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春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廊坊 065200
CO2作為石油和天然氣的伴生氣或地層水的組分,存在于油氣層或地層水中。當含CO2的水擴散到水泥基質中時,解離的酸(H2CO3)與水泥水化產物發生反應,其反應產物可溶解,并可從水泥基體中遷移出來,導致水泥石的抗壓強度降低,滲透率和孔隙度增加,表現為水泥石的破裂、疏松,嚴重時會進一步導致CO2對套管產生點蝕、穿孔,甚至造成生產油管的腐蝕斷裂[1-5]。隨著碳化程度的加大,水泥中膠結組分遭到破壞,滲透率進一步變大,抗壓強度最終完全喪失,并誘發諸如流體竄流、塑性地層的井壁垮塌等事故發生,從而縮短油氣井的生產壽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隨著我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持續發展,出現了較多含CO2酸性氣體的油氣藏,富含CO2的地質構造遍布全國。此外,CO2混相驅油技術的應用、CO2封存技術的實施等都將對封固水泥環產生嚴重的腐蝕作用[6-10]。盡管國內外關于固井水泥石二氧化碳腐蝕已開展大量研究,卻少有對低密度防腐水泥漿的研究,尤其是在高溫條件下。如在欠平衡的低壓易漏地層固井時含有CO2,要求使用低密度水泥漿進行封固,同時要求水泥漿具有防CO2腐蝕能力。在南海東部,我國第一口海上碳封存井也用到了低密度防腐水泥漿。低密度水泥漿由于需要添加減輕材料、水灰比大、抗壓強度低、滲透率高等,抗CO2腐蝕能力往往較差[11-13]。
本項目制備了低密度防腐劑C-JX52,研究了適用于低密度體系的高溫穩定劑及分散劑等關鍵材料,構建了耐高溫的低密度防腐蝕水泥漿體系,并對其進行了性能評價。
G級油井水泥(四川嘉華特種水泥廠)、低密度防腐劑C-JX52、降失水劑FL57、緩凝劑R36L、分散劑JL58、消泡劑DF60L。
1.2.1 常規性能評價
水泥漿制備與常規性能評價相關試驗均依據《油井水泥》(GB/T 10238—2015)和《油井水泥試驗方法》(GB/T 19139—2012)的相應規定進行[14-15]。
1.2.2 抗CO2腐蝕性能評價
制備的水泥漿在150 ℃環境中養護24 h,取出脫模,再將制備好的試塊放入CO2腐蝕儀內養護(150 ℃、CO2分壓20 MPa)。7 d和30 d后將水泥石取出,并測試腐蝕深度、抗壓強度和滲透率。
調節水泥漿密度最有效且性能較好的減輕劑為人造微珠,但其表面通常呈堿性,摻入水泥漿中易引起水泥漿堿度增大,不利于防止CO2腐蝕。室內評價的不同類型微珠腐蝕性能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漂珠水泥石腐蝕性能(85 ℃、CO2 分壓15 MPa)Tab.1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bleached cement(85 ℃, CO2 partial pressure of 15 MPa)
通過上述試驗,優選抗腐蝕性能較好的人造微珠MP,同時對人造微珠進行表面改性,將3種防腐增強材料按一定比例混配得到低密度防腐劑C-JX52。圖1 是人造微珠MP和低密度防腐劑C-JX52 掃描電鏡圖,經過表面處理后,人造微珠表面包覆一層薄膜物質,比表面積增大,與水泥石基體有更好的相容性,同時搭配不同粒徑的防腐增強材料,利于顆粒級配,能夠提高水泥石致密性。

圖1 人造微珠MP和低密度防腐劑C-JX52 外觀Fig.1 Appearance of artificial microbeads MP and lowdensity preservative C-JX52
調節水泥漿密度為1.5 g/cm3,研究不同C-JX52添加量對水泥石腐蝕深度的影響,結果如圖2 所示。隨C-JX52 添加量增大,水泥石腐蝕深度下降,加入10% C-JX52,腐蝕深度下降明顯,但超過30%添加量后,水泥漿流變性較差,下灰困難。

