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志
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組常見的、病因未明的嚴重精神障礙, 其疾病負擔重, 致殘率高, 患者平均壽命相較普通人群顯著縮短[1]。臨床統計證實, 精神分裂癥終生患病率為0.3%~0.7%, 遺傳率則高達70%~80%[2,3]。藥物治療作為當前臨床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一項主要方案, 研究證實魯拉西酮作為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病性癥狀、情感癥狀和認知癥狀, 同時具有糖脂代謝指標、催乳素影響小等安全性優勢[4]。中醫湯劑則能結合精神分裂癥證型行辨證加減治療, 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等均有積極作用[5]。因此, 本次研究即以中醫辨證理論為基礎, 以脾腎兩虛證精神分裂癥患者為對象并行補腎健脾湯聯合魯拉西酮片治療, 對其療效及影響行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脾腎兩虛證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 行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7 例。試驗組中男32 例、女15 例;年齡25~65 歲, 平均年齡(40.58±8.14)歲;病程1~8 年, 平均病程(4.26±1.24)年。對照組中男35 例、女12 例;年齡24~65 歲,平均年齡(40.51±8.16)歲;病程1~8 年, 平均病程(4.19±1.2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比。本次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者及家屬簽訂同意證明。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6]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②均符合脾腎兩虛證[7]診斷標準;③本次研究前無其他精神分裂癥治療史。
排除標準:①伴魯拉西酮片過敏患者;②伴腦器質性疾病、臟器功能不全、嚴重認知障礙、急性發作患者;③酒精或藥物依賴史及引發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鹽酸魯拉西酮片[住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90006, 規格:40 mg×7 片/盒]口服治療。以40 mg/d 為初始劑量, 持續1 周后觀察患者無不良反應可以此劑量維持治療, 亦可根據患者療效發展提升至80 mg/d。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補腎健脾湯治療, 藥方組成:甘草6 g, 山茱萸10 g, 小茴香10 g, 肉蓯蓉12 g,白術15 g, 山藥15 g, 黨參20 g, 菟絲子20 g, 女貞子20 g,土茯苓25 g。煎煮后取400 ml, 1 劑/d, 患者早晚各用1 次。
兩組均持續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治療效果 參考高曉欣等[8]研究成果, 以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評價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顯效:治療后PANSS評分降幅≥75%;有效:治療后PANSS 評分降幅為25%~74%;無效:治療后PANSS 評分降幅<2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臨床相關評分 使用PANSS 評分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嚴重程度行評估, PANSS 評分涉及陰性癥狀量表(7 項)、陽性癥狀量表(7 項)和精神病理癥狀量表(16 項), 各項評分1~7 分, 得分越高即表示患者癥狀越嚴重;使用自知力與治療態度問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 ITAQ)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自知力與治療態度行評估, ITAQ涉及11個項目,各項評分0~2 分, 得分0~22 分, 得分越高即表示患者自知力與治療態度越好[9]。
1.3.3 腦內神經遞質水平 以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谷氨酸(glutamate, GLU)、多巴胺(dopamine, DA)為兩組患者腦內神經遞質觀察指標, 均行腦電信號分析采集, 時間為患者治療前后。
1.3.4 不良反應發生率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 如頭痛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 評分、ITAQ 評分比較治療前, 兩組的PANSS 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理癥狀評分和總分以及ITAQ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試驗組的PANSS 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理癥狀評分和總分均低于對照組,ITAQ 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 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 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陽性癥狀 陰性癥狀 精神病理癥狀 總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7 21.52±5.26 12.61±3.27a 26.88±5.52 13.25±2.67a 40.18±7.26 25.23±4.65a 88.58±20.25 51.09±10.57a對照組 47 21.83±5.42 15.09±3.86 26.86±5.41 16.03±3.28 40.65±7.31 29.86±5.27 89.34±20.67 60.98±11.72 t 0.281 3.361 0.018 4.506 0.313 4.516 0.180 4.296 P 0.779 0.001 0.986 0.000 0.755 0.000 0.858 0.00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TAQ 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7 12.68±2.87 15.88±2.51a對照組 47 12.63±2.62 14.09±2.34 t 0.088 3.576 P 0.930 