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蓮鈺
摘要:農民的居住質量與宅基地息息相關,并切實關系到農民的自身利益。伴隨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速,農村同樣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新房屋建設與宅基地擴建等情況出現較為頻繁,但同樣帶來了諸多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問題。文章簡述了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現狀,并從部門職責、申請程序、審核批準機制、用地建房管理4個角度出發,分析了新常態下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要點,基于對存在于審批管理期間的關鍵問題,提出了幾點有效強化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建議措施,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新常態;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我國始終強調“三農”發展的重要性,并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力量。新常態下,農村的宅基地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審批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局面愈發復雜,一戶多宅、長時間閑置等宅基地管理問題頻頻出現,導致產生了資源浪費、耕地面積減少等諸多問題。為此,需提高對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環節的重視,從而基于對審批管理要點的明確與強化措施的落實,為新農村建設質量與效率的整體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1 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現狀
首先是確權。2013年對農戶的宅基地使用權進行確定,并提供保障條件。2014年對農戶的宅基地用益物權予以確定,為農民住房財產權的抵押與轉讓提供便利,頒布土地確權登記證的同時,也為農戶的使用權提供了有效保障。
其次是宅基地試點改革。2015年進入了試點改革階段,并于2017年提出以出租或合作等形式,將空閑的宅基地予以盤活的意見,但并未全面展開權屬關系革新。
最后是正式改革。三權分置在2018年正式確定,也是鄉村振興發展的標志性舉措。
2 新常態下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要點分析
2.1 部門職責
從當下的農業部門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針對宅基地的整合管理是其關鍵的工作任務,例如對宅基地進行科學分配以及關聯流轉等諸多制度的細化工作等。需要提高對現階段宅基地對應使用標準完善環節的重視,確保能夠實現一定范圍內的科學布局,這也是使得對應宅基地資源獲得充分利用基礎條件的重要基礎。由于區域之間的差異使得宅基地的使用需求同樣存在著諸多不同,需要基于當下的全面數據調查工作從而獲取到農民對于建房的實際需求。該任務完成后則需要及時將相應信息通報給管理部門,實現對村莊與空間的合理規劃[1];資源管理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工作責任,例如進行對合法合規的宅基地審批、發布相應的規劃許可等,例如對宅基地用地規模與布局予以統籌安排,用以滿足不同農村區域對宅基地的使用需求,要求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宅基地流轉審批要求,并需要辦理相應的規劃許可手續。
2.2 申請程序
若經由相應的審查工作確定農戶滿足進行宅基地申請的相關條件,則需要基于農戶這一基礎單位提出相應的書面申請,申請對象為所在村莊所組織并獲得審批的村民小組。獲取到申請后則需要由村民小組組織召開審批會議,對申請包含的內容進行討論,后續需及時公示宅基地用地面積、申請理由、擬建層高等信息[2]。若經過公示后未有異議,則村民小組即可將搜集的各類材料交由村民委員會進行內容審查,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判斷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真實性,明確與村莊相匹配的科學規劃訴求。若是已經確認可以通過審查程序后,此時村民小組可以提出相應的意見并整理資料送由鄉鎮政府進行二次審批。應注意的是,若所在村莊未能組織相應的村民小組,則需要農戶發起個人申請,并在村民代表會同意后進行信息公示,并報送至鄉鎮政府。
2.3 審核批準機制