圖2 不同C-JX52 添加量水泥石腐蝕深度(150 ℃、CO2 分壓20 MPa)Fig.2 Corrosion depth of cement stone with different C-JX52 additions (150 ℃,CO2 partial pressure of 20 MPa)
水泥在溫度高于110 ℃環境下養護72 h后就會出現強度衰減現象,需要添加硅粉減少水泥石高溫強度衰減。選取100 目、300 目進行研究,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硅粉對水泥影響Tab.2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ilica powders on cement
由實驗結果可知,硅粉目數越大,水泥漿越稠,失水量越低,抗壓強度越高,抗腐蝕性能越好。為保證水泥漿更好的流動性和抗腐蝕性能,選擇300 目∶100 目=70∶30 的硅粉。
為保證較好的抗CO2腐蝕性能及工作性能,低密度水泥漿體系需要盡可能降低水灰比,會犧牲一部分流變性能,選用效果較好的分散劑可彌補此性能。室內選擇JT58 作為水泥漿的分散劑,并對其性能進行研究,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分散劑JT58 對流變影響情況Tab.3 Influence of dispersant on rheology
由表3 可知,隨著JT58 添加量增多,水泥漿流變性明顯更好。分散劑JT58 對水泥漿流變性改善作用較好,且水泥漿漿體穩定,可作為高溫水泥漿分散劑。
在高溫環境下,常規的緩凝劑易失效,無法調節水泥漿稠化時間。室內研究了一種高溫緩凝劑R36L,并對所選取的R36L緩凝劑的緩凝效果進行進一步評價,如表4 所示。

表4 R36L添加量對水泥漿體系性能的影響Tab.4 Influence of R36L addition on performance of cement slurry system
實驗結果表明,緩凝劑添加量增加后,稠化時間增長,水泥石抗壓強度有波動,但每個添加量下都大于14 MPa;失水量變化小。
根據以上實驗結果,構建了耐高溫低密度防腐蝕水泥漿體系(1.5 g/cm3)。水泥漿的組成為100%水泥+30%低密度防腐劑C-JX52+35%復合硅粉+3%分散劑JT58+46%水+10%納米硅+6%降失水劑FL57+2%緩凝劑R36L+1%消泡劑DF60L。
對構建的低密度水泥漿施工性能進行評價,結果如表5 所示。可以看到,構建的低密度防腐水泥漿流變性能良好,24 h 抗壓強度大于14 MPa,失水可控,稠化時間可調,可以滿足現場施工要求。

表5 低密度水泥漿施工性能Tab.5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of low density cement slurry
在150 ℃、CO2分壓20 MPa 條件下,評價該水泥漿體系的防腐蝕性能。水泥石7 d 和30 d 腐蝕深度、抗壓強度衰退率和滲透率增大率結果如表6 所示。

表6 低密度水泥漿防腐蝕性能(150 ℃,20 MPa CO2)Tab.6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low density cement slurry(150 ℃,20 MPa CO2)
評價結果表明,多種防腐、降密度材料共同作用,防腐蝕效果優異。使用C-JX52 構建的低密度防腐水泥漿可有效降低腐蝕深度,使之控制在2 mm/30 d以下。腐蝕后,抗壓強度下降小于15%,滲透率增大率小于25%。
圖3 為水泥石腐蝕30 d后樣品及其SEM照片,可以看到,樣品腐蝕30 d后,腐蝕深度較小,由樣品掃描電鏡可以看到,減輕劑與水泥石基體相容性良好,且較致密。

圖3 水泥石腐蝕30 d后樣品及其SEM 照片Fig.3 Sample and SEM photo of cement stone after corrosion for 30 days
研究制備的低密度防腐劑C-JX52 表面處理后包覆一層薄膜物質,比表面積增大,與水泥石基體有更好的相容性。隨著C-JX52 的加量,水泥石腐蝕深度下降。300 目硅粉和100 目硅粉比例為70:30,可保證水泥漿具有更好的流動性和抗腐蝕性能。耐高溫、低密度防腐水泥漿體系流變性、抗壓強度、失水和稠化時間均滿足現場施工要求,在CO2腐蝕環境下,水泥石腐蝕深度減少,抗腐蝕能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