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雷花
[摘要] 班主任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良師,是幫助學生撥開前途迷霧、照亮學生心靈、助力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然而,班主任肩上的責任越重,越考驗著班主任對于自身教育職責與使命的理解深度。對此,班主任需要在走向現代化育人的過程中,將健全人格作為第一要義,時刻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將自己打造成一名政治素質過硬、甘當人梯、崇尚奉獻的班主任。
[關鍵詞] 班主任現代化;人格健全;現代育人
人格健全現代化是實現班主任現代化的顯著標志。對此,班主任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以人格立身、人格立師、人格立教,尤其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等方面做到率先垂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影響和涵養學生,充分彰顯人格健全現代化的育人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引領每一名學生具備完善的品質和素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和挑戰。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實現自我認知、心理健康、社會責任及多元素養的融合發展,將自身人格健全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努力成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
一、牢記育人使命:人格健全的現代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教師節前夕提出希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他人,要時刻牢記育人使命,不斷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將“理所應當、責所必當、志在能當”教育宗旨貫穿到整個育人過程當中。在對自己有充分全面的認知和理解的基礎上,發揮言傳身教的育人職能,增強班級責任感,關注班級問題和公共利益,積極組織班級各類活動,為班級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一)構建班級文化,形成學生特有品格
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的社會環境和行為規范,指導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帶頭人”,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發揮積極帶動作用。比如,帶領學生創作班級黑板報,突出“全員參與”,讓學生們對假期生活、自我成長與收獲進行多元化展示;還可以組織學生設計班徽、班旗、班級口號,全體學生針對設計作品進行投票;在教室內設置生態角,讓學生自帶植物裝扮教室;開辟文化展示區,用學生自己的書法、繪畫作品等裝飾墻壁??傊?,讓整個教室呈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與文化氛圍,讓學生的文化品位、思想境界與道德素養獲得熏陶與滋養。
(二)創新班委建設,培養學生獨立人格
班委會是培養學生責任感、領導力和組織能力的重要平臺,班主任在組建班委會時,要打破傳統思維,可以通過“自主報名—競選演說—投票選舉”流程選出班委會成員,組建起一支有才能、主動性強、有主人翁意識的班委會團隊,確保每一名班委會成員都具備獨當一面的膽識與能力。這種公平選舉方式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享有民主選舉的權利,為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性格奠定基礎。在創新班會建設中,可以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來組織班級活動和任務,特別是在重要決策的過程中,班委會可以邀請全班同學共同參與討論,采用民意調查或開放式討論的方式收集意見。設立定期評估機制,可以讓學生們對班委會工作進行評估和反饋,以便班委會不斷改進和提高效率,也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嘗試進行交叉任職,以便了解不同職責,培養班委會成員多方面的技能,從而提高班委會的活力和效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成長
機會。
(三)優化合作小組,助力學生共同進步
在班級管理中,設置合作小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互動、合作和共同學習,能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競爭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習能力、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合作小組,確保每個小組人數均衡,優中弱學生、男女生配比協調,小組成員性格互補。每個小組除了選定一名小組長以外,其他小組成員也要擔當一定的職責,確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通過這種方式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讓他們發現自身優勢與潛能?!皼]有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組織學生共同制定小組公約,包括公平參與、獎懲機制等,同時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合作技能的培訓,包括溝通技巧、沖突解決、共識建立等,讓學生學會與不同性格的人和諧共處,促進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的發展,使他們甘愿為集體作貢獻,從中獲得成就感、自信心與自我認同感。
二、提優心理品質:人格健全的現代指向
班主任在長期的育人實踐中,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實把心理健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心學”的育人取向視為現代化人格養成的“生命線”,培育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和不懈奮斗、榮辱不驚、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滿足發展需求,照顧學生心理差異
由于學生成長經歷、性格特征存在個體差異,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學生,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認知特點和個性傾向。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要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本著“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則,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比如,為自卑、膽小的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有機會表達內心想法,使學生逐漸變得陽光自信;對于外向活潑的學生,則要適當進行引導和規范,為他們提供一些需要發揮創造力的任務,鼓勵他們進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培養同理心和自我反思意識。班主任要及時捕捉、發現學生的思想偏差,從心理學理論出發,為學生提供心理援助,讓學生在情緒調適、壓力管理等方面呈現出理想狀態,為最終形成健全人格創造必要條件。
