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田倫



摘要 文章認為公路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研究兩者之間的定量關系,可以為公路運輸的發展提供相應策略。通過相關性分析、灰色關聯度、運輸彈性系數等多種方法,從相關性和協調性兩個角度研究公路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定量關系,選擇湖北省作為研究實例,結合研究結果對湖北省公路運輸發展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 公路運輸;社會經濟;灰色關聯度;運輸彈性;協調分析
中圖分類號 U4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04-0189-03
0 引言
交通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研究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一方面能夠借助經濟增長現狀和趨勢,對未來的交通運輸量進行預測,為交通規劃提供定量支撐;另一方面也能有助于了解當前交通運輸發展所存在的不足及其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從戰略層面針對性地制定未來交通運輸的發展策略。
1 湖北省公路運輸與國民經濟的相關關系
1.1 相關性分析
搜集湖北省2008—2021年的公路運輸和社會經濟發展相關數據(數據來源自湖北省各年度統計年鑒),分析兩者的相關關系,結果見表1。公路運輸分為客運和貨運兩部分,分別選取公路客運量x1、公路客運周轉量x2、載客汽車保有量x3和公路貨運量x4、公路貨運周轉量x5、載貨汽車保有量x6作為研究變量;選取湖北省國民生產總值y0、第一產業生產總值y1、第二產業生產總值y2、第三產業生產總值y3作為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指標[1]。
由表1可知,x3、x4、x5和x6與社會經濟指標具有中度或高度正相關關系。x1、x2與社會經濟指標基本呈現中度負相關關系,原因在于以上兩個指標所統計的公路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僅為客運班車、大巴等所承擔的公路旅客運輸量,不包含私家車公路載客運輸情況。隨著社會經濟及交通工具的發展,公路大巴客運受限于本身靈活性不足、舒適度欠佳、速度不高等問題,呈現客流衰退發展趨勢,短途易被出租車、網約車、私家車等替代,中長途被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擠占生存空間。
可以發現,湖北省公路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
1.2 灰色關聯度分析
灰色關聯度分析和相關分析都可用于表征變量間的相關性分析,但相關分析僅用于分析變量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灰色關聯度分析則可進一步表征某個項目受其他因素影響的相對強弱程度[2]。
對數據去量綱化處理后,應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湖北省公路運輸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貢獻,結果見表2。
根據經驗,關聯度大于0.6滿足檢驗標準。從表2可見,x2與四個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的關聯度處于0.6臨界值及以下,可認為其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聯度較小。對y0和y2影響最大的是x4,其次是x6;對y1影響最大的是x6,其次是x4;對y3影響最大的是x3,其次是x4。總體來看,公路貨運對第一、第二產業發展的貢獻要明顯大于公路客運,是推動一、二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公路客運對第三產業的貢獻則要明顯大于公路貨運[3]。
2 湖北省公路運輸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分析
2.1 多維灰色動態協調模型
多維灰色動態協調模型可用于分析公路運輸對于湖北省經濟發展的適應程度和協調關系。運用其來研究公路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關系,主要是對模型中的參數向量?=[a,b1,b2,…,bn?1]T進行定量分析。其中,若a<0,該系統具有自我發展能力,反之系統無自我發展能力;若bi>0,表示系統的作用變量xi對系統的行為變量x1起正向推動作用,且若對于(i=2,…,n)均有bi>0,則xi與系統的行為變量x1在結構上是協調的;反之,bi<0,表示xi對x1的正向推動作用欠明顯,且若對于(i=2,…,n)均有bi<0,則xi與x1在結構上是很不協調的[4]。
根據表2的灰色關聯度結果,為保證建模精度,剔除關聯度普遍小于0.7的x1和x2兩個作用變量,建立4個GM(1,4)模型,得到參數向量結果見表3:
4個模型中均有a>0,說明社會經濟發展與公路運輸組成的系統,自身缺乏一定的發展能力,公路運輸整體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
