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 謝祥成 趙寧 楊秀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常見慢性并發癥之一,以腎小球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系膜細胞增殖及細胞外基質增多為主要病理改變,表現為持續性白蛋白尿[1]。除了合理藥物治療積極控制血糖之外,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重點,同時也是DN 患者治療的基礎[2]。低蛋白飲食是指在滿足機體營養的情況下,降低機體蛋白攝入量的一種膳食方式,其目的是減少體內代謝廢物,減輕腎臟代謝負荷[3]。研究顯示,低蛋白結合酮酸飲食可有效降低DN 患者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抑制機體氧化應激水平,對延緩腎功能損傷起到一定作用[4-5]。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參與腎小球硬化及腎小管間質纖維化,TGF-β1 的激活與DN 發展有關[6]。基于此,本研究探討低蛋白補充酮酸對DN 小鼠腎臟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對腎組織TGF-β1 含量影響,分析完善低蛋白飲食方式延緩DN進展的作用機制,現報道如下。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無特定病原體(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級db/db 小鼠(2 型糖尿病腎病模型小鼠)18只、db/m 小鼠(db/db 小鼠的對照)6 只(7 周齡,均為雄性),購自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CXK(蘇)2018-0008], 飼養于浙江鷹旸醫藥研發有限公司屏障系統[許可證號:SYXK(浙)2021-0003]。系統環境為恒溫(22±2)℃、恒濕(50%~60%),通風,12 h 明暗交替光照。本研究經浙江鷹旸醫藥研發有限公司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批準文號:ZJEY-20230619-01)。
1.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正常蛋白飼料、低蛋白飼料、低蛋白-酮酸飼料均購自天津科澳協力飼料有限公司。Ⅳ型膠原(ⅣCollagen,Ⅳ-Col)、TGF-β1 抗體購自美國affinity 抗體公司(批號:82A6748、20r6523)。E100 顯微鏡購自日本尼康公司;KF-PRO-120 全景掃描儀購自寧波江豐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分組與飲食干預 18 只db/db 小鼠適應性飼養1 周后尾靜脈采血測定空腹6 h 血糖,平均血糖值≥16.7 mmol/L,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正常蛋白飲食組、低蛋白飲食組、低蛋白-酮酸飲食組,每組各6 只,分別給予正常蛋白飲食(添加24%酪蛋白)、低蛋白飲食(添加6%酪蛋白)、低蛋白-酮酸飲食。6 只db/m 小鼠設為正常對照組,給予正常蛋白飲食。各組小鼠以對應飼養方式連續喂養12 周,結束后進行后續相應指標檢測。
1.2.2 指標檢測
1.2.2.1 基本指標檢測 自喂養開始至結束,每隔2 周測定各組小鼠體重。喂養結束后,小鼠當天禁食過夜,第2 天記錄小鼠的24 h 飲水量及排尿量。
1.2.2.2 生化指標檢測 記錄小鼠24 h 飲水量及排尿量后,立即通過眼眶靜脈叢取血。血糖儀檢測血糖;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肌酐、尿素氮、TG 和TC。
1.2.2.3 腎臟體積、腎重/體重比值檢測 小鼠取血后,立即二氧化碳安樂死,稱體重。取小鼠雙側腎臟,測量腎臟橫徑以大體反映腎臟體積,并拍照記錄,稱重量,計算腎重/體重比值。保留腎臟組織用于后續檢測。
1.2.2.4 腎臟組織病理變化檢測 制備腎臟組織石蠟切片,常規脫蠟至水。HE 染色,鏡下觀察腎臟組織病理變化。同時行過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烤箱(62 ℃)烘烤切片1 h,脫蠟、水化、清洗;0.5%過碘酸水溶液孵育氧化5 min,蒸餾水徹底清洗;雪夫染色試劑孵育20 min,清洗;哈瑞蘇木素染細胞核1 ~2 min,流水清洗;乙醇脫水后透明,封片,鏡下觀察系膜基質、基底膜增生和糖原聚集情況(染色紅紫色為陽性)。
1.2.2.5 腎臟組織TGF-β1 和Ⅳ-Col 表達水平檢測采用免疫組化染色法,腎臟組織切片烘烤、脫蠟、水化,過氧化氫阻斷溶液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PBS 清洗。抗原修復,PBS 清洗甩干,封閉液封閉20 min。稀釋(1∶100)的TGF-β1、Ⅳ-Col 一抗抗原,4 ℃過夜孵育。隔天取出,常溫放置1 h,清洗。隨后孵育二抗30 min,清洗。顯色試劑孵育反應,根據顯色程度終止反應,清洗后,蘇木素復染細胞核,清洗,脫水。透明標本,封片,顯微鏡下觀察陽性表達情況(染色黃色至棕黃色為陽性)。用Image J 軟件定量分析免疫組化圖,通過AOD 值作統計圖。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4 組小鼠基本指標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喂養第2、4、6、8、10、12 周的體重均增加(均P<0.05);24 h 飲水量和排尿量均增加(均P<0.05)。與正常蛋白飲食組比較,低蛋白飲食組和低蛋白-酮酸飲食組小鼠第2、4、6、8、10、12 周體重均減輕(均P<0.05);24 h 飲水量和排尿量均減少(均P<0.05)。見表1、表2。

