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媛
摘 要 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系統是一種多元評價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平臺,可為學校建立起常態化的評價與改進機制。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建設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意義,提出如何建設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并分析其基本功能需求,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系統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7.00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YANG Hongyua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 Jiangsu 211172)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a platform for diversifie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hich can establish a normalized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chanism for school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in universities,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a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analyzes its basic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o fully utili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professional, and objective nature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universities;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system
1? 建設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必要性
1.1? 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現狀及問題
1.1.1? 教學質量評價覆蓋面窄、數據采集分析難度大
目前高校教學質量評價信息化工作僅覆蓋到期末學生評教等個別項目,多數過程監控數據尚停留在紙上,難以有效匯總、精確分析、及時反饋;數據處理不夠智能便捷,處理時間較長,致使過程監控的及時性、有效性弱化,反饋滯后,質量管理閉環未能形成良性循環,從而造成師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1.1.2? 有效信息展示難度大、抑制教學質量評價活力
傳統線下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式,管理端工作繁重,無法形成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管理、統計和決策機制,教學質量評價提質增效難,工作人員為師生服務的能力有限,抑制了教學質量評價的活力,增加了管理主體權責分工難度,不利于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難以形成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
1.2? 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可行性分析
大部分本科院校接受本科教育教學合格評估的同時也將參加專業認證,評估與認證工作將成為檢驗教學質量的常態化活動。外部評估與認證對于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設完整性以及運行的有效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通過構建支持多元主體反饋的質量監控平臺,做好多元主體反饋跟蹤評價的頂層設計,開展全校統一的、年度規律化的教學質量監控,既能夠加強學校對教學質量情況的監測監控水平,避免對各主體的頻繁評價,同時能夠更好地滿足外部評估與認證對多元主體反饋數據支撐的要求。
基于合格評估中過程性評價及管辦評分離理念的要求,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需要改變傳統的結果性評價方式以及教學管理、教學運行、教學監控不分家的情況,加強過程性評價在質量監控中的頻率和重要性。通過管理人員及師生對質量監控的關注和參與,強化師生質量意識。
2? 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建設目標
2.1? 提升效率,輕松共享
建立校級的教學狀態數據庫,給學校的教學信息管理帶來極大方便,大大縮減信息管理在時間、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投入。
2.2? 數據共享,跟蹤反饋
將數據上報工作常態化,改變突擊應對方式,無論是校內外評估,還是利用數據進行質量常態監測,系統都能夠在數據采集、分析、反饋上提供很大幫助。系統可開展教學質量的常態監控、各項評估,幫助高校形成質量保障有效運行的閉環系統。
2.3? 動態監控,多維分析
系統以數字化方式呈現出來,形成系統化的、反映學校教學運行狀態的數據集,實現對高校多維數據的快速分析及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對應的決策,為高校教學保障的進一步建設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增強學校在教育改革中的內涵建設與核心競爭力。
3? 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研究和探索
3.1? 功能模塊需求分析
高校通過構建先進的WEB端+移動端架構實現通知、交流溝通、數據收集、分析反饋、問題診斷預警、改進及持續跟蹤的一體化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覆蓋學校教學質量保障的主要環節。系統涵蓋通知發布、督導聽課、同行聽課、領導聽課、大數據統計分析、報告管理、反饋跟蹤、應用管理、系統管理、學生移動端、教師移動端等。
3.1.1? 評價系統管理
①學生評教。支持根據教學進度及時發起評教,即根據每門課程教學進度系統自動判斷發起該課程的評教任務(期初、期中、期末);支持根據課程類別區分評教內容;支持結果評教與過程性評教;支持學生對本學期所上的教師的課程進行排序評價,自動展現每個學生本學期的所有教師課程;支持評教任務的權限控制,包含發起、查看、指定他人管理等。