鄉鎮政府應將自身屬地管理責任予以認真履行,同時對審批流程進行優化,進而提高整體的審批效率,用以對窗口對外受理的流程予以探索,采取多部門聯動方案,用以持續完善農村宅基地的審辦制度。審辦的全流程均應進行公示處理,并預先確定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與手續的辦理期限[3]。同時,要求各個部門需要基于聯審結果,提出對農村宅基地的審批,在出具批準書后,建議統一發放鄉鎮建設規劃許可證書,并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信息公開。審批期間,作為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應判斷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要求、擬建用地是否滿足面積標準等。后續,則有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對用地建房與國土空間規劃之間的匹配性予以判斷,確定用途管制的具體要求,若有占用農用地的情況,則應及時辦理土地流轉審批手續,最后發布規劃許可證書。
2.4 用地建房全過程管理
“四到場”要求是鄉鎮政府所強調的用地建房全過程管理要點,在獲得宅基地申請后,作為政府部門需要派遣相關的責任部門展開全面的基于申請條件的審查工作,其間需要明確的要求以及所在區域的核心屬性。獲取批準后則需要政府劃定具體的用地范圍,組織相關部門親自到達現場進行面積的丈量以及核驗建房的實際需求,確定最終的建設位置[4]。基槽驗收期間,需要從基槽標高與尺寸的判斷、基地圖紙類別鑒定、不良土質的檢查、基底土質擾動等角度出發,由承包商、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五方代表參與其中,并需要由質量監督站進行抽查。若是存在土質爭議,則應由法定檢驗部門對其進行鑒定,填寫相應的驗收意見,為相應措施的落實提供支持。農戶在完成建房后,則應由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核驗,判斷是否嚴格遵循了審批面積標準,出具相應的意見表。若農戶通過驗收,此時即可向相關部門申請不動產的登記手續。
3 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監管匱乏
基于對現階段的宅基地審批相關情況的分析,需要明確在審批過程中鄉鎮政府的重要作用。但實際上卻是在審批完成后的全面監管過程中無法起到相應的監管作用。再加上多個關聯部門由于協同監管效率相對較低,因此想要滿足預期的監管需求相對較為困難。此情況下,極容易導致農村部分地區出現私自建房或將建房面積予以擴大的情況。
3.2 亂建情況嚴重
由松到緊的農村宅基地審批監管工作趨勢,使得管理工作始終處于持續強化的狀態。再加上受到傳統思想影響過于嚴重,部分農民產生了多占土地建設房屋的想法,導致部分農民所建設的房屋超出了規定的標準,隨意性較強是主要的建房特點。之所以出現此種情況,原因在于以往的農村建設規劃機制不夠科學,監管作用優勢無法充分發揮。此外,布局方面的設計不合理使得違法建設的情況較為演奏或功能,不僅房屋形式多樣,且存在著一定的使用空隙,導致土地資源未能被充分利用。
3.3 處理違建難度較大
一直以來,對于農村宅基地的審批管理難度均較大,使得未能進行批準而首先建設、宅基地面積過大等問題頻頻出現。由于問題產生的位置較為偏遠,再加上零散查處的難度較大,使得實際的違建情況處理工作無法保證展開的及時性。
4 新常態下加強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建議措施
4.1 加強部門協作
縣級的農業農村部門、城管執法單位、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林業部門等均應進行科學協作,形成合力以切實落實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工作,提高對審批流程的重視。要求各個部門需要在用地管制、行政執法、設施建設期間,明確自身的管理責任,避免出現各自為政的不良情況。不同部門之間需采取科學的協作方案,提高對審批團隊建設環節的重視,設置專職審批人員以免產生影響審批質量與效率的情況,形成對自身工作重要性的正確認識,以保證各項工作規范且科學地展開。
4.2 落實實用性村莊規劃
針對農村宅基地所存在的違建與擴建等問題,要求在保證相關問題解決及時性的基礎上,能夠聯系審批現狀確保開展針對村莊用地科學規劃相關策略的落實效果,針對存在的宅基地使用問題與發展現狀進行詳細記錄,包括數據采集、特殊標記等,用以確定各個農村區域的違建現象。隨后需由政府部門牽頭,聯系審批實際情況進行逐一的規劃落實要求對違建與擴建的相關負責人進行及時懲處,做好限期整改工作。這一過程中應保證執法的科學性,將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優勢予以充分發揮,將法律法規在農村區域的宣傳力度予以進一步加大。同時需要深入分析當下的住宅建設情況,和下鄉巡查等諸多方案明確是否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著違建等不良建設情況。在這一背景下即可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監管優勢,存在違規擴建情況的農民同樣可以獲取到自身在建設期間違規行為的錯誤信息,做到及時止損以確保審批效果。
4.3 強化審批管理
