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振華,王天西,許暉,何孟杭,黃彬紅,何蕓,李晨熙,任小英,李穎,邱秀玉,江鳳玲,謝勇,高宇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州),福建 福州 350002]
由于某些食品所含營養物質豐富,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特別是食品中的水產品、肉類、果蔬類及乳制品等更易腐敗變質,因此,我們需要在食品從生產加工到最后送至消費者手中保持低溫狀態,以保持良好的食用品質以及食品安全,這類食品通常稱為冷鏈食品[1-2]。冷鏈食品主要包括冷鮮肉,巴氏鮮奶等鮮奶,冷凍水產品、冷藏糕點以及酸奶等乳制品等,它們必須通過冷鏈物流運輸才能保持其新鮮品質的食品。冷鏈物流需要我們在食品儲運過程中保持低溫并實時監控冷鏈食品運輸狀態,其設施主要涉及冷庫、冷藏車、冷鏈監控裝置等。
2020 年以來,我國冷鏈食品產業發展迅猛,預計到2025年我國冷鏈食品需求達到6億t,到2030年可能突破10億t,復合增長速率超過15%[3-4]。隨著消費者對冷鏈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社會大眾對冷鏈食品與冷鏈物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5],這對于我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政策配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支持冷鏈物流發展,我國主管部門陸續出臺了一些引導性政策以及支持措施,如《“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等,這些利好政策以及后續各地配套的政策措施均預示著冷鏈食品產業將在未來的幾年內獲得高速發展。
冷鏈食品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與之相匹配的監管政策卻存在著一些不足。有研究顯示,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包裝物可能成為攜帶病毒的載體,因此,這對冷鏈食品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我國冷鏈食品物流管理以及冷鏈食品溫控和追溯等方面還不完善,為保障冷鏈產品食品安全以及進行冷鏈食品污染溯源分析,對冷鏈食品追溯及冷鏈食品實時監控技術的研究亟需開展。
近幾年來,我國冷鏈食品產業處于快速發展中,據數據統計,冷鏈食品約占全國食品市場的25%~30%[6]。
2021 年我國冷鏈食品進口量大概在900萬t,2022年已經上漲至1100多萬t。據不完全統計,到2023年10月,2023年我國冷鏈食品進口量已經超過1000萬t,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產值預計超過5500億元[7,8]。
隨著冷鏈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冷鏈食品行業設施設備建設與配套加快推進。據統計,2022年我國冷庫總量已經超過7000萬t,相比于2021年增長了13.6%,到2023年11月,我國冷藏車冷凍車保有量將超過23萬臺套[9-12]。
目前,國家標準GB 31605—202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已經實施。該標準從食品冷鏈各環節各個鏈條出發,依據每一個環節,特別是交接、儲運以及追溯與召回等關鍵環節進行了細致明確規定,統一了冷鏈食品物流管理標準以及基本管理要求。
冷鏈食品產品種類多、原料品種多、工藝環節多、手工作業多、流通環節多,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質量安全,特別是北京新發地市場突發疫情后,新冠病毒污染食品及其包裝物并在冷鏈物流中傳播病毒等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我國冷鏈食品與冷鏈物流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目前,冷鏈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對于食品安全標準學習普遍不足,對于冷鏈食品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冷鏈食品出問題后應急溯源方式方法單一,急需在地區或者國家層面建立適用于我國冷鏈食品行業現狀的冷鏈食品應急管理、風險預警、問題產品溯源體系等。
由于冷鏈物流溫度的不穩定性以及冷鏈食品加工儲藏溫度的不均勻性等原因,加強冷鏈食品產業溫度控制與品質控制共性技術的研究,加快原料非熱殺菌技術、真空預冷技術等新型冷鏈技術應用,有利于打破產業發展的瓶頸,促進冷鏈食品產業的質量提升。
冷鏈食品產業中小型企業大多為手工作業,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低,需要通過技術升級,智能與自動化設備應用等推進冷鏈食品產業智能化升級,冷鏈設備特別是溫度環境監控設備設施更需要更新換代。
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還未形成從農田到餐桌的完整體系,目前我國果蔬類食品全程冷鏈的難點是“最初一公里”,即果蔬產地最開始的果蔬預冷和冷藏很多做不到。
由于食品冷鏈物流的上下游環節銜接及全過程的無縫對接需要標準化的空白區域較多,且涉及不同行業、不同部門,政出多門,標準的統一性、協調性、銜接性、兼容性差,不利于行政監管部門的監管。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了《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辦法》等法規,建議繼續加強冷鏈食品標準規范的制訂與標準體系的建立。
一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食品安全法等法規,將冷藏冷凍食品作為重點產品納入監督抽查范圍,重點確定冷鏈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產量產值與設備設施是否匹配,冷鏈環節監控設備是否配套合理。
二是加強冷鏈食品生產、加工、儲存以及運輸環境的采樣工作,加大采樣力度,增加采樣量,監控環境中微生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情況。
三是農業農村部門加強對肉類等冷鏈食品監督檢查。
四是海關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包裝物的檢驗檢疫。
五是商務部門指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餐飲、電商等食品銷售者落實好冷藏冷凍食品相關要求。
冷鏈物流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其中任何一個節點出錯都會導致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因此,在完善冷鏈物流設備設施的同時,需要建立溫度實時監控預警的冷鏈物流體系,保障冷鏈食品的質量安全。
建議根據冷鏈食品產業或者行業分布情況,設置地區、省級冷鏈食品風險預警體系,包括對進貨、冷鏈食品生產加工、冷鏈食品儲存與運輸等環節的監控,對出現問題樣品利用網絡系統和風險預警系統進行通報以盡快消除風險源,實施召回等措施。
目前,我國目前冷鏈食品行業發展迅速,存在政策制度與冷鏈食品產業發展不匹配的問題,以及風險監控、風險預警體系不足等問題。
未來,本研究將分析統計匯總冷鏈食品行業動態以及污染情況調查,加大福建省冷鏈食品企業,冷鏈運輸車以及冷庫的采樣力度和檢測力度,加強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提升冷鏈食品質量水平。
本文闡述了我國冷鏈食品產業概況和冷鏈食品質量安全主要問題,探討了冷鏈食品產業未來發展以及產業規模,關注了冷鏈食品產業需要控制的關鍵控制點等,對于提升冷鏈食品產業質量,推進冷鏈食品行業發展,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