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冰燕,梁 琪,劉 洋,王冰潔,張春梅
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1617
癌癥是全球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也是我國人口的主要死因[1]。全球癌癥報告顯示,2020 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456 萬例)占全球的23.7%,死亡人數(300 萬例)占30.2%[2]。預計到2040 年,我國新增癌癥病例將達685 萬例,死亡病例將達507 萬例[3]。癌癥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我國居民因癌癥損失的健康壽命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 倍[4]。癌癥篩查有助于癌前病變的早識別、早診斷和早治療,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減少醫療成本[5-7]。移動健康(mobile health)由于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和健康理念的轉變等原因在癌癥篩查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移動健康定義為使用移動和無線技術提供醫療和公共衛生實踐,即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的快速普及來改善衛生系統使用效率和健康結局,如智能手機、短信、移動應用程序、平板電腦、社交媒體和網站等[8]。因其低成本、可移動性、隨時訪問性、易用性和高度可擴展性等優勢,在促進癌癥篩查知識科普、加強醫患共同決策、提高癌癥篩查質量和篩查依從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12]。目前,移動健康技術在國外癌癥篩查中開展的相關研究較多,且發展較為成熟,但在我國癌癥篩查領域應用的相關報道較少。因此,現對移動健康技術在癌癥篩查中的應用進行綜述,旨在為今后我國更好地開展癌癥篩查的移動健康服務提供借鑒和參考。
癌癥篩查相關健康教育不足是居民篩查意愿和篩查依從性低的重要原因[13]。通過移動應用程序、手機短信和網站等移動健康技術可提供居民癌癥知識、篩查方法、篩查過程以及地點、費用等不同方面的教育,提高居民癌癥篩查知識,增加篩查接受度,從而提高癌癥篩查依從性。
1.1.1 移動應用程序
Yaacob 等[14]將移動應用程序Color App 用作社區結直腸癌教育的工具。Color App 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圍繞結直腸癌的簡介、癥狀和體征、風險因素、預防、篩查和免疫化學糞便隱血檢測試劑盒的使用說明6 個方面提供教育,結果顯示,用戶的結直腸癌篩查知識明顯提高。Sewitch 等[15]對結腸鏡檢查前的準備工作方面提供篩查教育,運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Colon APP Scopy,主要介紹結腸鏡檢查的過程、檢查前食物、液體和藥物的限制要求以及清淡流質飲食和瀉藥的使用說明,提高了結直腸癌篩查的質量和準備度。Lee 等[16]應用移動應用程序mMammogram 為用戶提供乳腺癌和乳腺癌篩查的知識和指南以及乳房X 光檢查的程序,經干預提高了用戶的乳腺癌篩查知識和對定期乳房X 光檢查重要性的認識,減輕了女性篩查的焦慮感并提升了篩查興趣。Lee等[17]通過應用程序mScreening在提供宮頸癌篩查知識的基礎上,還增加醫療保健相關知識,介紹如何獲取巴氏試驗、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以及HPV 疫苗價格等信息,該程序配備1 名注冊護士作為健康導航員以回答用戶的問題和評論,研究發現女性的宮頸癌和巴氏試驗相關知識顯著增加,對宮頸癌危險因素的認識和宮頸癌篩查的信念與態度有所提高,且篩查依從性較之前提高23%,同時有83% 的參與者表示對該應用程序滿意或非常滿意。
1.1.2 手機短信
Bonful 等[18]以短信的方式為宮頸癌篩查者提供教育,告知其早期發現宮頸癌的重要性,消除宮頸癌篩查的恐懼,并鼓勵女性關注自己的健康,干預結果顯示,女性宮頸癌篩查的主動性和依從性均有所提高。
1.1.3 網站
Bowen 等[19]通過網站提供乳腺癌的早期檢測方法以及運動、健康飲食和他莫昔芬等藥物的預防教育,干預后增加了女性乳房X 光檢查和乳房的自我檢查,癌癥篩查率較之前提高了13%。由此可知,移動健康技術在癌癥篩查教育方面的應用較為廣泛,且效果良好。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與傳統的印刷材料相比,人們更喜歡在手機上使用Web 瀏覽器或APP 閱讀。因此,將移動健康技術用于癌癥篩查教育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需要注意的是,癌癥篩查教育軟件或應用程序的開發應依據不同癌癥和不同使用人群的特點,著眼于改善后續癌癥篩查中的薄弱點,制定個性化的教育內容。