對于基層的農村地區,需打造出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的針對宅基地的審批管理協調機制,進而保證針對宅基地進行科學監管與細化審批相關工作的開展質量。同時需要在工作展開期間將組織領導的重要審批監管優勢予以充分發揮,例如進行集中的培訓并提供科學指導支持,定期開展督導。為實現預期的審批目標,需要各級鄉鎮部門提高對審批管理環節的重視,制定完善的審批管理強化方案,及時開展組織摸排等相關工作,從而確保針對各個層級的鄉鎮監管責任劃分的明確性,鄉鎮政府同樣可在這一過程中對有關力量進行整合,確保排查工作的落實有效性;各個鄉鎮均應對摸排的時間節點予以科學掌握,明確其中的重點內容,將摸排進度予以加快。各個組織需盡快劃分審批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包括鄉村振興發展中心、土地所、建設部門等,整合力量后確保各類工作的開展順利性。同時,需要做好相應的審批工作,提供完善的服務條件從而為農民獲取用地審批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條件。經由政府部門審批確認農戶滿足宅基地建設的諸多要求,則需要確保相應審批材料下發的及時性。
4.4 完善信息管理機制
對于鄉鎮來說,其所包含宅基地的具體情況需要預先明確,充分發揮打造出的信息共享體系的傳遞優勢,聯系當下的村莊建設情況細化關聯宅基地的管理臺賬信息,確保無論是土地的閑置情況還是對應的權屬關系均需要及時明確。在這一背景下可打造出包含多類土地信息的完整數據庫,后續關鍵信息提供統一的管理條件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靈活使用信息手段,從而提高整體的審批效率。關鍵信息的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同樣不可被忽視,基于宅基地信息庫中數據的分析,開展鄉鎮級別的一體化監管工作,是確保監管科學性與有效性的重要基礎。綜合應用多類審批手段即可明確各個流程的推進情況,進而充分展現出審批期間的公平性與公正性,讓農戶能夠在滿足自身建房需求的同時,為國土空間資源的合理應用提供基礎支持。
4.5 優化工作機制
省級的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農業農村廳、建設廳等,均應圍繞農村宅基地的建房情況落實省級的聯席會議機制,圍繞這一機制可定期開展違法情況的處置、日常監督、檢驗核查、信息共享、通報問責等諸多工作,并可將各項工作的銜接緊密性予以強化,形成集中力量以保證工作推進的科學性。為保證工作機制的落實效果,同時需要金會計建立鄉鎮級的聯席會議機制,若有必要應成立村民小組,進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完善宅基地審批管理報告制度,以保證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及時性,采取一對一負責機制。從省級聯席會議到村民小組,均應基于動態巡查制度對每一個級別的責任予以確定,并在國家農村宅基地的利用政策下,以堅決的態度對新增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及時查處。針對日常審批管理工作中不斷涌現出的新問題,則應聯系實際情況展開深入研究,以確保各類工作能夠穩妥推進,盡量細化審批流程。
4.6 強化風貌引導
相關審批管理部門應聯系村莊編制與規劃情況,聯合管控建房的實際屬性以及具體的建設情況。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需要基于預設的建設標準分析,為建房風格提供相應的引導條件,民族的特色性予以充分展現可確保建房風格的統一性,彰顯地域的發展特點。同時,要求相關責任規劃制度的切實推廣與落實,給予專業人才進入基層與鄉鎮的更多鼓勵,確保可在深入基層后,使得村莊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需求的設計服務。管控區間需要及時為村民提供農村住宅建設的相應引導,進而確保建立墻體的厚度與建筑的構造均滿足下發的宅基地審批管理規定,這一過程需對宅基地上所建設房屋,采取嚴格的質量安全強制標準。
5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相關工作人員需提高對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環節的重視,提高自身的法律觀念,細化宅基地的審批流程。同時,需在多部門的責任落實與協同管理背景下,為農戶提供合法權益保障條件,進而奠定鄉村振興目標實現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康文杰,何鵬飛,杜偉.我國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探索與困境破解——基于33個試點地區的改革舉措分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2,38(11):99-109.
[2] 施顯律.新形勢下農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21):39-42.
[3] 喬賢哲.基于GIS平臺的農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臺設計研究[J].現代信息科技,2022,6(21):119-123.
[4] 黃永.基層宅基地審批管理存在的風險及化解建議——以浙江省樂清市為例[J].農村經營管理,2022(1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