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蓮
〔摘? ? 要〕? 在學科融合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思路,并從學科融合教學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案。為此,本文將結合學科融合背景,探討小學科學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思路與舉措,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實現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目標。
〔關鍵詞〕? 學科融合;語文與科學;教學整合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9? ? 127-129
一、學科融合背景下小學語文與科學教學整合思路
(一)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學科融合背景下,教師要想實現小學科學與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就需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入一些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點。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也能促進科學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實現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以小學語文《草船借箭》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屬于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回,講述了諸葛亮利用計謀借箭的故事。在課程教學準備階段,教師一般需從學生的角度著手,結合學科融合的背景分析課文,找出其中與科學相關的知識點,并以此設計教學方案,增強學生探究課文知識的興趣。在預習課文環節,教師可讓學生想象文中描述的場景是否可行,并利用信息技術探究其中的科學原理。在課程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場景視頻,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之后再開展“草船借箭中的科學”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挖掘其中有哪些科學原理。由于有了之前的預習鋪墊,學生對主題活動的探究學習有了準備,無疑能夠增強探究積極性,減輕主題活動的探究難度。教學中,教師還需積極為學生的探究學習指引路徑,從而提升學習效果。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布置科學實踐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課堂上探討的科學原理進行實驗,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科學原理的理解。這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傳統的語文作業布置模式,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有助于推進小學科學與語文教學的結合。
(二)注重教學的生動性
在小學科學與語文整合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教學的生動性,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探究科學原理產生濃厚興趣,從而提升課程教學的成效。
以小學語文《觀潮》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從課文本身出發,挖掘其中的科學知識與原理,并在此基礎上引入生動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實現學科融合的目標。在課程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同時,了解為什么會有錢塘大潮的現象,以此為后續的小學科學與語文融合教學打下基礎。在課程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設計“潮汐”科學主題的情境活動,并以微課視頻的方式將其中蘊含的科學知識與道理進行講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其中的知識要點。之后再設計一些問題,驅動學生對相關科學知識進行探究,增強其對課文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現學科融合的目標。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在課堂上學到的科學原理寫一篇作文,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科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實現學科融合的目標。
(三)引入生活化元素
生活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科學內容時,可以結合生活案例與素材進行講解與引導。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相關課程知識的探究興趣,同時也能提升小學科學與語文的融合效果,有助于實現學科融合的目標。
以小學語文《為人民服務》一課的教學為例,本文是一篇演講稿,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提升學生的愛黨愛國之情。在課程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從現代化的角度,搜集我黨為人民服務的案例資料,比如智能化服務、數字化服務等,讓學生在感受黨為人民服務的同時,也能提升對現代科學技術的認識,有助于實現小學科學與語文整合教學的目標。在課程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文章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的一些我黨為人民服務的案例,并分析其中蘊含的科學技術與科學原理。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設計“為人民服務的現代化”交流主題,結合多媒體、微課等方式展示黨運用現代技術為人民服務的案例,并與學生共同探討其中蘊含的科學知識與科學原理。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能拉近語文與生活的距離,有助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有關我黨利用現代化手段為人民服務的閱讀資料,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素養,并實現語文與科學整合教學的目標。
二、學科融合背景下小學語文與科學教學整合方法
(一)做好課程分析,確定學科整合要點
在學科融合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從課程分析的角度著手,分析語文課程中與科學有關的元素,并以此設計學科整合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與科學知識。
以小學語文《開國大典》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教學主要圍繞開國大典時的盛況,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當時民眾歡欣鼓舞的氛圍,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在課程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做好本課的內容分析,找出其中可以用來進行學科融合教學的銜接點,并以此制定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探究課文。在課程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預習文章,并利用互聯網搜集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與軍事發展的資料,從而為后續的科學與語文整合教學打下基礎。在課程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視頻與圖片史料,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文章,感受開國盛典的宏大場面,再利用微課播放有關我國軍事科技發展的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新中國成立之后的變化,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文寫作任務,比如以“科技興國”為題,讓學生結合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寫作。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我國軍事科技發展的認識,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有助于實現小學科學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再以小學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為例。本文主要講述了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以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促使學生形成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課程教學準備階段,教師需做好課程分析工作,積極挖掘本課程中可以與科學融合的因素,之后再設計教學方案,從科學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與探究文章,從而實現學科融合的目標。在課程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搜集素材,了解圓明園的資料,并思考當時為什么會受到外來侵略、為什么會無法保衛祖國等。在課程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圓明園毀滅的原因,讓學生對“落后就要挨打”有全新的認識。之后再以“科技興國”為話題引導學生探究,結合當下的科技興國戰略、現代化技術發展、科技戰等方面內容進行探討與交流,幫助學生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足夠的認識,并樹立努力學習回饋祖國與社會的豪情壯志,以有助于實現課程教學的目標,并滿足學科融合的要求。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布置閱讀任務,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科學資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情況,從而實現小學科學與語文整合教學的目標。
(二)樹立科學主題,增強學科整合效果
在小學科學與語文整合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主題設計的角度出發,采用情境活動、項目式學習任務、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增強學科整合效果,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課程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科學素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以小學語文《曹沖稱象》的教學為例,本課主要講述曹沖利用創意想法實現給大象稱重的故事。在課程準備環節,教師可從主題設計的角度出發,結合稱象、創新等要素設計教學方案,讓學生不僅可以深度理解文章,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新力,實現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目標。在課程預習階段,教師可從曹沖稱象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在預習中思考相關方法是否可行,并想象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實現給大象稱重的目標。在課程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設計“趣味稱象”的主題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如何有效稱象進行交流探討,并分析文章中曹沖稱象的方法是否可行。之后,還可以提供簡單的材料帶領學生進行科學實驗,驗證曹沖稱象的可行性。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知識的興趣,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助于實現學科整合的目標。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創意的角度設計稱象的方法,并將整個過程以寫作的方式加以表現。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掌握程度,也能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實現學科整合教學的目標。
再以小學語文《太空生活趣味多》的教學為例,本文主要以太空為背景,讓學生了解太空生活的具體情況,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在課程準備階段,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設計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對文章中有關太空方面的科學知識進行探究,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實現小學科學和語文學科整合教學的目標。在課程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布置項目式預習任務,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及其中包含的科學知識進行預習與探究,以提升預習效果。在課程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設計“太空中的科學”主題情境活動,先利用微課視頻的方式播放有關場景,讓學生真切感受太空生活的實際情況,再引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在太空生活中有哪些科學技術,以提升學生對太空生活的認識與了解,實現小學科學與語文整合教學的目標。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寫一篇有關太空生活的作文,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到的知識點,并激發其對太空生活和科學技術的興趣,有助于實現小學語文與科學整合教學的目標,助力學生更好地成長。
三、結語
在學科融合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多從學科融合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案,使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課程知識,也能學到其他學科的知識。本文從小學科學與語文整合教學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在整合思路方面,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教學的生動性以及引入生活化元素;在整合舉措方面,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分析,挖掘課程中的科學元素,并學會設立科學主題,提升科學與語文整合教學的效果。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議能夠為當前的學科融合工作提供參考,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惠燕.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培養學生綜合素養[J].考試周刊,2023(15):41-44.
[2]龍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大眾科學,2023(2):57-59.
[3]于涵玉,孫曉鳳.淺析小學語文教學與小學科學的整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10):188-190.
[4]石白玲.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貫徹策略[J].品位·經典,2022(13):166-168.
[5]蔣曉飛.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科學教育的審思[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1(1):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