對于y0,b3>0,b4>0,b5>0,b6>0,說明載客汽車保有量x3、公路貨運量x4、公路貨運周轉量x5、載貨汽車保有量x6對于國民生產總值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其中b3和b4較大,說明載客汽車保有量和公路貨運量發展速度較快,且對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作用最大。對于y1,除b4<0外,其他發展系數均大于零,說明公路貨運量x4對第一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不明顯,對第一產業發展推動最大的是載貨汽車保有量x6;對于y2和y3,除b5<0外,其他發展系數均大于零,說明公路貨運周轉量x5對第二、三產業發展推動作用不明顯,對第二產業發展推動最大的是公路貨運量x4,對第三產業發展推動最大的是載客汽車保有量x3。
對模型擬合值進行檢驗,結果見表4。建立的4個模型精度均較優,預測結果可信。
2.2 運輸彈性系數
繪制湖北省運輸彈性系數變化的折線圖,如圖1、圖2所示。
圖1、圖2走勢基本相似,公路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彈性系數的絕對值大多大于1,說明社會經濟引起的公路貨運/貨運周轉量變化相當顯著,湖北省公路貨運仍處于活躍快速的發展階段[5]。從變化趨勢來看,去除變化較大的特殊年份(2014年、2020年),2008—2015年間,系數基本呈平穩下降趨勢,說明這一階段湖北省公路貨運發展相對疲軟,2008年后由于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湖北省公路貨運發展緩慢,對社會經濟增速的影響降低;2015年后系數呈波動上升趨勢,這一階段隨著經濟危機影響退去,公路貨運發展活力提升,經濟對公路貨運發展的促進作用增強。
公路客運量/客運周轉量彈性系數的絕對值基本處于0~1之間,說明2008—2021年間湖北省社會經濟引起的公路客運/客運周轉量變化不顯著,公路客運發展速度滯后于經濟增速。同樣去除特殊年份,從變化趨勢來看,2008—2019年間彈性系數總體呈下降趨勢,原因即為前文提到的隨著經濟水平提升,公路客運(大巴、客車)的運輸優勢逐漸削弱,增速放緩甚至呈現衰退趨勢。2020年、2021年系數突然提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疫后壓抑的旅行需求爆發導致公路客運量激增,疫后經濟恢復對公路客運發展具有較強促進作用。
3 結論及建議
該文通過相關性分析可知,湖北省公路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利用灰色動態協調模型分析得出,湖北省公路運輸整體上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貨運對第一、第二產業發展推動作用較大,客運對第三產業發展推動作用較大。結合運輸彈性系數分析,可知當前湖北省公路貨運仍處于活躍快速的發展階段;公路客運方面,公共客運(大巴、客車)呈現衰退發展趨勢,私人小汽車出行呈增長發展趨勢,并與社會經濟發展存在高度相關性,相互之間互促作用明顯。據此,提出以下建議:
(1)當前湖北省公路運輸整體上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公路運輸建設仍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因此要繼續加大對公路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尤其是重點加強公路貨運建設,可通過合理加密公路貨運站場布局,完善公路網絡、提高公路等級、降低公路貨運收費等手段,促進湖北省公路運輸發展。
(2)針對公路公共客運衰退發展、私人客運增長發展的趨勢,未來公路客運交通量將持續增長,湖北省應適當開展公路擴容建設,確保公路通行能力與交通需求匹配發展。為提升公路公共客運發展活力,建議加強開發省內1~2日短途旅游線路,以旅游開發促進公路公共客運發展,促使公路公共客運由傳統出行需求向高端旅游需求轉變。
(3)湖北省地形地貌以平原為主,公路發展空間廣闊,建設成本相對較低,同時坐擁長江這一水路資源,交通優勢明顯。建議未來加強公水聯運發展,構建公水聯運的一體化運輸網絡,實現交通資源優勢整合,以此加強交通運輸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和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瑤. 區域綜合運輸—經濟—生態系統的協調性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 2021.
[2]艾一妍, 冉美華. 甘肅省交通運輸能力提升與經濟增長的內在關系研究[J]. 交通科技與經濟, 2015(4): 90-93.
[3]余沛, 杜文, 池茂儒. 鐵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系統相關性與協調性定量評價[J]. 鐵道運輸與經濟, 2010(2): 14-17+23.
[4]徐巍, 黃民生. 福建省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定量分析[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6): 115-119+125.
[5]趙慶保, 張林洪, 陳德加, 等. 德宏州公路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分析[J]. 中國水運, 2019(12): 42-44.
收稿日期:2023-12-12
作者簡介:劉敏(1991—),女,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