(二)變革班級育德,體現學生德心融合
班主任要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德育工作全過程,融入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和學生成長各個環節,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F在的學生普遍存在爭強好勝、追求完美、以自我為中心等特點,有些學生稍稍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就暴露出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壓能力差、自我情緒調適能力低下等問題,班主任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幫助學生學會疏導情緒。例如,班主任可以“我的情緒小怪獸”為主題,發動親子共讀,邀請家長參加圓桌討論,與專家探討情緒的話題。通過親子情景劇創演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情緒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影響,逐步掌握情緒調適、壓力管理的方法與技能,逐漸形成較強的與人相處的能力。
(三)傾心大愛育人,喚醒學生內驅動力
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要全心全意地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以愛心和耐心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比如,面對學生可行性較強的建議要予以采納,尊重學生并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另外,班主任還要善于利用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四個自信”的人,激發學生的內驅力。為學生創設與榜樣對話的機會,在主題班會、晨會課上組織系列主題活動,用名人事跡鼓舞學生,用熱點新聞、網絡熱搜點燃學生,用文學影視作品感召學生,讓學生將尊重生命、拼搏奮斗、積極向上等品質融入價值觀體系中,實現人格的健全發展。
三、聚焦素養培育:人格健全的現代路徑
培養具備完善品質和素養的公民,需要注重個體的多元素養修煉,如文化素養、科學素養、審美素養等,以此方能實現以現代化的高素養推動班級的進步和發展。班主任要不斷探究和挖掘有利于提高育人成效的實踐路徑,努力創設讓學生生機勃勃的育人情境,通過創優班級活動、塑造優良品德、實現融合教學等策略,引領學生將“見賢思齊”轉化成行為動力,推動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一)創優班級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除了各類校園活動以外,班主任還要組織策劃各類有意義的班級內部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借助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增強全體學生的凝聚力,營造出團結向上的班級氛圍。比如,組織拔河比賽,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班主任還可根據勞動課程標準上的勞動清單制定符合學生年齡的任務,把家庭生活場景和學校集體活動場域作為主要的實踐平臺,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更可通過集體勞動促進學生責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提升。
(二)塑造優良品德,促進學生素養養成
以“學雷鋒、獻愛心”為主題開展班隊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清潔、敬老院關愛等志愿活動;在六一兒童節,組織學生為山區貧困孩子捐贈圖書、衣物或完成認領特殊教育學校孩子的心愿;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題電影,讓學生立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在母親節、父親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父母制作禮物,班主任用視頻錄制孩子的心里話,在班級群與家長分享。通過系列節日活動,把“感恩教育”融入班級德育體系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成為懂得感恩的人。
(三)實現融合教學,推動學生素養發展
班主任在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過程中,要通過多學科整合推動學生的素養發展。比如,閱讀是學生了解世界、開闊眼界、完善人格品質、提升思想境界的最佳途徑。對此,班主任除了在班級里設置圖書閱讀角,還可以組織整本書的閱讀分享活動,如制作思維導圖梳理文章脈絡、編排課本劇沉浸式演繹事件、錄制原文誦讀音視頻感受文字的美好等,讓學生在書香的浸潤下,豐盈精神世界,學會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養成理性思考的思維習慣。另外,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各類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探索鉆研的精神。比如,在生物課、化學課之間進行聯動,通過統整課的方式開展內容新穎的實驗探究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創新,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無窮魅力,為將來形成終身學習習慣創造有利條件。
有人把班級管理比喻成養花,班主任作為花園中的“花匠”“園丁”,既要注重自身人格的完善,又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養料”,促進學生群體性、社會性與獨立人格的全面發展,長大之后成為一名棟梁之才。但是,不論是鍛造人格垂范之師,還是塑造人格健全之生,都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持續探索。這就需要班主任基于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心,履行自身育人職責,助力學生人格完善,只要行而不輟,未來必將可期!
[參考文獻]
[1]辜偉節.班主任現代化:走向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力量——2024年度《中小學班主任》(班級育人)主題選擇與內涵闡釋[J].中小學班主任,2023(19).
[2]李世云.小學班主任情感教育實踐與探索[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11).
[3]黃慶麗.班主任情感勞動的育人價值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23(21).
[4]張祖花.關于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