病人與醫療保健提供者依據最佳證據共同討論癌癥篩查的益處和危害,并根據病人的價值觀和偏好讓病人參與決定的過程,被稱為共享決策(SDM)[20]。共享決策在癌癥篩查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國外已被納入有關癌癥篩查指南中。由于癌癥的篩查過程較為復雜,對疾病的不確定性以及感知癌癥篩查潛在的風險和危害,如假陽性結果和過度診斷,可導致個體難以決策,妨礙癌癥篩查。移動應用程序通過評估病人對癌癥篩查的看法以及提高癌癥篩查的社會支持水平,指導病人癌癥篩查的益處和危害,可提高其對癌癥篩查的認識并幫助其選擇合適的篩查方式,促進病人知情同意和醫患共同決策。Carter-Harris 等[21]使用計算機決策支持工具LungTalk 介紹肺癌篩查的益處和危害,提供用戶希望與臨床醫生進行討論的問題,提高了用戶的相關知識水平。Eden 等[10]通過乳腺癌篩查決策輔助工具Mammopad 幫助用戶在乳腺癌篩查的好處(及早發現癌癥)和危害(誤診和過度診斷)之間設定優先級,并與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乳房X 光檢查,確定用戶對乳房X 光檢查的擔憂,最終Mammopad 會提供一份定制的報告,總結用戶的篩選優先級和篩選意圖、關注點和問題,結果表明,該干預有助于指導女性完成決策過程,減少女性對乳房X 光檢查的決策沖突,增加決策自我效能。參與共享決策以做出明智的決定對病人來說是一個挑戰,因此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需要新的策略,如利用交互式移動應用程序,以吸引病人,增加病人與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溝通,并提高共享決策質量和癌癥篩查依從性。
目前的癌癥篩查多針對高風險人群,癌癥風險評估是推進篩查和早診斷、早治療項目的重要手段[22]。移動應用程序通過綜合分析患癌風險因素,計算出個體患癌的高、中、低風險,高風險人群為預防和進一步診斷性篩查的重點人群。Szanto 等[23]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LungScreen,利用GPS 導航系統引導肺癌高風險人群至相應醫療保健場所獲取進一步醫療援助。對于中低風險組的用戶,該程序會在2 周后提醒其進行體檢。Eden 等[24]通過移動應用程序MammoScreen 評估40~74 歲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根據風險結果,用戶后續會收到來自程序的護理信息,如建議乳房腫塊的婦女及時就醫并進行評估。Pereira-Azevedo 等[25]根據移動應用程序RPCRC 評估個體患前列腺癌的風險。RPCRC 共有4 種不同的算法,每次使用其中1 種算法來預測前列腺癌和嚴重前列腺癌的風險,預測結果以百分比顯示,可用于病人的日常管理并協助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進行決策。在從未篩查的男性中,該應用程序運用不同的算法預測前列腺癌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69~0.79,預測嚴重前列腺癌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74~0.86,具有良好的預測能力。風險評估工具優化了癌癥的篩查過程,更好地對癌癥風險進行分層,有助于加強對高風險人群的隨訪管理,促進潛在疾病人群的早期診斷,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活檢,防止癌癥的過度治療。應用程序可被病人、非病人、醫生和護士廣泛使用,同時又能輔助臨床決策過程,建議依據我國癌癥風險特點,研發符合我國國情的癌癥風險評估工具。
醫院大型超聲設備、陰道鏡作為傳統癌癥篩查工具成本昂貴,且笨重、便攜性差,而移動應用程序可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使用Phillips Lumify 應用程序,再連接線性超聲換能器即可進行超聲檢查,且該超聲智能技術設備與金標準病理結果的一致性在惡性病變中達97%,在良性病變中達100%[26]。Gallay 等[27]研發了移動應用程序代替陰道鏡進行宮頸癌篩查,該程序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宮頸經過醋酸和盧戈氏碘染色后引起的宮頸表面變化,而這種變化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攝像頭捕捉,每例病人的宮頸圖像會被保存在應用程序中,可通過初篩日期、病人在篩查活動中的編號或病人的姓名來檢索,并且所有的圖片會被發送到中央數據庫,隨時可以訪問。經過陰道鏡專家評估發現,93.27%的圖像被判斷為質量良好,足以進行診斷。研究發現,基于智能手機的組織學診斷與陰道鏡檢查結果之間的Kappa 值為0.67,具有較好的一致性,智能手機在診斷宮頸上皮內癌變1 級及以上的敏感性、特異性為89%,33%;診斷宮頸上皮內腫瘤2 級及以上的敏感性、特異性為92%,24%[28]。移動健康技術因其成本低、可操作性強、便攜等優勢,極具擴展性,尤其適用于大規模篩查,但智能手機診斷的特異性并不高,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而導致誤診。此外,篩查結果的準確性還取決于智能手機拍攝的圖像質量,建議首選高像素、高分辨率的智能設備。
