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春
摘要:探究性實驗是鞏固學生知識,強化學生實驗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發展高中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推進課程改革起著關鍵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實驗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探究性實驗? ?開展策略? 高中化學
一、借助信息技術,降低學習難度
當前社會已步入互聯網時代,依托信息技術改革傳統課堂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實驗過程,降低學生的知識理解難度,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加強合作探究。以人教版《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為例,本節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能正確使用容量瓶。在課堂中,化學教師需提前準備好實驗工具,如燒杯、蒸餾水、容量瓶、濾紙、玻璃棒和托盤天平等,然后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直觀呈現實驗配制過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觀看完成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分成各個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在合作實驗中明白溶液配制易出現的問題,掌握相關的配制方法,培養探究能力的同時,提升化學實驗活動的有效性。
二、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化學知識和高中生的實際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為有序開展探究性的化學實驗活動,教師需積極創設趣味的生活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驗能力,保障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得到較好發展。[1]以人教版《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為例,在課堂中,教師可先提問:“生活中有哪些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實例?”以生活問題的形式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隨后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資料,了解電動車在行駛時,可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原電池手電筒中的電池,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火力發電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再適當設置關于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實驗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進一步提升化學課堂成效。
結語:綜上所述,化學學科的抽象性使得部分學生存在畏難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探究性的實驗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營造愉悅、輕松的實驗氛圍,使學生在實驗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岳秀娜. 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實驗[J]. 科學咨詢,2022(18):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