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婷



【摘要】目的:探討PDCA循環護理在小兒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7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將入組患兒根據就診順序進行分組,各35例,對照組與研究組患兒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PDCA循環護理,對比兩組患兒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家長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咳嗽、肺啰音、發熱、喘憋及氣促等臨床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家長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小兒支原體肺炎中實施PDCA循環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提高家長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PDCA循環護理;小兒支原體肺炎;不良反應;家長滿意度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nursing in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
SHEN Yuting
Suzhou Wuzhong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nursing in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Methods:70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the enrolled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visits,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and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and PDCA cycle nursing,respectively.The treatment effect, the time to relief of clinical symptom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parental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cough,lung rales fever,wheezing,and shortness of breath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 can help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reduce adverse effects,and increase parental satisfac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PDCA cycle nursing;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 Adverse reactions; Parental satisfaction
支原體肺炎是小兒呼吸系統常見的疾病類型,主要因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臨床上常表現為咳嗽、肺啰音、發熱、喘憋、氣促等癥狀,好發于學齡前兒童,該病不確定性強,一旦治療不當則可累及心、腦、腎等多個器官而加重病情,從而給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對于小兒支原體肺炎,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但小兒年齡尚小,認知能力差,常因無法表述自身感受,加之面對陌生的治療環境及醫護人員在治療期間極易出現各種抵觸行為,另外,部分家長常因對疾病認知不足,擔心患兒安危而伴有各種負面情緒,同樣影響患兒治療配合度,因此在治療期間強化護理干預尤為重要[2]。
以往常規護理多以病情監測為主,并未從患兒及家長角度出發實施針對性護理,導致患兒常因治療配合度差而影響治療效果,干預效果欠佳。PDCA循環護理通過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個環節不斷循環,旨在優化各護理環節,螺旋式提高護理質量[3]。為此該研究選擇7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PDCA循環護理在小兒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選擇7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病例資料收集時間為2021年2月—2023年2月,所有患兒均伴有咳嗽、發熱等癥狀,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支原體肺炎相關的診斷標準。將入組患兒根據就診順序進行分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5.34±2.11)歲;病程5~16d,平均病程(10.21±2.43)d;家長受教育年限3~18年,均值(11.32±3.55)年。研究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5.24±2.36)歲;病程5~15d,平均病程(10.13±2.25)d;家長受教育年限4~17年,均值(11.26±3.71)年。兩組患兒及家長上述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性(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主要為向患兒家長講解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病因病機、治療方法、相關藥物的應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預后轉歸、相關注意事項等,解答家長的提問,并給予適當的情緒疏導。治療期間嚴密監測患兒病情變化,做好環境護理及患兒生活指導。
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PDCA循環護理,具體為:(1)計劃階段:患兒入院后建立個人健康檔案,責任護士與主治醫師共同評估患兒病情及健康狀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及護理方案。(2)執行階段:嚴格按照護理方案執行,主要內容為:a.心理護理:責任護士強化與患兒家長的溝通,全面了解患兒性格特點,同時安撫家長情緒,緩解其焦慮感。時刻親切溫柔地面對患兒,拉近與患兒的距離,鼓勵患兒傾訴內心真實想法及不適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取得患兒信任。同時向家長講解患兒不良情緒對治療的不利影響,鼓勵家長多陪伴、關心患兒,共同提高其治療配合度。b.童趣式護理:根據患兒性格特點、年齡及對事物的接受能力選擇個體化的干預措施,對于6歲以內患兒,根據患兒喜好采用看動畫、做游戲、看繪本等方式分散患兒注意力。對于6歲以上可準確表達自身感受及需求的患兒,則選擇患兒易于接受的方式拉近與患兒的距離。及時更換床上用品,創造溫馨舒適、卡通的病房環境,消除患兒陌生感。c.飲食指導:囑家長為患兒提供清淡易消化飲食,少食多餐、多飲水,多食用新鮮果蔬,避免食用甜食、油炸食物,促使患兒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d.預防并發癥:小兒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治療期間極易引發膿胸、膿氣胸等并發癥,對病房內物品、地面、空氣進行定時消毒,對不同病情患兒實施隔離及一對一護理。(3)檢查階段:護理期間及時記錄出現的護理問題,定期開展研討會,分析引發護理問題的原因并探討解決方案,并制成書面文字資料進行保存。(4)處理階段:針對檢查期間出現的護理問題,完善并糾正護理方案,制定新的護理措施并進入下一循環。
1.3 觀察指標
1.3.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評價標準[4]:顯效:臨床癥狀徹底消失或基本消失,X線片檢查顯示肺部炎癥病灶完全吸收;有效:臨床癥狀顯著緩解,X線片檢查顯示肺部炎癥病灶大部分吸收;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除無效之外均記為總有效。
1.3.2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臨床癥狀包括咳嗽、肺啰音、發熱、喘憋、氣促。
1.3.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統計關節痛、皮疹、靜脈炎發生情況。
1.3.4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采用兒科自擬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表從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選項及時統計患兒家長的反饋信息,除不滿意之外均記為滿意。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研究組患兒咳嗽、肺啰音、發熱、喘憋及氣促等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更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比較兩組家長滿意度 研究組患兒家長總滿意度更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小兒機體免疫系統及防御機制發育尚未成熟,當遭受病毒、細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侵襲、天氣變化等均可能引發肺炎,其中以支原體肺炎最為常見,目前臨床治療主要以確保呼吸道通暢、抗炎為主要治療目標[5]。以往常規護理主要為護士遵醫囑用藥,機械性向家長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沒有將患兒及家長的實際需求及時納入考慮范圍,護理措施缺乏針對性、規范性及科學性,難以滿足疾病治療的實際需求,干預效果較差。
PDCA循環又稱戴明循環,主要是指工作人員共同制定具體目標并進行規范化、系統性、持續性的流程管理,通過專業化管理以達到預期目的及效果。有文獻指出,PDCA循環通過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個階段反復循環,可螺旋式地提高管理質量及效能[6]。在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期間實施PDCA循環護理,可根據患兒及家長的實際需求實施心理、環境、健康教育、飲食等多方面的護理,促使患兒在心理、生理、社會層面均能達到愉悅狀態,從而提高治療配合度,確保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同時可有效規范護士的工作行為,提升其專業素養,同時可及時發現并解決護理問題,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性改進[7]。
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咳嗽、肺啰音、發熱、喘憋及氣促等臨床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PDCA循環護理可有效滿足患兒及家長的實際需求,從而提高其治療配合度,從而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PDCA循環護理強化了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最大限度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另外,研究組患兒家長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PDCA循環護理中與患兒及家長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及互信關系,同時確保了治療效果,從而提升了家長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小兒支原體肺炎中實施PDCA循環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提高家長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苗娟,崔蘇美,岳影麗.PDCA循環結合心理干預在小兒內科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心理月刊, 2022,17(11):49-51.
[2] 張莉,任美玲.PDCA循環護理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5):152-155.
[3] 陶桂芳.PDCA循環管理在小兒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0):147-148.
[4] 孫媛.PDCA循環法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1):238-239.
[5] 何躍珍.PDCA循環護理模式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護理中的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26):115-116.
[6] 趙燕玲,楊文美.PDCA循環管理在小兒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31(10):1641-1642.
[7] 施金玲.PDCA循環在小兒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