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剛
(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寧縣分局 甘肅 寧縣 744500)
刺柏在林木生產中應用廣泛,不僅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而且社會利用價值強,尤其是在山區退耕還林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對刺柏扦插育苗技術進行全面深入地研究,能夠有效提高刺柏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以期為高質量扦插育苗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扦插時期。刺柏扦插的時間范圍比較廣,一般情況下,一年四季都可以扦插,并且成活率比較高,但是更加適宜的扦插時期才能有效提高刺柏成活率,才能促進幼苗健康生長。因此,在刺柏的扦插中扦插技術至關重要。扦插成活率會因扦插時間不同而不同,通常來說,2 ~4 月份扦插的刺柏成活率在50% ~60%,5 ~7 月份扦插的成活率在20%~30%,8 ~11月份扦插的成活率在70%~86%,9 ~11 月份扦插的成活率在90%左右,12 ~1 月扦插的成活率是最低的,基本在15%左右。試驗數據可表明,9 ~11 月是刺柏扦插的最佳時期,其主要原因是9 ~11 月份的天氣比較適宜,降水也比較適宜,且秋季的自然環境比較溫和,均能夠有效提高刺柏的扦插成活率。
1.2 插穗質量。插穗的好壞,是判斷扦插成活率高低和質量是否達到標準的重要依據,也是影響花芽形成、生長及存活能力強弱的最主要因素。傳統栽植中采用生根發芽法:首先,將枝條置于陰涼處用竹簽輕輕搓一下再壓實(即插穗);其次,拔出后及時把葉片打磨成細絲狀并固定好,然后將葉片輕緩的壓在插穗上,待干后用竹簽均勻地貼于根部并固定好;最后,用鋼絲綁扎緊放在陰涼處,再把根系部位松開。插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扦插成活率,在傳統栽植中采用生根發芽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扦插成活率[2]。
1.3 插穗處理。在苗期進行修剪后,插穗要及時用土、水等濕潤的基質澆透,避免插穗干枯。①將插穗從外伸到根系基部(即上皮層或下端部)時,先用水、泥覆蓋到生根部位,然后把葉脈和枝條固定好并在上面注明出株情況(苗木長勢良好且有分枝生長優勢),能保證插穗成活率高、均勻的時間等后再進行修剪處理。②在上皮層和下根部位進行修剪后,將其從外伸到根系基部(即兩端部),按要求選擇厚度厚薄適當的寬邊條。③用土或水濕潤插穗后,把插穗外伸部分去掉,1/5 左右移栽,2 ~7 d 后在根部處完成插穗[3]。
1.4 大田移栽。刺柏的扦插對大田的條件要求比較高,其土壤成分、水分、土壤內部的營養物質等需適宜,不同插壤提供的水濕條件、通氣狀況、pH 值等都對刺柏的扦插成活率及長勢有影響。大田是刺柏扦插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扦插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大田的考察,經過比較選擇最合適的扦插地塊。刺柏扦插需要選擇排水質量較好、土壤透氣且營養物質高的土壤作為扦插的地塊。
2.1 大田苗床的準備。育苗地的準備是刺柏育苗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包括選地、土壤處理和作床。由于刺柏的種子比較小,在中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中均生長良好,喜歡疏松的土壤,所以在選擇刺柏種植地的時候,需要嚴格對土壤的質量和周邊的環境進行考察,選擇土壤疏松的區域作為育苗地。翻地前,噴灑3%的硫酸亞鐵和1%的高錳酸鉀,同時撒施呋喃丹10 kg/667 m2,再施入腐熟的餅肥50 kg/667 m2,過磷酸鈣100 kg/667 m2。翻地深度一般為20 ~25 cm,插床長10 m,寬2 m,床間距60 cm,深翻、整平后壓實即可[4]。在苗床準備的過程中,還需要準備好相應的大棚建設材料,因為前期幼苗階段的刺柏扦插苗比較脆弱,需要通過大棚對其進行保溫以及生長過程中的保護。
2.2 插穗的選擇。在刺柏的扦插過程中,對插穗的選擇也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母樹選擇3 ~5 年樹齡、沒有病蟲害且長勢好的品種;插條一般選擇1 ~2 年且枝葉都比較健壯的樹,母樹向陽面樹冠中上部的枝條,通常選用頂梢[5]。
2.3 插穗的修剪。插穗的修剪是扦插技術中最為重要也最關鍵的一個環節,直接影響到苗木成活率和質量,因此對苗圃或工廠化育種場有一定要求。首先要對苗圃或工廠化育種場進行合理配置;其次根據所栽刺柏品種、生長環境條件等因素確定出合適大小并恰當安排移根順序。根據株高確定插穗數量,在移根過程中,充分注意拔出的苗木枝條是否有生根或成活。根據插穗形狀、大小來確定插穗數量,最后依據植株株型和莖粗程度決定刺柏插穗修剪處理方法。插穗剪取時需要在無風的早晨或下午及陰天進行,注意插穗切口要平滑,并把修剪好的插穗捆成把。
2.4 扦插的方法。刺柏的扦插方法有多種,一般采用直播法,插入深度10 cm 左右,株行距為10 cm ×10 cm,最好隨取隨插。在扦插過程中確保扦插具有充足水分,一個苗床插滿之后用腳踏實土壤,避免發生倒伏。同時,在扦插完成之后,需要對其進行澆水,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讓刺柏與土壤進行有效融合,減少插穗水分流失,提高刺柏扦插的成活率[6]。
2.5 扦插技術。①材料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莖直而不彎曲的刺柏枝條。最好選擇生長3 ~4 年的側枝,長度15 ~20 cm。②扦插處理。將枝條切成長度為10 ~12 cm 的扦插條,去除下部葉片,保留上部1 ~2 片葉子。將扦插條的底部斜切,切口處涂上生根粉。③培土材料。選用腐熟的泥炭土、腐熟堆肥和珍珠巖的混合物作為育苗基質,以確保培土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水性。④定植。將扦插條插入培土中,插入深度為扦插條長度的1/2,輕輕壓實土壤。每個扦插孔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以便充分利用土壤和水分資源,避免過密或過疏。⑤管理。保持培土濕潤,避免過度澆水或干旱。扦插后的第2 周左右施用一定量的有機肥料。注意防除雜草和病蟲害。⑥移栽。在扦插1 年后將幼苗進行移栽。
2.6 苗期管理。在種子還未出土之前需要定期檢查土壤的濕潤程度,一旦發現苗床土壤干燥,進行適當灑水,確保刺柏生長的環境優渥。在種子發芽之后,需要加強對幼苗的管理,實時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一是確保幼苗生長的土壤具有一定的濕度,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會缺水,二是及時對幼苗進行病蟲害防治,定期噴灑農藥,減少地下害蟲對幼苗造成的影響。三是一旦出現高溫天氣,可及時用薄膜對幼苗進行遮蓋,避免幼苗發生日灼,保證刺柏幼苗健康生長。
2.7 施肥及除草。刺柏喜歡肥沃的土壤,需要定期對育苗的土壤施肥,提高幼苗的抵抗力和成活率。除了在制作苗床的時候對土壤進行施肥外,還要在幼苗發芽之后定期對土壤進行施肥,確保幼苗整個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養分供應。還要定期除草,因為幼苗在生長的過程中會長出一些雜草。除草可以采用打除草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