0.001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內神經遞質水平比較 治療前, 試驗組與對照組的GABA、GLU、DA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試驗組的GABA、GLU 水平高于對照組, DA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內神經遞質水平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內神經遞質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GABA GLU DA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7 6.02±1.89 7.24±1.13a 5.15±1.26 6.61±1.34a 6.42±1.95 4.31±1.06a對照組 47 6.05±1.91 6.71±1.25 5.18±1.33 5.72±1.28 6.38±1.96 5.38±1.21 t 0.077 2.156 0.112 3.293 0.099 4.560 P 0.939 0.034 0.911 0.001 0.921 0.000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治療期間無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治療期間發生頭痛2 例(4.26%)。試驗組與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043, P=0.153>0.05)。
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慢性、高復發性、高致殘性疾病, 采用抗精神病藥物以控制患者疾病癥狀、遏制患者病情發展、維持患者正常生活, 是決定患者預后效果及社會功能的重要因素[10]。最新的《精神分裂癥中醫證候辨證分型標準專家共識》[11]中指出:抗精神藥物雖然能有效控制患者精神癥狀, 但同時也會帶來相應的不良反應, 導致患者服藥依從性與生活質量遭受不利影響, 同時中醫藥治療精神分裂癥有一定效果,可結合精神分裂癥中醫辨證分型標準對患者行辨證治療, 更進一步地提高和保障患者治療效果。另一方面,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分裂癥已經成為當前臨床在精神分裂癥一項新的發展趨勢, 一項Meta 分析結果顯示:化痰類中藥聯合利培酮相較于利培酮單獨使用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 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還能有效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12]。在此情況下, 本次研究即以脾腎兩虛證精神分裂癥患者為對象并行補腎健脾湯聯合魯拉西酮片治療, 對其療效及影響行分組比較。
脾腎兩虛證是中醫研究中一項經典的證候類型,研究證實精神分裂癥的中醫證候以痰、火、氣、虛、瘀為主要病機, 其病性類的證候要素以氣虛、氣滯、陰虛、陽虛、火熱、痰、血瘀為主, 病位類的證候要素則以心、肝、脾、腎為主[13]。其中脾腎兩虛證在精神分裂癥的中醫證型中排名第5, 約占所有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醫證型的8.6%[14]。對于此類精神分裂癥患者,根據《靈樞》中“脾藏榮, 榮舍意”以及“腎藏精, 精舍志”之言, 可以發現人體脾腎功能與其精神范圍中的思維功能、情感功能有密切關系, 其中脾虛是導致患者思維停滯、情感缺乏的重要原因, 而腎虛則是導致患者意志衰敗、精神低下的重要原因, 尤其人體脾氣衰敗的情況下, 升降功能失調, 導致精神分離;腎精不存的情況下, 元神失去供養, 導致意志衰弱。最終兩者相互作用導致患者精神分裂癥發作, 表現出感知、思維、情感等一系列精神活動障礙癥狀。也正因此, 補足患者脾氣與腎精, 是遏制脾腎兩虛證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發展的關鍵。臨床研究即證實:采用滋腎益精、補氣健脾之法, 可達腦竅得養、神識清明之功,對提高脾腎兩虛證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積極作用[15]。
本次研究中以魯拉西酮片聯合補腎健脾方治療脾腎兩虛證精神分裂癥患者, 其中魯拉西酮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種新型抗精神病藥, 證實魯拉西酮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短期和長期療效, 相較于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藥還有耐受性高、安全性高、預防復發等優點[16,17]。本次研究中將其與補腎健脾方聯合使用, 方中山茱萸有補益肝腎、澀精止汗之功, 可用于肝腎不足之證;肉蓯蓉有補腎陽、益精血之功,可除膀胱邪氣, 主五勞七傷;白術有補益脾胃、燥濕和中之功;山藥有滋腎益精、健脾益胃之功, 可助消化、止咳嗽;黨參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 可治脾肺虛弱、氣血兩虛;菟絲子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之功,可治腰膝酸軟、肝氣損傷;女貞子有滋補肝腎之功,常與菟絲子聯合使用;小茴香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之功, 可用于理氣和胃、活血止痛;土茯苓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功;甘草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之功。最終諸藥合用, 有效達到補腎健脾、滋腎益精的治療目的。臨床研究證實:補腎法填精法對輔助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患者有積極作用[18]。本次研究結果中試驗組的治療效果、臨床評分的表現亦證實補腎健脾方聯合魯拉西酮可有效提高脾腎兩虛證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效果, 能有效遏制患者病情癥狀, 提高患者自知力與治療態度。而精神分裂癥患者自知力與其陽性或陰性癥狀、神經認知功能均有密切關系[19]。亦有研究顯示:補腎健脾湯輔助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認知功能[20]。試驗組患者治療后腦內神經遞質指標水平的變化則說明補腎健脾方聯合魯拉西酮可有效糾正患者腦內神經遞質的活動紊亂癥狀,對幫助患者腦內神經遞質水平恢復平衡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 補腎健脾湯聯合魯拉西酮片治療脾腎兩虛證精神分裂癥患者可顯著提高其治療效果, 對減輕患者疾病臨床癥狀、改善自知力與治療態度等具有積極作用, 還能糾正患者腦內神經遞質紊亂問題, 安全性高,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