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若課堂氣氛呆板沉悶,很難提升教學效率,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也很難提升。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參與到“悅心寫作”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進而實現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準備階段,建立寫作信心
1.模仿范例,借鑒優秀榜樣
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積累的寫作經驗也不足,因此,對寫作缺乏信心,也不能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對此,教師要設置學習支架,幫助學生建立寫作信心。可采用范例支架,引導學生參與到由詞句模仿到段落寫作的活動中,先讓學生先閱讀課文,找到經典字詞,再進行總結歸納,掌握寫作方法,從而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如寫“XX即景”的時候,很多學生在腦海中有畫面,卻不知道如何展現出來。此時教師可引導他們閱讀《四季之美》《鳥的天堂》等文章,并搜索此前學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將它們整合在一起,組成一個閱讀單元,讓學生先找出范文中的好詞好句,再將相同用法的詞句歸納整理在一起。如有些句子都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有的作品都采用了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可以將它們歸類整合在一起。之后,安排自主仿寫活動,讓學生從簡單的句子開始寫起。如有學生模仿“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一句中的擬人手法,將不同的植物想象成不同的人,進而仿寫出擬人句:“玫瑰花好像雍容華貴的婦人,長長的裙擺拖在地上。”“雞冠花總是昂首挺胸,如同勇敢的戰士一般。”可以試著將這些詞句融入作文中,讓文章增色。通過此活動,學生發現寫出好詞好句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這便能激發他們的信心,促使他們從模仿句子開始,漸漸地寫整篇文章。
在指導學生模仿范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作品結構,掌握寫作手法和語言特色,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創造,才能寫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章。
2.重視觀察,積累寫作素材
構筑悅心寫作課堂時,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組織戶外觀察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漸漸地掌握有邏輯性的觀察方法,并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如在學習了《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后,很多學生對作者敏銳的觀察力感到震撼。教師可以借機組織“寫日記”活動,并指導他們學會如何觀察。可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觀察學校內外的各種事物,并讓學生學會如何分別抓住動態事物和靜態事物的特點。如學生觀察校園的花壇,便采用先整體后局部、先周圍后中間、先左后右等順序觀察,并整理觀察到的各種信息。一名學生這樣寫:“花壇的形狀如同一朵有五個花瓣的花朵,在每個‘花瓣上,都開著不同的花朵,有紅色的月季花、黃色的小雛菊、紫色的蝴蝶花……中間則是五彩的太陽花,特別漂亮。”之后,還要觀察靜態的花壇周圍有哪些動態的事物,包括飛舞的昆蟲、跳躍的小貓小狗、行色匆匆的路人等,試著將花壇的寧靜與周圍人和動物的忙碌融合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學會了觀察,在接下來的日記寫作中,便能更加得心應手。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因此,教師要提供各種實踐觀察的機會,讓他們留心生活,隨時隨地將觀察所得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二、寫作階段,提供各種支架
1.創設情境,抒發情感
濃郁的情感能讓文章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為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抒發情感。教師可圍繞作文主題和學生的興趣創設情境,引導其互動討論,從而讓學生沉浸在濃濃的情感體驗中。輕松且充滿真情的寫作情境有利于學生抒發情感,使其在寫作時有話可說。
例如,以“我的心愛之物”為題寫作時,教師可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心愛之物推介會”活動中。學生各自帶來心愛之物,或是展示相關的照片、圖畫等,并介紹自己為何喜歡該事物。這樣就促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中,進入交流的狀態。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寫作中融入情感。當有學生展示了寵物狗的照片,并表示其已經死去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說說感受,并結合課文思考該如何寫出這種感受。“在《珍珠鳥》中作者是如何描寫自己對珍珠鳥的情感的呢?如果你能寫一下和小狗相識的過程,再寫出它離開時你的內心活動,那么必然能讓作品流露深情。”學生體會到了這一點,寫作時便融入了感情,從而寫出了感人至深的作品。
創設鮮活生動的情境,可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帶著好奇心探究主題,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讓筆端流淌的文字富有生命力。
2.繪制導圖,邏輯表達
