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湖湘文化“兩創”存在著歷史積淀深厚、地域特色鮮明等優勢,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為湖南文旅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指引機會;同時也面臨著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融合不易等劣勢,以及珍貴文化資源流失等挑戰。挖掘湖湘文化獨特價值,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結合現代元素再創作,創新傳播方式;注重品牌建設,共推轉化創新,是推進湖湘文化“兩創”的可選之策。
關鍵詞: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SWOT分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湖湘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價值與特色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因此,要深入研究湖湘文化的歷史與哲學內涵,結合現代科技與全球視野,推動湖湘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煥發新的生命力。
一、湖湘文化“兩創”與SWOT分析法簡介
“湖湘文化”是中國南方地區的一個文化名詞,指的是湖南、湖北的文化遺產。[1]作為一種區域性的歷史文化形態,湖湘文化的哲學思想是理學的道德精神與經世致用的實事實功的融合,在文藝方面繼承了屈原憂國憂民的文學傳統和胡安國“經世致用”的哲學傳統;史學上以經史并重、說古道今為特點;在教育方面關注學思并重與知行統一。“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百折不撓”“兼收并蓄”“敢為人先”等構成了湖湘文化的精神。
湖湘文化“兩創”是指湖湘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強調將湖湘文化中的精髓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結合,實現湖湘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湖湘文化創新性發展則強調在揚棄湖湘文化的基礎上,通過引入新時代元素,實現湖湘文化的提升和超越。兩者雖各有側重,但辯證統一、構成一個整體,共同服務于湖湘文化的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SWOT分析法是一種戰略規劃工具,用于幫助個人或組織識別項目、企業或個人職業發展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通過這種分析,我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內外部環境,從而制定有效的策略和計劃。
二、湖湘文化“兩創”的SWOT分析
(一)湖湘文化“兩創”的優勢
1.湖湘地區文化資源豐富
湖湘文化涵蓋了從古代楚文化到現代湖湘地區的文化演變,包括獨特的方言、民俗、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節日慶典等。湘繡、湖南花鼓戲、張家界陽戲、土家族擺手舞等是湖湘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文化資源以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域特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湖湘人。
2.湖湘文化注重開放包容
在歷史長河中,湖湘地區不僅保留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還鼓勵人們擁抱多元,不斷吸收和融合外來文化的精華,與不同文化交流互鑒,促進自身的發展和創新。湖湘文化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在各個領域都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開放包容的特質。
3.湖湘文化“兩創”的基礎好
湖湘人通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在藝術、教育、科技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在教育方面,湖南大學等高校不僅注重湖湘文化的研究,而且通過培養相關專業的學生,為湖湘文化的傳播和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藝術領域,湖湘地區的傳統戲劇、音樂和繪畫等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科技領域,湖湘文化中的創新精神和務實態度促進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的誕生。
(二)湖湘文化“兩創”的劣勢
1.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融合不易
湖湘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傳統價值觀念需要與現代開放、多元的價值觀進行有效對接,這需要在尊重傳統的同時,創新性地融入現代元素。在融合過程中,湖湘文化雖注重開放包容,但問題在于要保護好湖湘文化的傳統特色,避免湖湘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被邊緣化或同質化。另外,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語言和技術手段相結合,創造出既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和功能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并讓市場和消費者接受且認同,既需要具備跨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又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文化推廣。
2.地域文化與外部文化存在沖突
與任何其他文化一樣,湖湘文化也有局限性,如“吃得苦,霸得蠻”的性格特點雖然造就了湖湘人扎實肯干的優點,但也可能失去理性而蠻干。同時,為了迎合旅游市場和商業利益,一些地域文化可能被過度包裝和簡化,失去了原有的深度和內涵。[2]此外,因為缺乏對地域文化的深入了解,所以外界可能對湖湘文化產生誤解和偏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湖湘文化難免與外部文化產生沖突,甚至出現文化特色喪失而趨向同質化。
3.融資渠道不夠多元
湖湘文化“兩創”項目因為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風險高等特征,需要創新融資渠道。根據當前傳統文化“兩創”的現狀來看,湖湘文化“兩創”的融資渠道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資助,即政府通過文化“兩創”專項資金、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兩創”;二是銀行貸款,即“兩創”項目可以通過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獲取資金支持;三是風險投資,即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對有潛力的“兩創”項目進行投資;四是眾籌平臺,即利用互聯網眾籌平臺,以小額投資的方式,吸引公眾參與“兩創”;五是“兩創”基金,即利用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為“兩創”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六是股權融資,即以私募股權的方式,吸引特定投資者對“兩創”項目進行投資,一些企業還可通過IPO(首次公開募股)等方式進行融資;七是文化產權交易,即通過文化產權交易所進行項目融資;八是引入社會資本或外資,即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同投資文化產業項目,或者國內機構引入外資合作開展“兩創”。
(三)湖湘文化“兩創”的機會
1.科技賦能“兩創”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讓湖湘文化的研究和推廣更為精準和高效。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對湖湘文化的歷史資料、藝術作品、民俗習慣等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從而更準確地把握其文化內涵和特點。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對湖湘文化元素的智能識別和分類,為文化推廣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大數據分析還能幫助我們了解公眾對湖湘文化的接受度和喜好,從而制定更為有效的傳播策略。