移動應用程序可代替傳統紙質病歷收集病人癌癥篩查數據,易于使用并可提高病人篩查后的護理質量。Quercia 等[29]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CCPS 收集參與宮頸癌篩查者的數據。收集的數據被自動實時發送到Medical Unit 中央數據庫,如需病人檔案,可通過掃描每例病人的唯一條形碼或輸入病人全名,可隨時隨地查閱病人數據。通過CCPS 收集的宮頸圖像,可幫助醫療保健人員了解宮頸的變化,為病人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如果病人決定在其他保健中心接受隨訪,其檔案可與其他保健人員共享。此外,宮頸篩查圖片數據庫也可用于臨床的繼續教育。CCPS 在收集宮頸癌篩查者的數據方面被證明是有效的,其具有易于理解、穩定和高效等優勢,不同教育程度的醫護人員均可使用,但有數據丟失的風險。與紙質病歷相比,移動健康應用程序不僅在節省人力的同時可收集詳細的病人數據,還可以快速實現數據共享。
由于醫療追蹤系統薄弱而導致癌癥篩查者后續的治療和隨訪不足,降低了癌癥篩查的質量。移動健康技術可對癌癥篩查結果異常的病人進行追蹤和數據儲存,并向病人自動發送短信提供保障服務,指導病人完成篩查后的治療和隨訪。Mabachi 等[30]通過一款移動健康工具——癌癥追蹤系統(CATSystem),改善了宮頸癌篩查者篩查結果異常后的隨訪。該系統可以評估病人宮頸癌的風險因素,記錄臨床癥狀、子宮頸視覺圖像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宮頸癌篩查結果呈陽性的婦女,當錯過治療時程序會自動發起短信提醒并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自動追蹤,直至病人完成臨床指示的治療和護理。篩查結果正常的婦女會被提示在指定的時間間隔內進行重新篩查,當病人錯過關鍵治療、實驗室檢查或后續護理時,該系統會自動通知臨床醫生。該系統經過試驗后,結果顯示,篩查結果呈陽性的病人接受臨床適當護理率較之前增加了5 倍。但需要指出的是,該系統目前仍在完善中,尚存在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移動健康技術在國外癌癥篩查領域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宮頸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中的應用廣泛,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輔助決策和風險評估方面。移動健康技術增加了病人的癌癥篩查知識和接受度,提高了癌癥篩查的質量和依從性,降低了醫療成本,成了醫療創新發展新的推動力。
移動健康技術應用于癌癥篩查領域,是一種新型模式,在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信息泄露和數據丟失會給病人造成許多負面影響,是許多用戶群體較為擔心的問題,需增加數據管理手段,強化網絡安全監管,提高科學技術水平[31]。
程序不準確會導致錯誤的風險評估而影響疾病診斷,可能給病人帶來潛在致命病變的虛假安全感,或在良性病變被錯誤分類時造成不必要的擔心,建議以指南提供的癌癥風險分層為依據,同時加快技術的升級創新,并在病人應用時加以提醒,以提高篩查的準確性[32]。
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戶對移動健康的接受度不同。研究發現,老年群體更喜歡電話提醒,年輕群體則更喜歡短信提醒[33]。因此,應根據用戶群體的文化偏好,選擇合適的干預方法,制定個性化的信息,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體現更多人文關懷[33]。
我國移動健康技術在癌癥篩查的應用較少且覆蓋面較窄,有學者將微信用于癌癥篩查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評價指標較為單一、樣本量較少[34-35]。目前,我國癌癥篩查面臨著癌癥篩查參與率低、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資金缺乏和篩查質量不高等問題[36]。依據我國國情,提出以下建議:1)依據用戶特點選擇合適的移動健康技術,加強相關教育,提高群眾對癌癥的認識,教育內容可依據最新版指南制定,應適應不同的文化需求,減少病人對癌癥篩查程序的焦慮和尷尬情緒,并提高醫患共同決策,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癌癥篩查環境;2)加快護理人才培養,授權于護士,擴大腫瘤專科護士的執業范圍,提高其移動健康技術的使用能力,并逐步完善癌癥篩查與診斷項目培訓體系,加快早期癌癥篩查門診的建設;3)針對我國癌癥患病特點,從篩查教育和技術創新著手開發應用程序,充分發揮移動健康低成本、數據收集便捷、儲存和實時追蹤的優勢,并與遠程醫療相結合,使其功能達到最大化,從而應對資金缺乏和篩查質量不高的問題。
移動健康技術在促進癌癥篩查方面存在著巨大的潛力。研究顯示,世界上共有51.6 億人使用互聯網,占世界總人口的64.4%;47.6 億社交媒體用戶,相當于世界總人口的60.0%,并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上升,其廣泛的覆蓋范圍以及數據的共享性尤其適用于大規模的癌癥篩查,將成為今后發展的趨勢[37]。但移動健康在我國癌癥篩查領域中的發展與應用尚處于初始階段,建議未來開展更多大樣本、多中心的干預試驗來驗證移動健康技術的應用效果,為臨床提供實踐依據,并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開發相應的癌癥篩查移動健康服務平臺,推動癌癥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