若學生只是單純地積累素材,卻不知道如何圍繞作文主題進行構思,自然不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思維導圖是圖文并茂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學生形成寫作思路。因此,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寫作支架,引導學生了解其繪制方法,并在寫作前嘗試繪制思維導圖,整理寫作思路,這樣寫作時就會感覺更輕松。
例如,寫“‘漫畫老師”,教師可安排“為老師畫像”的主題活動,并嘗試用思維導圖輔助寫作。先將“老師”寫在中間,然后輻射出若干條線,分別標注“外貌、語言風格、行事風格、性格特點、待人接物的態度”等幾個內容,從每個點上繼續輻射出去,看看哪些具體的例子能展現老師的個性。在此過程中,學生還發現有些例子可以同時適用于若干個“點”。如“老師沒有批評上課玩手機的學生,反而讓其和同學辯論玩手機的好處和壞處”,這則材料能體現教師的行事風格,也能體現其性格和對待學生的態度。學生認為這樣的材料更具典型性,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會主要選擇這樣的材料。有了思維導圖的幫助,學生的思路會更加清晰,表達也更有邏輯性。
此外,學生在繪制導圖時也會產生相應的情感,若能將這些情緒波動記錄在導圖中,寫作時就能有的放矢,進而抒發真情實感。
3.聯系生活,感悟哲思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想進入悅心寫作的狀態,就要學會在生活中汲取寫作的“源頭活水”。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耐人尋味的事,看看其中蘊含什么道理。若能將這些寫進作文,不僅能豐富作文內容,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寫作是用筆記錄生活的重要方式,從而產生“生活是寫作的寶藏”的認識。
例如,寫“那一刻,我長大了”,教師先要引導學生回憶現實生活,看看是否有耐人尋味的事能用于寫作中,而后在討論中挖掘其中蘊含的道理。如有學生說自己以前自理能力很差,但是媽媽住院后,自己學會了很多,所以在那一刻自己長大了。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此材料討論,說說有哪些領悟。有學生說:“我領悟到凡事都要靠自己。”在同學的啟發下,他發現還可以從“偉大母愛”“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如何盡到責任”等主題寫作。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拓展寫作思路,還有助于理清寫作頭緒,從而提高寫作質量。
三、搭建交流平臺
1.組織學習俱樂部,互動探討
教師不能將教學局限在課堂上,還應該拓展到課外學習空間,讓學生互動討論,互相評價彼此的作品,從而共同提升。
例如,寫“我有一個想法”,教師安排學生在學習俱樂部中互動討論,自主完成寫作任務。該任務分三個環節,在“其他人的奇思妙想”環節,學生要通過上網搜索等挖掘相關信息,了解其他作者是如何觀察生活、如何挖掘寫作素材,以及怎樣將想法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的。學生可以通過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總結寫作方法。第二個環節是尋找生活中的話題。學生可以互動討論,看看在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探討的問題,并解決問題。提出不同方案的學生可以組成一個交流小組,看看彼此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第三個環節是參加寫作交流活動。學生可參考自己和他人的意見,完成“我有一個想法”的寫作任務,然后在同伴面前朗讀自己的作品,讓其他同學評價,說說該作品好在哪里、有哪些問題。如一名學生圍繞班級衛生工作不到位的問題,提出了設立衛生監督員的方案,并將想法寫了下來。同學們認為該想法很有見地,卻不夠細致,只是籠統地提出方案,并沒有詳細說明該如何設立監督員、監督員的職責是什么。這樣的探討比教師說教更有效,學生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批評,進而修正。
在學習俱樂部活動中,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動性,打造利用學生主動交流和分享的課堂。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法,圍繞自主閱讀、寫作文章、評改提升這三個環節設計不同的任務,指導學生參與其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2.設置網絡交流區,在線溝通
完成寫作人物后,如果能有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能聽到他人的贊美和鼓勵,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大的鼓勵。教師可以將平臺從課堂拓展到課后,引導學生和更多網友溝通交流,產生寫作興趣。
例如,寫完“那次玩得真高興”,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自己撰寫的文章上傳到網絡上,傾聽網友的評論。在學生和網友溝通的過程,教師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勵學生大膽和他人交流。學生可以閱讀他人的作品,并寫留言,然后邀請對方也閱讀自己的作品,并提出建議。二是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他人的評語。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其中有真心的鼓勵和誠懇的意見,也可能出現惡意辱罵。所以學生要學會調整心態,并正確面對。除了上傳作品,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寫作論壇,或者主動聯系優秀作者,組成微信交流群。通過線上溝通,學生可以向他人請教寫作技巧,解決困惑。
在網絡溝通中,學生可以與更多的人互動交流,這有利于激發他們寫作興趣,從而進入悅心寫作的狀態。
總之,教師要注重寫作技巧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教學中要創設情境,引導,表達思想認識,學生抒發情感,進而寫出高質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