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華
(石家莊市礦區中學 河北 石家莊 050100)
微課,顧名思義,其容量小,時間短,它是一種以簡短的教學視頻為載體的新型教學資源。通常都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內容而設計,憑借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方便的特點滿足學生需求。尤其是教師在制作微課時,時常會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一個簡短有趣的畫面,一曲與教學內容相輔相成的音樂,一個直接明了的構圖都能很好地吸引學生,促使學生由靜態學習轉向動態研究,進而很好地掌握所學,且記憶猶新。
名著是文學的精華,是文學的靈魂所在。閱讀名著,可以很好地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有所感悟,有所收獲,最為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閱讀名著,能更好地了解作品所展現的時代背景,更深入的了解某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使學生學會用發展、深入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讓學生通過閱讀打開文學世界的大門,讓學生的視野更加廣泛,進而獲得更為豐富、更為深厚的情感體驗。
3.1 借助微課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閱讀名著固然好處多多,但對大部分高中學生來說,“啃”這些大部頭,一是要占用大部分時間,二是興趣不夠濃厚。有時面對考試,通常情況下需要去“食用”名著快餐,對名著梗概或人物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孰不知,這種閱讀名著的方式是萬萬要不得的,因為名著的閱讀和學習,是需要學生在充分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下,去認真閱讀,對作品情節、人物、寫作手法等等都要有一個很好的了解,這樣作品中的人物才會更加栩栩如生,作品內容才有一個高度的升華,學生也才能真正意識到名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基于此,教師在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微課的優勢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帶給學生良好視覺和聽覺感受的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他們閱讀名著的欲望。例如,在閱讀《三國演義》一書時,教師便可利用微視頻來為學生展示這部名著的創作背景或故事梗概,為進一步閱讀這本名著做好鋪墊,然后教師可以播放《三國演義》電視劇的視頻片段,當藝術家楊洪基動聽、渾厚、優美且富有磁性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傳進學生耳膜時,學生不禁為之而振奮,再加上微視頻所展現的動人情節以及人物生動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學生很快就會被吸引,這樣學生在濃厚興趣和強烈閱讀欲望的驅使下,便會主動、積極地展開名著閱讀。
3.2 借助微課提高名著閱讀課堂教學效率。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要“講”的太多,要把時間花在“導”上面。只有學生主動閱讀,才會產生較深的認識和感觸。故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提高名著閱讀教學效率。例如,學生在閱讀名著中,自然會遇到比較難以理解的難點或較多的疑點,這是非常正常的。這時教師便可以利用微視頻來為學生講解其中的來龍去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進而提高名著閱讀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部文學作品,由于個人理解能力的差異以及閱讀角度和審美的不同,學生自然會產生多種不同的感受和認知。例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為學生展示有關紅學的爭論,讓學生結合這些觀點,通過閱讀來探索和尋求答案,進而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再有,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的引導或問題的拋出就顯得非常重要,學生有疑點是非常好的現象,這證明學生真正進行了思考。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賈母是《紅樓夢》 里的老封君,位高權重,并且是林黛玉的親外祖母,但賈母真的愛林黛玉嗎?這一問題的提出,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欲望,他們迫不及待地去作品里尋找答案,凝神思考后得出答案—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其實是賈母一手締造的,可以說她親自制造了寶黛愛情,又親手毀了它,賈母再疼愛黛玉,也不會以犧牲寶玉的婚姻和賈府的利益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