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工坊
小鎮,是個很美的詞。它輕聲細語,帶著歲月靜好的安穩;它盛滿煙火,訴說生活綿長的歡愉;它載滿回憶,是游子心念的故鄉。
很多人都喜歡小鎮,希望能在小鎮安家,寧女士正是其中之一。寧女士的新家,就在小鎮之中,依山而建,社區、學校、生活配套,圍合而成一個宜居、宜養、宜學的城市山林、現代小鎮。
生活在小鎮的人,多少浸染小鎮的溫柔氣韻。第一次見她,溫和文靜,輕聲細語,但字里行間,總能給人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讓你愿意靜下來,聽她慢慢講述她的生活、她的故事……

項目地址:長沙格蘭小鎮
項目類型:頂層復式
設計面積:260平方米
項目設計:自在東方全案設計中心
家 具:自在工坊

“家是居者內心世界的外化。”我們常可以透過一個家的空間、家具、裝飾,窺得主人內心的桃源。
這是一套頂層復式,明亮、開闊,藝術與生活氣息并存。入門挑高的客廳,連接茶室與餐廳,對面是廚房與吧臺,二樓通往三間臥室與書房。房子南北通透,最大程度引入陽光與綠意,讓空間有呼吸,讓天空、四時的變化,成為空間最美的裝飾。
“我很喜歡復式結構,采光非常好,空間層次感很強,上下不打擾,大人在客廳看電視時,小孩可以在樓上寫作業,每位家人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十年前第一次見時,她就看上了這套房子。雖然一直忙于工作,裝修的進度緩慢,但想到以后一家人能生活在理想的家中,倍感喜悅。

與傳統的空間布局不同,她的家,互通互融、自由呼吸。一扇月亮窗相連客廳與茶室,半開放式的餐廳與客廳既相對獨立,又不孤立存在,以一種恰到好處的形式融于整個空間中。開放式廚房,去除生活中的條條框框,消除了與客廳的邊界,讓人居于其間,如魚兒暢游溪水,自由自在。
“家里所有的墻,都做了倒模工藝,正如空間中選用的自在家具,每一處邊角的處理圓潤而溫和,整體呈現出柔和的美感 。”
寧女士很看重環境對人的影響,她想通過空間、家具、器物,向小孩傳遞家的溫暖與愛;在日常與物的摩挲中,磨練他們對于美的感受;在家人的擁抱中,學會與世界相處時的堅定與溫和。這份無聲的滋養,將會成為小孩一生的財富。
除了環境的潛移默化,小孩的教育離不開知識的充盈。在最初的構想中,她打算在客廳打造一面書墻,營造隨時隨地閱讀的氛圍,但考慮到打掃的難度,以及空間的松弛度,最后將書墻移到廚房吧臺之后。現在,這里也成為了家人歡聚的樂園。
每日晚飯后,小朋友圍坐于書墻前的四方桌上,與媽媽分享今日課堂獲得了幾枚小紅花,在得到肯定后,一筆一畫地完成每日功課。此時,姥爺關掉電視,準備出門遛彎……一家人,將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生活中的美有很多種,唯獨這人間煙火氣,能溫柔、治愈整個世界。

寧女士喜歡習茶。高中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買了一把紫砂壺,慢慢學著如何泡好一杯茶。大學畢業后,機緣巧合下結識了幾位極愛斗茶的友人,從此開啟習茶之旅。
“斗茶特別有趣,每位斗茶的人都拿出最好的茶,一拼高下。而看別人斗茶,又更有趣,也因為看得多,喝的好茶多,所以我對茶、茶器有濃厚的興趣與深厚的感情。”寧女士笑著說道。
因習茶之緣,她認識了許多有共同愛好的茶友,也看了很多茶室,慢慢地也萌生了“造間茶室”的想法。“幾年前我去日本,第一次接觸到榻榻米,既清潔又舒適,也不容易滑倒,我想,家里如果能打造一間榻榻米茶室,就太好了。”
現在,榻榻米茶室,是全家人最喜歡呆的地方。一張茶桌、二三蒲團、四五茶具。窗外,風吹動山畔間的樹葉,沙沙作響,頗有“坐聽松聲起碧濤,邀明月清風共飲”的意境。
每個周末,媽媽喜歡在此靜坐泡一杯茶,看會書,整理一下最近新收的茶器、茶葉。小孩聚在一起,畫畫、玩積木、上網課、彈古箏,偶爾還會湊到茶桌前來,跟大人討一杯茶……有朗朗的笑聲,有甜甜的笑臉,有溫暖的陪伴。
寧女士是一位對傳統文化心懷赤誠的追隨者,這一點在她的臥室可見一斑。月亮門、架子床、白色帷幔、漢韻小案、中式提柜……東方的語境、中式的元素,在空間中暈染、在詩意中蕩漾,置身其間,猶如活在畫中。
也正是緣于對東方文化的喜愛,對原創設計的醉心,她與自在工坊結緣,并在2017年正式成為自在長沙主理人。
大學畢業后,她投身家具行業,先后經營過多個品牌,她說經營自在工坊將會是她終生的事業。
“我相信自在工坊一定會越來越好,因為現在需要一方舒適、自然、放松空間的人越來越多。相比以前,家的裝修考慮有面子,現在很多人慢慢向內沉淀。”
十余年間,她用行動帶領更多友人尋回雅致的東方生活,走進內心的歡喜。品茶、插花、植蒲、聞香……一場場雅集活動,導引參與者在一花一葉、一瓶一器、一桌一椅的聯結中,體會自然的善意與生機,感悟文化的深厚底蘊,滋養心靈,回歸每個當下。
沒什么比真誠與持續的行動有力量,正如《人間草木》所說:“人生在世,總得愛著點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