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順適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物流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農產品新鮮度和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農產品物流成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重要一環。但是,農產品的運輸、包裝、儲存以及其他物流環節產生的垃圾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文章以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為對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即從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4個方面分析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SWOT分析法;農產品運輸;綠色物流;東莞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2.057
[中圖分類號]F32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2-0176-03
0? ? ?引 言
綠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指在整個物流過程中采取環保、節能和減排措施,以降低物流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實現可持續發展。它旨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通過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物流活動的效率,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我國各地區都應該基于綠色物流理念開展物流活動,以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推進。
1? ? ?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現狀
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首先,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過程中初步形成了以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電商等為主的農產品物流體系。例如,東莞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經成為該市農產品物流的重要樞紐,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其次,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過程中開始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例如,一些物流企業開始使用物聯網技術追蹤和管理農產品,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再次,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過程中開始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例如,一些物流企業開始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運輸,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最后,東莞市開始加強農產品綠色物流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1]。
2? ? ?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的SWOT分析
2.1? ?優 勢
(1)地理位置優勢顯著。東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北接廣州、南連深圳、毗鄰港澳,地處穗港經濟走廊中段,是穗港水陸交通的必經之路,交通網絡發達,擁有較好的公路、鐵路和水路交通設施,有利于農產品的快速運輸和配送;靠近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市場,具有較好的市場地理位置,有利于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
(2)市場需求旺盛。隨著消費者對健康要求和環保意識的提高,其對綠色、有機、無公害的農產品需求不斷增加,這為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東莞市經濟較為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相對較高,對高品質、安全的農產品的需求也相應增加,進一步推動了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2]。
2.2? ?劣 勢
(1)農產品質量標準不一。東莞市的農產品生產仍存在小規模、分散化的現象,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和檢驗體系,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市場競爭力;部分農產品在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質量監管,容易受到污染或變質,導致品質下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2)農產品物流技術落后。相對于其他領域的技術發展,農產品綠色物流在冷鏈物流、包裝、運輸等方面的技術應用相對滯后,制約了農產品物流的效率和品質保障[3];缺乏專業的農產品物流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服務機構,無法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決方案,限制了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
(3)環保意識不強。部分農產品生產者和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缺乏環保意識,未重視農產品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的環境污染問題,影響了綠色物流的發展;缺乏對農業廢棄物的有效處理和再利用,加重了環境負擔,不利于綠色物流的可持續發展[4]。
2.3? ?機 會
政策支持為農產品綠色物流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支持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如《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和《關于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等。這些政策法規的出臺,為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為農產品綠色物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人們食品安全和環保意識的提高,對綠色、有機、健康的農產品需求也越來越大,這為農產品綠色物流提供了更多的商機。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應用,農產品綠色物流的效率和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些技術可以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跟蹤管理,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時也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綜上所述,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機遇主要來自政策支持、市場需求、新技術應用等方面。
2.4? ?威 脅
農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和地域性限制了農產品的流通,同時也增加了物流成本。農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特征使得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和地域差,這增加了農產品流通難度和成本。例如,冬季是水果生產的淡季,需要從其他地區運輸大量的水果到東莞市,這會增加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
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易損壞、易變質等問題也需要解決。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易受到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農產品損壞或變質。例如,蔬菜在運輸過程中易受到擠壓或碰撞,導致腐爛或變質。另外,農產品綠色物流缺乏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農產品綠色物流涉及多個環節和部門,需要加強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例如,東莞市缺少統一的農產品質量標準、物流標準和管理標準等,難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除此之外,農產品綠色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不足。農產品綠色物流需要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但目前這些技術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和應用。
綜上所述,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季節性和地域性限制、農產品易損壞和變質、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以及技術創新和應用等方面。在未來的發展中,東莞市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加強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以及加強技術創新和應用等,以推動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5]。