②督導(同行、領導)聽課。支持校級督導與院系督導兩級管理制度;支持根據課程類別(理論課、實驗課等)設置不同的聽課指標,指標類型支持單選、多選、評分、主觀意見、附件、排序等不同類型;支持管理人員根據聽課覆蓋率要求為督導教師分配聽課計劃;支持設置聽課規則,如聽課的上限設置、聽課范圍等。支持設置聽課結果撤銷審批流程,經審批后方可撤銷聽課結果并由聽課教師重新提交。支持聽課任務的權限控制,包含發起、查看、指定他人管理等。
③學生信息員管理。支持校級、院系兩級學生信息員管理,按行政班分配信息員、學生信息員進行個人信息維護:可導入、可編輯學生信息員身份及信息;支持可自定義信息員反饋事務類型及內容;支持設定評價反饋周期及頻率;支持按信息員反饋周期分期匯總統計反饋信息,生成信息反饋表并可導出;針對信息員反饋的問題,各相關部門管理員可輸入處理意見及處理結果,信息員可查詢處理結果并給出評價;支持學期結束可匯總統計本學期反饋信息,生成學期信息反饋匯總表并可導出。
④數據有效性監測。支持數據有效性檢測算法設置,制訂數據有效性檢測規則并對無效數據禁止提交,提高數據有效性;支持根據每個問卷單獨設置數據有效性檢測規則。
3.1.2? 評價體系管理
①指標庫。支持按評教、評學、評課等分類建立指標,且能夠支持多級指標管理;需支持單選、多選、單項填空、多項填空、評分、上傳附件、排序、矩陣型等多種指標類型;支持指標的權限管理,指標創建人員可以設置是否公開,即能否被別人查看或引用。
②體系發布。支持按不同評測對象(如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督導等)、不同評測時間頻率(期初、期中、期末、每堂課等)、不同評測類別(理論課堂、實踐教學等)建立評測問卷,每項目具體指標可引用自指標庫;對于已發布的問卷可支持修改問卷屬性(如問卷名稱、評測時間頻率、評測類別,以及評測范圍);問卷支持跳轉指標設置,設計問卷時,可以設置跳轉邏輯;為了提高問卷選項的隨機性,可以設置打亂每個選擇題選項的順序。
3.1.3? 反饋跟蹤
基于學生評教、督導聽課、同行聽課、領導聽課、教師評學、學生信息員等結果,將發現的問題反饋至相關責任部門進行處理,處理后再將處理意見及結果反饋至問題提交人員,實現問題的全過程跟蹤閉環處理。支持實時查看問題反饋及處理路徑、進度;支持對反饋規則,如反饋部門、反饋時間等進行管理。
3.1.4? 數據分析
包括數據統計、排名分析、參評率分析、比較分析、趨勢分析、人工職能分析、閉卷組合分析。每一項統計和分析都可以按關鍵字指標進行,其中比較分析是以每項目數據為統計范圍,支持按照院系、課程、教師等維度比較總分及各指標評價情況;趨勢分析是以每項目數據為統計范圍,比較不同時期課程、教師、學生總評價和各項指標評價的變化趨勢,包括進行中的學期變化趨勢和歷史各學期的變化趨勢;人工智能分析是以每項目數據為統計范圍,對所有主觀意見進行人工智能分析,判斷正向意見與負向意見,支持基于主觀意見的分析結果對教師、學院進行標簽分析畫像。問卷組合分析可以支持不同類型問卷的組合分析,包括指標相同的多張問卷組合統計分析;指標分類相同的多張問卷組合統計分析。
3.1.5? 通知管理
①通知自動發布:根據教學評測和問卷調查設置的開始時間,自動向相關師生發起即時通信通知,并攜帶相關評測或問卷的入口信息;
②統計及補發功能:根據師生參與情況,對沒有按要求參與的師生進行通知追發。
3.1.6? 評價表打印
提供靈活的評價表自助打印模塊,管理人員通過系統可隨時調整評價表打印模版。需根據學校評價表自定義設計模板樣式;評價表里的數據自定義關聯系統所產生的統計、分析結果數據。
3.1.7? 系統設置
包括用戶及角色管理、數據備份、數據整合同步、基礎數據錄入。數據支持以excel導入或系統錄入。
3.1.8? 教師端管理
①評價業務。支持四種聽課模式,自主聽課、計劃聽課、邀請聽課、視頻聽課;不同角色具有不同的聽課權限,支持根據管理員設置的聽課范圍(全校、相同開課院系、相同教師院系、相同課程等)查看自己權限范圍內可聽的課程、教師或者課表;避免同一課程被多次重復聽課,支持查看任課教師以及課程被其他教師聽課情況;針對自己聽過的課程進行課程追蹤,再次或多次聽課;支持查看自己提交過的聽課歷史記錄;支持查看自己所提建議的回復及處理情況,實現聽課檢查結果的閉環處理。督導可根據學校地圖定位教學地點,查詢該位置的課程進行聽課,支持按周次查看自己的聽課計劃和聽課記錄。支持聽課教師對已提交的聽課結果進行撤銷申請,需填寫撤銷原因,經管理人員審批后方可重新提交聽課結果。
②教師評學。支持按教學班或學生個人進行評價;支持查看自己提交的評價歷史記錄。
③數據查看。支持按學期查看評教及被聽課結果;支持按問卷、課程等不同維度查看自己的評教、被聽課結果,包括參評率、總分、各指標明細統計、各主觀意見統計等;支持查看排名,可按全校、院系、教研室排名;支持設置不參與統計的學生名單,需填寫理由,如缺勤率過高、轉專業等;支持與提建議的學生、督導(匿名)針對所提建議進行溝通交流,進一步了解并解決問題。支持通過雷達圖形式展現個人得分情況并與全校、院系均分進行比較;支持排名分析,可按全校、院系、教研室排名;
④教師附件管理。任課教師根據自己所帶教學班上傳教學附件,例如教學大綱等支撐材料;任課教師根據課程表提交每堂課程的教學內容,作為督導聽課評價的依據;聽課教師通過移動端聽課模塊可查看任課教師上傳的教學附件。
3.2? 數據實現途徑分析
3.2.1? 數據對接
可采用系統對接的方式與教務系統、學校信息中心、相關教學硬件設備(攝像頭、拾音麥)對接,把相關教師、學生、開課、排課、選課等信息對接,設置時間段實時同步,自動更新。
3.2.2? 數據采集
支持采用數據采集的方式設置對應的表單,發布任務并由各部門或學院老師進行基礎數據采集。
4? 結語
課堂教學質量管理平臺開展全過程、多元評價主體的教學質量評價,為學校建立起常態化的評價與改進機制。通過日常反饋功能,定期提醒學生反饋教學意見,加強師生的交流互動。實時統計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反饋給被評教師,強化評價結果的反饋作用。通過對評價結果的綜合分析,為學校、院系、任課教師診斷教學,定位教學問題,指導教學改進。可實現信息化覆蓋教學質量檢測的各個環節,加強過程檢測,提升數據真實性,助力學情分析、教學診斷,量化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欣,孔令軍,賀禹.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線上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建設研究[J].陜西開放大學學報,2022,24(1):24-28,42.
[2] 姜姍,曹莉.基于學習分析技術的在線教學效果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17):112-113.
[3] 林菡,陳麗娟,吳帆旭.基于大數據下的教學管理系統的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8):52-54.
[4] 葉法林,陳秀麗.結合學校信息化建設理念建立校內教學質量綜合監控系統的探索[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1):56-57,61.
[5] 文學運,李壯成,王秀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維度分析[J].教育探索,2015(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