰,更是學校取得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教師在科學有效的教育體系下培養優秀人才,是核心素養教育的一大目標,更是學生將來全面發展的一大保障。
二、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態度問題
課堂教學評價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部分,小學生在某些方面是急于被認同的,教師應注重及時向學生反饋其階段學習的情況。但是從目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廣大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視度不夠,僅僅將目光放在了如何傳授學生知識方面,未能及時驗收學生的知識學習成果,這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同與表揚,如果教師遲遲未能給予學生這方面的反饋,將容易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則缺乏學習動力。此外,教師沒有展開定期的教學評價,也容易導致學生處于階段性的迷茫狀態,無法找到努力的方向,這是目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師態度問題。
(二)評價形式單一
教師往往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采取單一的方式,僅通過測驗完成課堂教學評價,未能及時地從多方位、多角度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而導致評價結果呈現出片面性。并且許多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反饋比較少,沒有通過側面提問等方式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導致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發展受到不利影響。
(三)重視能力評價
通常而言,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評價中,僅僅針對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評價,沒有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這對學生將來的綜合成長較為不利。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知識內容相對簡單,大多是單詞的記憶及語法學習等,當學生不能準確回答有關問題時,教師不能僅僅針對學生的一次失誤進行評價、批評,這有礙于學生自信心的樹立。所以,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及時干預、指導學生的學習,促進其全面發展。
(四)評價流于形式
大多數教師自身的思想具有局限性,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僅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缺少針對性的引導;學生缺乏自我評價,并且學生之間相互的英語學習評價少之又少。這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無法養成自主學習、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缺乏自主、獨立化解問題的能力,大大阻礙了核心素養的形成。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及原則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面向全體小學生,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體現了靈活開放的特點,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重視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與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相契合。評價是一種有效獲取、確定學生學習水平以及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沒有評價的教學,不是有效的教學,沒有評價的課堂,也不夠完整。通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評價,學生能重新認識自我,并不斷加以反思,進一步對自我進行調控,最終實現自我發展的目標。所以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是有效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依托。
首先,教師應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中堅持激勵性原則,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通過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產生不斷學習的動機與欲望,這樣學生才更有主動性,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才更加積極,樂于參與課堂學習活動與課堂評價。其次,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評價,還應堅持多樣性原則,不能在評價學生時,僅憑考試成績進行判斷,而是要將作業、活動、比賽等作為評價依據。最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還應堅持發展性原則。開展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強化學生的學習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的未來,重視縱向比較,引導學生體驗、感知自己的成長與變化,促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四、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方式
(一)豐富課堂教學評價內容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中,教師不應僅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方面的評價,還應針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思維過程以及情感思想等多方面進行引導、評價,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以防學生在自身發展方面缺乏平衡機制。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在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時,注重內容體系的綜合化,豐富課堂教學評價內容,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活動實現自我發展,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及時地進行反思、反饋,強化其英語素養。
現代教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把傳統課堂變得更加智慧、多變。在豐富課堂教學評價時,現代教育技術能夠給出不同的評價體系。對此教師在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課堂評價內容時,可以從不同維度發揮出現代教育技術的特點:
首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時收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反饋,如學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回答問題、互動情況等,這些都是進行課堂評價的素材,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分析這些素材,從而給出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內容。其次,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把課堂評價內容變得更加有趣。以往的評價是以教師的評價和學生互評為主,評價過程枯燥乏味,而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展現出動畫、視頻等不同內容,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實時的反饋。如學生在課堂中給出了正確的答案,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現出一個鼓掌和笑臉的表情動畫;如果學生給出的答案是錯誤的,那么教師就可以給出一個比較遺憾的表情,從而豐富課堂評價的趣味性。最后,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積累學生的評價。在教學的過程中,階段性評價能夠真實反映出一個學生學習的狀態、效果,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云端儲存功能儲存學生的歷次評價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讓階段性評價變得更加科學和合理,還能夠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特點,提升評價效果。
(二)進行全面的課堂教學評價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全面性的課堂評價也是重要部分,更是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即教師立足整體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還要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知道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態度以及情緒等,掌握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問題與困難。由此可以看出,全面性的小學英語課堂評價方式更加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方式。教師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全面性評價時,可以從實時反饋、課堂階段評價、課堂總體評價三個方面入手,提升評價的有效性。
例如,在“shopping”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英語課堂中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態度、情緒,以及他們在課堂中的學習方式、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分角色讀課文的方式,以有效調動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靈活地將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生在分角色朗讀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展現出發音的準確率、朗讀正確率等,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大數據手段進行實時反饋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收到實時評價,從而提升了學生朗讀的效果。課堂總體評價包括學生個人自主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和教師評價三個步驟,因此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步驟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在學生自主評價時,可以為學生播放更加形象化、展現出自主評價標準的動畫,讓學生理解自主評價的方式,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自主評價。通過這種形式能夠發揮出現代教育技術的特點,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三)豐富課堂的教學評價方式
為了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積極引入更多的課堂評價方式,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更加多元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評價的活動中,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的多元成長。自評是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的總結,能促進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互評是學生相互進行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等,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成長。所以,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積極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多樣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并從多個方面創新課堂評價方式,不斷提升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例如,在“We bought ice cream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定比賽機制,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其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眼前。通過學生對不同句型的了解程度,教師對表現優異的小組進行表揚與獎勵。在比賽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等。在進行不同形式的評價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現出相應的評價表格,讓學生根據表格中的提示內容進行評價,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自我評價時同時進行互相評價,還能夠在互相評價時,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并進行及時糾正,推動學生的進步,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編制自評、互評問題表,并把這些表格以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形式推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電子化的方式進行評價,其中主要包括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單詞、語法、閱讀等,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面對的主要障礙,使其進行自我反思、相互評價。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填寫每天的英語學習反饋表,并將反饋表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實時上傳到云端,這樣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態,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同時與家長建立溝通關系,對學生進行系統評價。教師與家長合作,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應體現多元化、多樣化的特點,以大幅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提升整體小學英語課程教育的水平。教師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進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紅梅,陳帥.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五動"課堂教學評價探索[J]. 教育科學論壇,2022(23):39-43.
[2]孔令楠. 多元化評價體系下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22,8(09):193-195.
[3]單妍,李志厚.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質性研究:以小學英語為例[J]. 教育導刊,2022(03):63-69.
(責任編輯:廖?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