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華
【摘 要】隨著信息科技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理念這一全新的概念也逐漸貫穿于小學階段信息科技教學的始終,這不僅僅有助于構建更加現代化、多元化的教學體系,更有利于培養具備數字化學習意識的新時期人才,而學生也可以借助信息科技來更加高效地解決一些實際生活、生產問題,充分培養和發展其創新精神。文章從多個角度闡述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信息科技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學科融合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早地接觸到電子產品,而現階段社會也逐漸在向數字型社會轉型,學生學好信息科技知識和技能有助于其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對此,小學信息科技教師則要深入研析信息科技學科核心素養,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課程標準等來綜合化設計教學策略,借助數字化合作探究學習來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感受信息科技學科的魅力,同時充分發展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信息社會責任等數字素養,也促使其更扎實地掌握數字化學習手段,在將來更好地利用信息科技知識與技能去實現個人價值。
一、信息科技核心素養概述
信息科技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了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四大點,四項數字素養之間聯系緊密,缺一不可。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在最大程度上展現了信息科技學科的育人價值,有效改變了以往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現象。新時期的信息科技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促使學生掌握能力,具備超前的眼光和思維等,這正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需要逐漸培養的正確三觀以及必備品格。
二、培養小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在信息化社會,數字化學習觀念打破了時空限制,也打破了所謂的學習時代和工作時代的壁壘,這就使得學生應具備更長遠的學習目光,并且要始終具備創新性、創造性學習意識,以便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去加強自身的整體學習和發展質量。在現階段的小學信息科技學科創新改革中,“數字化”一詞不再單單是課堂上的一個概念,而應讓這種理念真正烙印于學生心間,從而充分促進學生數字素養的多元化發展。
三、培養小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觀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觀念。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而網絡上的信息又是魚龍混雜,這時學生就要能夠在掌握數字化學習理念的基礎上,在網絡學習資源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更充分地體會學習信息科技學科的價值與意義。
例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有關網絡教育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同時可以舉出一些適當的例子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到數據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價值,如利用網絡在線交流、利用網絡搜集自己想搜尋的信息等。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反面的例子,如小明在利用網絡搜尋信息時,由于沒有辨別數據的真偽而上當受騙。教師可以教學生一些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的技巧,或者給學生提供一些正確搜集信息的網絡渠道,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觀,增強學生的數據安全意識。
(二)擴充網絡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新時期的小學生有著更為廣泛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所以信息科技教師要及時在課堂上擴充網絡教學資源,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接觸到更前沿的信息科技知識,另一方面則可以充分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這也會使得學生在與同齡人的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與此同時,教師要始終堅持貫徹落實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理念,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與習慣。
例如,教師在教學“繪制角色”這一課時,首先可以利用網絡搜索出學生喜歡的一些動畫角色的圖片并展示出來,如小豬佩奇、熊大等。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都看過這些動畫片嗎?你想知道它們的動畫形象是怎么繪制出來的嗎?”此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了解這些動畫形象的創作過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有效地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然后教師可以導入“角色”的概念,并給學生演示新增角色及設置背景的方法,使學生真正地理解角色的概念,提升教學效率。
(三)巧用任務驅動教學,發展學生計算思維
理論教學常常是枯燥的,教師應當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設計實踐探究學習任務,讓學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探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學習規律,充分發展計算思維。對此,教師可以巧妙運用任務驅動模式展開教學,讓學生以闖關的形式去完成學習任務,這也會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使得學生以獨立或者小組合作的形式去深入探究,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性學習思維,并且在這種較為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也更容易激發強烈的學習欲望,最終有效培養長期的數字化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設計筆筒”這一課時,首先可以給學生介紹使用DSM軟件設計筆筒的方法以及需要用到的“圓”和“殼體”工具的使用方法等,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習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合理地分為幾個小組,進而給學生布置任務,如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利用軟件設計一個筆筒,并對完成得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任務的積極性。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分別發表自己的看法,說一說自己的設計理念,并且可以互相學習運用軟件的方法,從而有效地完成任務,發展計算思維。
(四)加強學科融合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21世紀,信息科技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信息科技手段也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所以在數字化學習和創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有目的地加強學科融合教學,讓“數字化”一詞充滿小學階段各個學科的課堂,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數字化理念的形成。數字化理念在各個學科課堂上的應用也充分優化了現階段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了更加理想、優質的學習環境,更進一步地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這也正好契合了現階段要大批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所以,小學信息科技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營造數字化學習環境,也要幫助和指引其他學科的教師帶領學生體驗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活動,以帶給學生更加完美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學生學習語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文中的某些問題自己動手利用互聯網進行搜索,或者讓學生自己利用互聯網查詢課文中的生字詞的讀音、釋義等,促使學生去主動探索、學習知識。又如,在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數字化的作業,讓學生利用網絡自己搜尋一些與課堂學習的文章內容相關的英語閱讀,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同時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信息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社會對學生的數字化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需要從小開始培養自身的數字化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同時全面了解本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而為學生創建一個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把數字化資源和教學方式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真正了解數字化,并且不斷培養學生對數字化資源的應用能力和創新創作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侯占峰.淺談創客教育引領下小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1(3).
[2]張國平.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實踐探討[J].數碼世界,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