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懷瑾

相隔不到3年,中國葛洲壩集團所承建的巴基斯坦達蘇水電站項目,再被卷入恐怖襲擊帶來的巨大漩渦中。
開伯爾—普什圖赫瓦省當地時間3月26日中午,在前往施工現場的途中,5名中國工程師連同1名巴籍司機,在一輛滿載炸藥的汽車的突然撞擊下,不幸遇難。相比2021年7月那次造成包括9名中國工程師在內13人身亡的恐襲,今次襲擊的殺傷規模較小,但也令人深思。
事發后,巴總理夏巴茲·謝里夫來使館吊唁,強調將“全面加強對在巴中國人員、項目和機構的安保”。次日,中國駐巴大使姜再冬表示:“我們強烈希望巴方將打恐承諾體現在有力行動,通過從速查明真相、嚴懲兇手,告慰遇難者在天之靈,維護好中巴鐵桿友誼。”
顯然,對于中國來巴建設者在“3·26恐襲”中無辜躺槍,中方的態度很明確。但我們也要看到,被中國人昵稱“巴鐵”的巴基斯坦,長期深陷恐怖主義的泥淖;要想在中巴合作項目中根除恐怖主義威脅,需要更為穩扎穩打、百折不撓的努力。
俾路支解放軍(BLA)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簡稱“巴塔”),是巴境內“一南一北”策劃恐襲的“慣犯”。這兩個恐怖組織反對巴官方政府,代表的是狹隘的地方利益—獲得更大的自治權或爭取地區獨立。
“巴塔”活躍于與阿富汗接壤的開伯爾—普什圖赫瓦省,主要成員是普什圖人。該組織發端于2002年,除了涉嫌策劃2021年的達蘇恐襲案之外,還在同年4月于俾路支省首府奎達,用炸彈襲擊了中國駐巴大使所下榻的酒店。
俾路支解放軍是一個民族主義的激進組織,主要由Marri和Bugti部落成員組成。該組織成立于2000年,專門襲擊巴政府附屬機構、旁遮普省和俾路支省的外國工人。2017年,該組織襲擊了俾路支境內瓜達爾港工地的工人,4年后又在瓜達爾港發動了針對中國公民的襲擊。
與瓜達爾港一樣,達蘇水電站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標志性工程。這兩個項目實屬“難兄難弟”,幾年內成為恐怖分子頻繁襲擊的“不祥之地”。
據國際關系專家分析,達蘇水電站和瓜達爾港的工程作業地點遠離城區,存在從外地運入補給品的剛需。而能源項目又都是長期項目,工作人員需要在工地與城區之間往返,盡管基地有較為嚴密的安保措施,但通勤仍然成為防恐襲的薄弱環節。
從深層角度看,恐襲是部分民眾對于巴社會經濟坍塌進行的極端抵抗。建國77年后,巴基斯坦淪為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盧比一再貶值,物價上漲,人口劇增,政壇詭譎多變,前總統、前總理坐牢都不稀奇。
如今的巴基斯坦,不僅是一個需要大借外債維持治理的窮國,更是一個貧富懸殊的社會。在那里,包辦婚姻制度依然象征著正統,各階層之間也鮮少流動,能上大學的人基本來自小康以上的有產家庭。這更像是從“母國”印度的種姓制度繼承的精神“遺產”。大多數來自開伯爾—普什圖赫瓦省、俾路支省的貧窮人家的孩子,只負擔得起進宗教學校的費用,容易成為恐怖組織的“目標成員”。
而據巴基斯坦官方數據,其全國人口在2023年達到2.41億,較2017年增加了約3381萬,六年間年均增長2.55%。人口的猛增加劇了原本的貧困與失業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開伯爾—普什圖赫瓦省農村人口比例達85%,這里也是“巴塔”的活動范圍。
正如電影《沙丘2》里的臺詞所揭示的,“當資源有限時,恐懼是人類唯一能利用的”。在政治動蕩、安全無法保障、人均資源極度匱乏的巴基斯坦,野心勃勃的地方勢力蠢蠢欲動,竭力去分割與搜刮這個在建國初期發育不全的伊斯蘭教現代國家。
與熱衷于“搞錢”的東亞世俗社會相比,巴基斯坦的歷史背景更為特殊。它是伊斯蘭世界的一員,宗教是影響其建國的重要因素。
在政治動蕩、安全無法保障、人均資源極度匱乏的巴基斯坦,野心勃勃的地方勢力蠢蠢欲動,竭力去分割與搜刮這個在建國初期發育不全的伊斯蘭教現代國家。
二戰后,英國根據《蒙巴頓方案》,簡單地按宗教信仰將英屬印度劃分為兩個國家。在1947年建國初期,巴國父阿里·真納原本考慮建立一個準世俗化的現代化國家,但當時巴基斯坦許多政要引經據典,試圖從宗教經典里尋求依據以支撐建國的合法性。
同一時期,在印度教徒聚集的“敵國”印度,“圣雄甘地”也采取了類似的演講手段。甘地對于古印度的文學宗教經典信手拈來,擅長用宗教情感層面的共鳴去打動民眾,喚起他們的歸屬感。到后來,不少穆斯林家庭被迫從印度遷到巴基斯坦,而信仰伊斯蘭教的俾路支地區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伊斯蘭國家(即巴基斯坦)的一個省份;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混居的克什米爾在歸屬上成為爭議地區,并因此爆發過幾次印巴戰爭。
在積重難返的宿仇背景下,面對脫貧與反恐重任,巴政府躺不平,而將恐襲歸咎于幕后利益國的推波助瀾,是一種常用的宣傳手法。
就近來說,鄰國印度與阿富汗,就屢次被巴方指責為其境內諸多分離主義組織的推手。根據巴政府的指責,印度情報部門及其在阿富汗境內的使領館,長期以來為俾路支解放軍提供援助。而在3年前的達蘇恐襲事件后,根據巴官方的調查結果,是“巴塔”斯瓦特分支策劃了該襲擊,印度調查分析局和阿富汗國家安全局也有涉案。
為打擊恐怖勢力、實行政治整合,巴政府于2018年合并了開伯爾—普什圖赫瓦省和聯邦直轄部落地區,后者一直被視為“法外之地”。然而,由于歷史上曾經歷過雅利安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異族的統治,該地區的民族構成相當復雜,地區整合只是把問題掃到地毯之下掩藏而已。要知道,“巴塔”和俾路支解放軍雖然都信奉伊斯蘭教,卻有著極為不同的民族問題訴求。
后果還在于,恐怖組織利用教義里的殉道行為,洗腦有自毀傾向且政治迷茫的青少年,利用絕望谷底的人對于失去精神皈依的恐懼,招募他們實行自殺式恐襲。其實,恐怖組織何嘗不是在利用外界對其破壞性力量的恐懼,來抵御自身對于資源匱乏以及被世界主流政治秩序隔絕在外的恐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