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雯
(河北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81)
高校育人工作的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正確思想政治觀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兩個不同領域的教育內容,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然而,僅僅開設兩門獨立的課程還不足以滿足學生的全面需求。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促進作用,成為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可以發揮協同促進的作用,具體表現如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協調,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和抗挫折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共同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學習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知識,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處理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積極的人際關系,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而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個體的幸福與成長。兩者結合,可以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問題和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具備積極的社會心理素質。四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強調思想品德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關注學生的自我認知、情緒管理等方面。兩者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1]。
2.1 整合資源,建立協同機制。為了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協同促進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整合資源和建立協同機制。一是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跨部門工作組。該工作組由相關教職員工組成,負責協調和整合雙方的資源和力量,確保在育人工作中的協同推進。工作組應共同制定明確的育人目標和發展計劃,并將其納入學校的整體教育規劃中。目標和計劃應充分考慮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確兩者之間的協同關系。工作組應協調整合學校內部和外部的教育資源,如專業人員、咨詢機構、資料和設施等,確保資源的共享和優化利用,以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工作組應定期召開會議和研討會,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分享經驗、借鑒成功案例,推動雙方的理念與方法融合,共同提高育人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二是建立一個信息共享平臺,以促進教職員工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平臺可以包括在線論壇、知識庫、資源庫等,方便教師和學生獲取相關資訊和支持,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并定期評估和調整育人工作的效果和進展。通過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了解其需求和困惑,及時調整教育方向和策略,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促進作用的持續有效性。通過整合資源和建立協同機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發揮協同促進的作用,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育人服務,幫助學生在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素養方面得到全面發展[2]。
2.2 開展協同教育活動。一是聯合舉辦主題講座和研討會,邀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講座和授課。講座和研討會內容可以涵蓋心理健康問題、思想倫理道德教育、青年發展等方面的內容,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思想啟迪。二是聯合組織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既體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關懷,又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和培養。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支持機構的志愿者活動,同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討論和反思。三是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學術研究項目合作,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校可以設立跨學科的研究團隊,通過共同研究和交流,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四是在學校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活動日和文化節。這些活動可以包括心理健康咨詢展示、思政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和內容,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的認識和關注。五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可以共同制定教學方案,將兩者的課程內容融合起來。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和觀點,擴展學生的思維領域,培養其對社會問題和倫理道德的思考能力。六是鼓勵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生團隊和社團活動。學生團隊可以組織心理健康咨詢、心理輔導工作,同時也可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討論和推廣活動。通過開展協同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相互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加綜合、多樣化的教育支持。這樣的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收獲,促進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素養的全面提升。
2.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師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專業培訓機會。培訓可以包括理論學習、實踐案例分享、教學方法和技巧培訓等,以提高教師在相關領域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組織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和觀摩活動,促進經驗分享和相互學習。教師可以互相借鑒和學習,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研究與創新工作。學校可以設立相關的研究項目和課題,提供支持和獎勵,激發教師的熱情和創造力。搭建一個教師教學資源共享平臺,讓教師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學設計、課件、案例等。通過互相借鑒和參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同時也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發展。建立定期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實踐進行評估和反饋。通過評估結果,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導,幫助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質量。為教師提供激勵和支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發表、專業組織活動等。同時,學校可以建立相應的評優評先制度,為在這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提供相應的獎勵和榮譽。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更好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協同促進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育人服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