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霞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包頭 014010)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集團已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作為一個龐大的組織體系,企業集團涵蓋多個子公司。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問題逐漸凸顯,給整個企業集團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與困難。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往往源于不同的經營目標、財務狀況和資源配置等因素,由此產生利益分配不均、資源浪費和資金流失等問題,直接影響著企業集團的發展和運營,導致資源浪費、效率低下及管理混亂,進而削弱企業集團的整體競爭力。為此,本文深入分析母子公司間存在的利益沖突問題及其成因,提出相應的協調對策,使母子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能夠相互支持、共同發展,促進母子公司協調發展,提升企業集團整體競爭力,進而為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企業集團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由母公司與子公司構成,母子公司之間通過控股關系相互聯系,多個公司之間在不同的層次上形成了利益關系。母公司和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共同追求發展。由于各自利益追求不同及權力、資源分配的差異,母子公司之間常常產生利益沖突,對整個企業集團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如資源浪費、效率低下、整體競爭力下降,甚至對企業集團的穩定造成威脅。因此,企業集團需要對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進行深入分析,制定有效策略協調雙方利益,解決企業集團內部的母子公司利益沖突問題。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有效提高企業集團母子公司的經濟效益。企業集團中,不同子公司之間可能存在著類似的業務或項目,若缺乏協調和一致性,會導致資源重復投入和浪費。有效的利益協調和資源配置可以減少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經濟效益的提升。解決利益沖突,建立良好的協調合作機制,可以促進各子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資源交流和合作創新,提高整個企業集團的生產和運營效率,進而增強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其二,有利于企業集團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集團通常有整體戰略目標,包括市場份額的提升、產品創新、國際擴張等。然而,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往往造成戰略目標的不協調。解決利益沖突,有助于形成統一的戰略價值目標,凝聚母子公司的力量,并將各自的戰略行動納入整個企業集團的整體規劃和發展,通過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績效評估指標,加強溝通與協調,激勵和引導各子公司按照戰略目標行動,提升整個企業集團的戰略協同性和執行力,順利實現戰略目標。
其三,促進經濟發展及經濟環境的穩定。解決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對促進經濟發展和經濟環境的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效母子公司協調利益,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對于提升整個企業集團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可能向外界傳遞不穩定的信號,影響投資者對企業集團的信任和信心。解決利益沖突,建立穩定的經營環境和良好的內部治理機制,有助于提升企業集團的聲譽和形象,并吸引更多投資和資源,從而推動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部分企業集團為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擴張經營規模,往往出現盲目擴張的問題。母公司和子公司處于企業集團中的兩個不同層級,各自對利潤最大化和發展壯大有著不同的關注點和考慮因素。
首先,母公司往往在制定戰略目標時過度注重整體利益,忽視了子公司的需求和利益訴求。由于母公司擁有更多的資源,其目標往往主導整個企業集團的發展方向。在制定戰略目標時,母公司如果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忽視了子公司的特殊情況和發展需求,容易導致子公司在實際經營中面臨著與母公司利益沖突的問題。其次,子公司存在忽視母公司利益的傾向。子公司是企業集團中的一部分,同樣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對企業集團整體戰略目標缺乏考慮,就會對母公司利益造成損害,使得兩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并產生沖突。最后,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由于母公司與子公司在戰略規劃中沒有明確的統一目標,各自追求的方向和重點可能存在差異,往往導致資源的分散和重復建設的問題,浪費了企業集團的有限資源。
財務管理是企業集團發展與經營中較為核心的管理工作之一,由于企業集團利益主體較多,管理活動變得越來越復雜,導致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往往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無法實現有效的協同管理。
首先,母子公司財務管理獨立性強。母子公司分別設立自己的財務部門,各自進行財務決策和管理,導致母子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協同效應不足。母公司無法全面了解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難以形成整體的財務管理戰略。其次,企業集團對子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面缺乏指導和支持。企業集團是一個整體,部分母公司對子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面缺乏足夠的指導和支持,子公司缺乏相應的財務管理經驗,難以融入企業集團的整體戰略和目標,導致無法形成協同合作的局面。再次,子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明確,缺乏整體利益觀念。在企業集團中,子公司之間往往存在著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在財務管理方面缺乏明確的協調機制,缺少統一的利益觀念,可能導致信息共享困難、資源分散浪費等問題,進而引發利益沖突。最后,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缺乏決策權。母公司作為企業集團的核心,應該對子公司進行統籌管理和決策指導。現實中,部分母公司未能充分行使決策權,導致子公司重大事項決策與企業集團整體戰略目標偏離,制約了企業集團整體目標的實現。
企業集團結構缺乏合理性可能給管理帶來一系列問題。部分企業集團存在大量的重復性業務和功能重疊問題,容易導致管理冗余和資源浪費,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復雜性。企業集團結構缺乏合理性,導致決策效率低下和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影響決策的制定和執行。
內部控制系統是企業集團母子公司整體協調發展的關鍵,而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會導致企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產生利益沖突。首先,部分企業集團的內部控制系統存在漏洞和不足。內部控制系統在確保企業集團正常運作和風險防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部分企業集團的內部控制系統還不健全,無法有效識別和防范潛在的利益沖突,容易導致母子公司在實際經營中出現操作失誤、違規等現象,從而引發利益沖突。其次,母子公司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對內部控制系統的應用和執行存在差異。由于母子公司在規模、業務模式、管控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內部控制系統在具體應用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造成企業集團內部控制體系缺乏統一性、管理活動不同步和信息交流的困難,從而產生利益沖突。
