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頸部正中切口仍然是甲狀腺手術的經典方式,但其造成的瘢痕增生和頸部不適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甲狀腺癌治療效果的提升,醫者和患者越來越關注術后的頸部美觀性和舒適性。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頸前區功能保護理念的逐步形成,頸側方入路甲狀腺手術得以在臨床開展并推廣普及。本期特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鄔一軍撰文,就目前常用的頸側方入路術式的發展歷程作一述評,歡迎閱讀!
軟骨組織因其缺乏血管和細胞含量低的特點,無法完成自我修復和重建?;陂g充質干細胞治療的方法可以為軟骨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提供一種新策略。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策略仍然面臨植入后細胞本身存活率低,或是受周圍血液和組織液的影響導致細胞流失等問題?;诮M織工程化的水凝膠支架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其不僅可提供間充質干細胞生存的三維載體環境,而且可以模擬天然細胞外基質的部分特性,并具備臨床工作所需的可注射特性。然而,傳統的組織工程水凝膠仍然無法有效調控細胞行為活性的表達。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細胞在支架中的行為,結合生物活性信號可以促進水凝膠支架中細胞表達活性和功能。這其中,有通過修飾活性基團改變水凝膠的功能,或是將活性因子直接引入水凝膠體系中,也有從空間結構入手,改變水凝膠的內部構造。本期“論著”欄目刊出浙江醫院口腔科張琦等的《功能化海藻酸鈉水凝膠促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成軟骨向分化的研究》,以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鈉(SA)為支架主體,將生物活性多肽RGD 接枝于?;疭A 中,結果發現接枝RGD 多肽的?;T逅徕c水凝膠可以更好地促進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成軟骨向分化。
潰瘍性結腸炎(UC)是炎癥性腸病的一種,是以結直腸黏膜連續性、彌漫性炎癥改變為特點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病情長期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的臨床及實驗室研究證實很多中藥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中醫認為UC 歸于“泄瀉”“痢疾”等范疇,中藥提取物具有多靶點、多層面作用的優點,從整體上分期辯證治療是中醫藥治療UC 的巨大優勢。目前臨床使用五味苦參腸溶膠囊治療UC 已經取得較好效果,但其治療UC 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本期“論著”欄目刊出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熊加彬等的《五味苦參腸溶膠囊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的療效及作用機制研究》,其發現五味苦參腸溶膠囊可能通過降低促炎因子IL-6水平和升高抗炎因子IL-10 水平、上調MUC2 表達量、降低MPO 活性來減輕UC 大鼠炎癥反應,促進腸黏膜修復。
本期還刊登了其他文章,歡迎閱讀!
所有文章均可登錄本刊官網(www.zjyxzzs.com)獲取全文,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