2.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現代社會信息的快速流通和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使得人們更容易接觸和接受各種文化產品和服務。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通過閱讀、參加線上線下學習等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人們也傾向于通過旅行、戶外活動和藝術欣賞來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湖湘文化的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由此得以進一步拓展。
3.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湖湘人守正創新
2023年10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提供了科學指引。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之行中提出兩道“融合命題”: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二是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湖南文旅發展作出了重大戰略指引,指明了根本前進方向。[3]
(四)湖湘文化“兩創”的挑戰
1.外來文化的滲透和同質化趨勢的影響
隨著國際交流的加深,西方文化元素通過電影、電視、互聯網等媒介得以廣泛傳播,一些跨國公司和品牌在湖湘地區廣泛設立分支機構傳播其產品和文化。年輕人尤其容易接受,導致湖湘文化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同時,現代生活方式不斷普及,如快餐文化、快節奏生活等,使得湖湘地區的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被簡化乃至被忽略,從而導致文化內涵的流失。
2.一些湖湘文化資源面臨著流失和失傳的風險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傳統手工藝因市場需求減少、學習周期長、經濟效益低等原因,無法吸引年輕人學習和傳承,人才出現斷層,技藝面臨失傳。一些傳統民間藝術和民俗活動,因為現代娛樂方式的多樣化而逐漸失去吸引力。一些地方方言隨著普通話的推廣而使用頻率下降,導致語言多樣性受損。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獻、手稿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和傳承,面臨著損壞和遺失的風險。
三、推進湖湘文化“兩創”的策略
(一)挖掘湖湘文化獨特價值,融合多元文化元素
1.挖掘湖湘文化獨特價值,萃取湖湘文化精華
湖湘文化以屈原的愛國精神、岳麓書院的學術傳統、毛澤東等革命家的革命精神為代表,展現了湖湘人民的智慧和勇氣。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包括楚文化、湖湘學派、革命文化等在內的湖湘文化歷史脈絡和精神內核,深入挖掘其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以更好地理解湖湘文化的精髓和特點。在此基礎上,本著古為今用、辯證揚棄的原則,從湖湘文化中萃取符合時代發展潮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思想精華。具體而言,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弘揚屈原的愛國情懷,傳承湖湘人民的家國情懷和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二是挖掘岳麓書院等學府的教育理念,倡導求真務實、經世致用的學術風氣;三是研究毛澤東等革命家的思想,繼承和發揚湖湘文化中的革命傳統和創新精神;四是保護和傳承湘劇、花鼓戲等湖湘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它們在當代社會煥發新的活力;五是推廣湖湘地區的湘菜等特色美食,讓其成為傳播湖湘文化的重要載體。
2.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文化的發展和繁榮需要吸收和借鑒其他文化的優秀成分。這既可以豐富湖湘文化的內涵,推動湖湘文化的傳播,又有助于增進不同地區和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因此,要在尊重湖湘文化主體性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地域乃至國際上的優秀文化成果,運用文化交流、藝術展覽、跨界合作等方式,展示各自文化的獨特魅力,實現文化的共享共榮。同時,推動教育合作,在教育體系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鼓勵學生學習不同語言和文化知識,開展國際學生交流項目,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相互了解和尊重。
(二)結合現代元素再創作,創新文化傳播方式
1.結合現代元素對湖湘文化進行再創作
可以結合現代動漫元素,創作以湖湘文化為背景的動漫作品;將湖湘文化元素與網絡游戲結合起來,開發以湖湘文化為題材的教育游戲;將電子音樂和傳統樂器結合起來,創作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音樂作品;鼓勵網絡文學創作者將湖湘文化故事融入現代小說創作,以新穎的視角和敘事方式,讓湖湘文化煥發新生;與時尚品牌合作,將湖湘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設計,推出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時尚產品。這些再創作,可以讓人們在娛樂和欣賞中潤物細無聲地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
2.利用現代科技創新湖湘文化傳播方式
可以利用VR(虛擬現實)技術,創建湖湘文化數字博物館,讓用戶沉浸式體驗湖湘文化之旅;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發布與湖湘文化相關的短視頻并進行直播;利用3D打印技術,將傳統工藝品進行數字化保存和再現;創造以湖湘文化為背景的虛擬偶像,通過虛擬偶像進行表演和直播;開設在線課程和文化講座,線上線下相結合傳播湖湘文化知識。
(三)注重品牌建設,共推文化轉化創新
1.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湖湘文化影響力
在“產業鏈+”融合發展背景下,強有力的品牌能夠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鼓勵文藝工作者進行創新。品牌建設能夠增強湖湘人的文化自豪感,提升湖湘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促進文旅、文創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文化、旅游、教育、創意產業等領域要加強合作,將湖湘文化有效地融入產品和服務,形成獨特的文化品牌。
2.要素協同,共推湖湘文化轉化創新
湖湘文化“兩創”分布于農林牧漁、科教文衛等領域,涉及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多個主體。根據新公共管理理論,政府的管理職能“應是掌舵而不是劃槳”。而社會組織往往扎根基層,與社區居民有著密切的聯系,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促進文化的原生態傳承。社會組織通常還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能夠快速響應社會文化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和活動內容,并能夠聚集多元化的資源和人才,實現跨領域合作。多個主體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協同推進湖湘文化的“兩創”。
四、結 語
隨著國家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湖湘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成為湖湘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關鍵。為此,我們不僅要挖掘湖湘文化獨特價值,萃取湖湘文化精華,還應當重視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并通過國際文化節、展覽等形式,將湖湘文化的獨特元素推向世界,促進文化多樣性的交流與理解。
(湖南信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4年度長沙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下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24CSSKKT151)。
參考文獻
[1] 劉任歡.“湖湘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實踐探索:以數字化技術為例[J].收藏,2023(6):146-148.
[2] 鄭大華.推動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省思[J].求索,2024(2):30-38.
[3] 黃能.守正創新 答好兩道“融合命題”[N].長沙晚報,2024-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