激勵機制對于調動母子公司的積極性、促進協同發展至關重要。激勵機制需要明確企業集團發展的目標,并通過相應的激勵措施激發各個子公司的積極性。部分企業集團的激勵機制過于模糊,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衡量指標,無法對員工的工作表現和貢獻進行合理評價和激勵,導致母子公司出現利益沖突。在企業集團中,由于母子公司之間資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子公司可能面臨資源匱乏、發展空間有限的問題,而其他子公司則可能享受更多的資源和機會。這種不平等的分配導致激勵機制的不公平和不透明,加劇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此外,激勵機制中還缺乏合理的約束和監督機制。
統一的戰略價值目標應該明確企業集團的長期發展方向,包括市場競爭、資本回報、品牌建設等方面,促使各個母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明確企業集團的長遠發展方向,促進母子公司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具體而言,制定統一的戰略價值目標應注重以下內容。
其一,企業集團需要全面了解集團的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確定企業集團的業務范疇,明確主營業務和副業務的區別,解決企業集團現實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結合現實市場環境,制定相關計劃。在進行分析和總結的過程中,企業集團要對各類信息和數據進行整理,形成具有價值的數據報表,為企業集團統一戰略目標的制定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礎。
其二,確定基本戰略框架并靈活調整細節。在確定發展戰略框架時,企業集團應充分考慮母子公司在經營項目和業務范圍上的實際情況,再根據不同子公司的特點進行差異化調整以滿足各自需求,但仍要堅持整體戰略目標統一的原則。在調整細節上,企業集團要合理結合經營策略和管理策略等因素,確保戰略目標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其三,平衡母子公司的利益關系。通過制定明確的利益分配機制,合理分配資源和收益,確保母子公司之間的公平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平衡利益關系的過程中,企業集團要確保整體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局限于某個子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這需要正確處理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制定具有遠見和穩健性的戰略規劃。
首先,母公司應當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向子公司提供必要的支持。母公司可以通過資本注入、股權調整等方式,向子公司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幫助子公司解決資金缺口,提高其發展實力。同時,母公司應當與子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子公司的財務監督和審核,確保其財務運行符合規范要求,減少財務風險。
其次,子公司應加強財務管控方面的積極主動性,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子公司可以優化財務流程,增強財務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企業集團應建立健全會計制度和財務報告體系,定期進行財務預算和核算,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企業集團加強內部控制和審計,提高財務風險防控的能力,強化對財務資產的保護和管理。
最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需要加強溝通與協作,共同制定并落實財務目標和各項指標。母公司應當與子公司密切配合,共同制定集團的財務戰略規劃,并將其有效傳達給子公司。母公司需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子公司的特殊經營需求,傾聽子公司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制定的財務目標和指標能夠綜合考慮集團整體和子公司個體的利益,實現最優化的資源配置和財務管理。
在企業集團中,為了更好地實現協調和發展,母公司和子公司要實現經營管理權的雙向控制。母公司將經營管理權下放給子公司,還要確保子公司能夠在生產運營方面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充分承擔責任和義務。這樣的雙向控制機制將有助于保持經營管理層面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為企業集團的持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母公司需要適度下放經營管理權給子公司,使其在一定范圍內具備一定的經營管理權限。母公司應該根據各個子公司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合理劃定權限邊界,并制定明確的章程和規定,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權限,使子公司在經營管理層面具備一定的自主權,激發其積極性和創新力。
其次,母公司需調動子公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自覺地執行企業集團的戰略目標。母公司應當與子公司加強溝通和協作,確保子公司充分認識到自身在整個企業集團中的角色和責任。母公司可以通過設立明確的激勵機制、提供培訓和支持等手段,鼓勵子公司參與集團決策和規劃,增強其對整體發展目標的理解和認同。
最后,企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制定良好的章程和規定,并要求母公司和子公司嚴格按照規定執行。這些章程和規定應包括集團的核心價值觀、組織結構、決策程序等內容,以保證全體成員在經營管理層面的行為一致性。母公司作為集團的核心管理機構,要主動承擔監督和指導的責任,確保各個子公司有效執行集團的戰略目標。
一個相對科學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減少利益沖突,提高管理質量,推動企業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完善:首先,內部控制系統應具備靈活性和適應性。企業集團的經營環境復雜多變,可能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和利益沖突,其內部控制系統需要靈活調整,使母子公司的利益目標能夠有效整合,朝著共同的方向發展。其次,內部控制系統應具有實用性。無論母公司還是子公司,都應根據企業集團整體發展目標,結合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合理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并制定相關制度,確保這些制度能夠在實際經營和管理中得以貫徹執行。再次,企業集團應成立專門的內部監管部門,監督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實。內部監管部門應具備相應的權威性和獨立性,負責制定和更新制度,推動內部控制的持續改善與優化,并采取及時的糾正措施,以保證母子公司的利益沖突得到有效解決。最后,企業集團應強化培訓和教育,增強內部控制意識,通過定期的培訓和教育,使企業員工充分了解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運作機制,以增強其遵守制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激發企業集團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同時也能對其進行適當約束,以實現激勵與約束并存的目標。一方面,激勵機制應具有針對性。根據各方的特點和需求,激勵機制可以基于績效評估指標、獎勵制度等形式,設定相應的激勵措施,激勵各方積極工作。另一方面,采用激勵與約束共存的形式。激勵機制除了激發積極性,還需要進行約束和監督,通過設立相應的控制措施和規則,確保各方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時也要考慮整體利益,避免出現過度競爭和利益沖突,使企業集團的各方在協調發展中保持相對平衡。
隨著企業集團規模的持續擴大,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將對集團整體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協調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必須采取統一發展戰略目標、協調財務管理及加強內部控制系統等策略,有助于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實現企業集團的可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