表1 4 組小鼠體重比較(g)

表2 4 組小鼠24 h 飲水量和排尿量比較(mL)
2.2 4 組小鼠生化指標變化 4 組小鼠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TG、TC 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TG、TC 水平均升高(均P<0.05)。與正常蛋白飲食組比較,低蛋白飲食組和低蛋白-酮酸飲食組小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TG、TC 水平均降低(均P<0.05)。見表3。

表3 4 組小鼠生化指標改變
2.3 4 組小鼠腎臟體積、腎重/體重比值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腎臟體積增大,且腎臟周圍出現較多脂肪,小鼠腎重/體重比值上升(P<0.01);與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比較,低蛋白飲食組和低蛋白-酮酸飲食組小鼠周圍的脂肪明顯減少,腎臟體積縮小,小鼠腎重/體重比值顯著下降(均P<0.05)。見圖1(插頁)、表4。

表4 4 組小鼠腎重/體重比值比較(mg/g)

圖1 4 組小鼠腎臟體積肉眼觀察比較
2.4 4 組小鼠腎臟組織病理變化比較 正常對照組小鼠腎臟組織形態正常,腎小球系膜無增生,組織內未見明顯炎性細胞浸潤或結締組織增生;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腎小球形狀不規則,系膜基質增生,并出現炎性細胞浸潤。與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比較,低蛋白飲食組和低蛋白-酮酸飲食組小鼠腎小球系膜增生有所改善。見圖2(插頁)。

圖2 4 組小鼠腎臟組織病理變化鏡下所見
2.5 4 組小鼠腎臟組織TGF-β1 和Ⅳ-Col 水平比較4 組小鼠腎臟組織TGF-β1 和Ⅳ-Col 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腎組織TGF-β1、Ⅳ-Col 水平均升高(均P<0.05)。與正常蛋白飲食組比較,低蛋白飲食組和低蛋白-酮酸飲食組小鼠腎組織TGF-β1、Ⅳ-Col 水平均降低(均P<0.05)。見圖3(插頁)、圖4。

圖4 4 組小鼠腎臟組織TGF-β1 和Ⅳ-Col 水平比較
蛋白質攝入可促進腎小球血管擴張,促進胰高血糖素分泌,升高機體血糖水平,因此對于早期DN 患者,限制膳食中蛋白質含量可減輕腎臟負擔,并控制機體血糖水平[7]。通過既往DN 動物模型可了解到,低蛋白飲食或聯合酮酸可減輕DN 鼠腎臟肥大,減輕腎小球系膜基質積聚以及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等腎臟病理改變,改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8-9]。本研究中,自發性2 型糖尿病動物模型db/db 小鼠分別用正常蛋白飼料、低蛋白飼料、低蛋白-酮酸飼料喂養12 周后,在低蛋白喂養的方式下,db/db 小鼠體重下降,飲水量、排尿量增加,血糖水平下降,血脂TG、TC 指標含量下降,腎臟體積縮小,腎周圍脂肪組織減少,其中聯合酮酸可加強對各項指標的控制,表明低蛋白或聯合酮酸可改善db/db 組小鼠基本指標以及DN 相關生化指標,減輕DN 小鼠腎臟肥大。
TGF-β1 是目前較為明確的腎臟纖維化誘導因子,通過誘導腎小管上皮細胞間質轉化和膠原合成,參與DN 進展[10-11]。張世魯等[12]研究表明,抑制DN 大鼠腎臟組織TGF-β1 表達,可改善大鼠腎臟組織纖維化程度。Ⅳ-Col 是腎小球細胞外基質的主要膠原組成成分,在DN 早期合成增加[13]。唐詩等[14]研究表明,高糖誘導可促進小鼠系膜細胞TGF-β1 基因表達,和細胞上清液Ⅳ-Col 含量。本研究染色結果顯示,正常蛋白飲食組小鼠腎小球形狀改變,基底膜增厚,組織TGF-β1、Ⅳ-Col 水平較正常對照組小鼠顯著升高,而低蛋白或聯合酮酸飼養可顯著降低db/db 小鼠腎組織TGF-β1、Ⅳ-Col 水平,減少系膜基質增生,提示低蛋白或聯合酮酸飲食可能通過降低腎臟組織TGF-β1、Ⅳ-Col 水平而減少DN 小鼠腎臟系膜基質增生。
綜上所述,低蛋白和酮酸補充的飲食方式可改善DN 小鼠生化指標,降低腎臟組織TGF-β1、Ⅳ-Col 表達水平,改善腎組織損傷形態,具有延緩DN 腎損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