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每一個青島人再熟悉不過,這家有著120年歷史的老字號影響著每一個普通百姓的生活。在春節前閉幕的青島市兩會上,青島市政協委員、燈塔味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蔡曉丹再次提交了關于老字號的提案,那是她心中長久以來的一個結。近日,就老字號問題,她接受了本刊總編輯張子倩的專訪。
張子倩總編輯(下文簡稱張):老字號企業是青島市乃至國家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消費者心目中有著特定的文化認同感,是寶貴的無形資產。老字號品牌本身具有巨大的競爭優勢,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注意到一些老字號企業自身優勢尚未充分發揮,發展潛力未能充分釋放,您如何看?
蔡曉丹副董事長(下文簡稱蔡):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相當多的老字號企業發展不快,主要是受到歷史負債多、退休職工多、遺留問題多、搬遷困難多等多重因素困擾,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共性問題。其次,部分老字號企業面臨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等問題,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導致資金鏈趨緊,少有力量從事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新質生產力發展受到制約,產品更新慢,跟不上中青年消費群體的新需求。再就是,品牌宣傳力度不夠,多數企業還停留在“歷史悠久”“用料講究”等基礎層面。
張:您在兩會上連續兩年提出有關老字號企業創新發展的提案,看得出您是有過長時間地深入思考的,具體來說有何建議?
蔡:我這份提案,主要是建議加快制訂和實施青島市老字號企業整體發展規劃,以培育老字號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老字號創新發展的實質性計劃,不斷完善、細化政策措施,加快推動政策落地實施,在較短時間內,培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老字號后續梯隊,進一步提升青島老字號品牌影響力。
一是加強政府協調,幫助老字號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隨著城市規模和城市更新加快實施,部分老字號企業先后經歷了企業搬遷改造、轉型升級等,出現了老職工安置、土地置換、新廠房建設等諸多問題,涉及政策、法規的地方,單憑企業一己之力難以解決,需要政府部門扶持,必要地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辦法。二是建議圍繞老字號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融資慢等問題出臺相應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免息或政府貼息貸款,以幫助老字號企業解決資金嚴重短缺的緊迫問題。同時,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協調成立類似“老字號發展推進委員會”以及專項基金,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助力青島市老字號企業加快創新發展步伐。三是打造文化品牌和新晉品牌。老字號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是老字號發展的重要條件和能動力。應進一步加強老字號文化遺產保護,不斷豐富老字號品牌內涵,推動老字號傳承與創新;加強老字號品牌培育,鼓勵和支持老字號企業進行產品升級和市場開拓,在做精做好產品或服務的基礎上,擴大市場范圍和品牌影響力,力爭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和全國性品牌。
相關鏈接:
上街里老字號展覽館上新啦
記者從青島海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了解到,位于青島市四方路27號的上街里老字號展覽館,春節前已進入試營業階段。這是一個專門展示和傳承青島老字號歷史、文化的場所,記錄了青島城市商業發展的光陰、味道與故事。在這里,三聚成、盛錫福、谷香村、春和樓、天真照相館等眾多老字號展示著自己的品牌和歷史,展現新產品與包裝設計,借助展覽館這一平臺,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展覽館將立足于青島市市南區歷史文化老城區的保護與煥新,今年會定期舉辦各種活動,如老字號產品展銷會、老字號文化講座、老字號傳承人分享、匠人研學等,讓更多的市民游客通過深度體驗,了解和接觸到青島的老字號文化。
小資料:數說青島老字號
來自青島市商務局信息表明,目前青島市共擁有中華老字號企業19家,山東省老字號25家,加上新晉亮相的青島老字號28家,共計72家。這些老字號品牌不僅是品質和誠信的代名詞,更積累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對經濟發展、繁榮市場、改善民生、弘揚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精神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