3? ? ?東莞市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策略
3.1? ?建立農產品的產銷地分布圖,優化運輸路線
要建立農產品的產銷地分布圖,優化運輸路線,減少重復運輸和無效運輸,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可以推廣共同配送和集中配送,整合農產品物流資源,提高物流效率。由此可見,建立農產品的產銷地分布圖和優化運輸路線是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與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措施。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收集數據。收集農產品產銷地的分布數據,包括種植面積、產量、銷售渠道等。此外,還需要了解農產品的生產季節和周期,以及當地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等因素。
(2)分析數據。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了解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分布情況,以及運輸需求和運輸路線。分析現有運輸路線的效率和成本效益,找出重復運輸和無效運輸的環節。
(3)制訂優化方案。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編制優化運輸路線的方案??梢钥紤]建立農產品的產銷地分布圖,標注出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區域,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最優的運輸路線和運輸計劃。此外,可以結合共同配送和集中配送的方式,整合農產品物流資源,減少重復運輸和浪費。
(4)實施優化方案。根據制訂的優化方案,與運輸服務提供商合作,實施具體的運輸計劃。可以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和技術,如冷鏈運輸、集裝箱運輸等,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運輸效率。
(5)監控和調整。在實施優化方案的過程中,需要持續監控運輸過程和效果,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3.2? ?加強宣傳和培訓
通過舉辦綠色物流宣傳活動、開展綠色物流培訓等方式,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物流從業者和消費者對綠色物流的認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氛圍。這些活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開展綠色物流宣傳活動。根據綠色物流的理念和目標,確定宣傳主題,如“綠色物流,共建美好生活”等。同時,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確定不同的宣傳內容和方式,如針對農產品生產者,宣傳綠色種植和物流管理的重要性;針對物流從業者,宣傳綠色物流技術和操作方法等。
(2)根據宣傳主題和目標受眾,制訂宣傳計劃。宣傳計劃要包括宣傳的時間、地點、內容、形式和預算等。可以選擇展覽、講座、宣傳冊等方式,也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平臺進行宣傳推廣。根據宣傳計劃,落實宣傳資源,包括場地、設備、人員、宣傳材料等,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以確保宣傳活動順利進行。在宣傳活動期間,需要持續監控宣傳效果,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宣傳計劃進行調整和改進,以強化宣傳效果和提高影響力。
(3)開展綠色物流培訓。根據綠色物流的理念和目標,確定培訓主題,如“綠色物流操作實務”“綠色物流技術與應用”等。同時,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和方式,如針對農產品生產者,培訓綠色種植和物流管理技能;針對物流從業者,培訓綠色物流技術和操作方法等。根據培訓主題和目標受眾,制訂培訓計劃,包括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形式等。可以選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根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資源,包括講師、設備、教材、場地等。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以確保培訓活動順利開展。在培訓活動期間,需要持續監控培訓效果,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需要對后續培訓計劃進行優化和改進。
3.3? ?建立綠色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實施評估和監督
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綠色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是推動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的重要措施。這些指標可以包括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指標、能源消耗指標、環境污染指標等,用于評估和規范農產品的質量和綠色物流水平。
(1)確定指標體系。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包括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農產品種類等,制定符合當地特點的綠色指標體系。這些指標要能夠全面反映農產品的質量和綠色物流水平,包括農產品的種植、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
(2)制定評估標準。根據確定的指標體系,制定相應的評估標準,包括指標的測量方法、評估方法和獎懲機制等。這些標準應該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以便評估和監督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情況。
(3)實施評估和監督。根據制定的評估標準,對當地的農產品和物流企業進行評估和監督。
3.4? ?推廣可再生能源技術
加大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力度,推廣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產品物流領域的應用,這樣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同時也可以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實施步驟[6]。
(1)加大研發力度。加大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力度,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成、儲存、傳輸等技術的研究。同時,也可以研究如何將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到農產品物流領域,如在農產品儲存、運輸等環節中如何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
(2)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在農產品物流領域推廣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如在農產品儲存、運輸等環節中應用太陽能、風能等技術。同時,也可以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設施,如太陽能充電站、風能發電站等。
(3)建立綠色能源網絡。建立綠色能源網絡,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設施,為農產品物流提供清潔能源。這些設施可以分布在農產品種植基地、物流中心、批發市場等地點,為農產品物流發展提供穩定的綠色能源供應。
4? ? ?結束語
綠色物流發展對于東莞市農產品運輸和銷售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需要得到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與廣泛關注[7]。東莞市要采取以上措施促進綠色物流發展,以此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主要參考文獻
[1]祁文田.基于VR的沉浸式教學法在綠色技能培養中的探索及實踐: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3(4):182-185.
[2]高承引,胡竟男.基于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物流業規劃布局研究:以海南綠色物流園區為例[J].商場現代化,2023(7):49-51.
[3]熊國芳,姚禹璠.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理論的電商企業物流綠色包裝應用研究:以蘇寧易購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8):66-68.
[4]韋佳培,王欣欣.技術創新與綠色供應鏈效率的雙螺旋耦合機制研究:以S物流企業為例[J].蘭州學刊,2022(6):42-58.
[5]劉冰雪.雙碳背景下物流企業綠色物流績效評價體系研究:以ZS港口為例[J].物流科技,2023(4):74-77,82.
[6]方圓.信陽地區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知識經濟,2016(14):12-13.
[7]高凌霄.低碳經濟下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策略[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2(12):65-66.
[收稿日期]2023-07-02
[基金項目]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特色創新類重點項目“碳中和背景下東莞市綠色物流綠色度評價及提升策略研究”(2022TSZD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