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社交軟件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利用網絡發布、分享信息。當看到一些有趣的內容時,朋友間的分享方式也從口口相傳變成了轉發鏈接,或者在評論區直接@好友前來觀看,逐漸形成了“互聯網巡回犬”式的交流模式。“互聯網巡回犬”,指的是當我們在互聯網上發現有趣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分享給好友的樣子,很像在外邊撿到稀奇東西叼回來向同伴展示的小狗,而好友往往懶得點開查看,等過兩天他自己看到了類似的內容覺得有趣,又反手分享回來。這個新奇的詞語被用來調侃好友之間在網絡上對信息進行重復分享的行為,充分反映了互聯網背景下好友間交流的快速性與循環反復的分享模式。
適用話題 互聯網交友、分享欲、信息繭房、虛擬與現實
素材運用
1.交流與分享欲
情感需要交流,愛意需要分享,如同山鳴谷應,在雙方良性的交流與分享中,朋友之間的情誼將更上一層樓。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與網絡訊息的即時性,催生出與傳統不同的全新交流模式。“互聯網巡回犬”式的“分享—回饋—分享”過程,讓人們之間的聯系不再受地域與時間限制,彼此的關系也得到了增進。
2.多視角了解信息
互聯網的信息算法會把人逼進“信息繭房”,在大數據的控制下,人們往往只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久而久之,接觸到的信息將越來越趨同,思維也將變得愈發單一和僵化。這時“互聯網巡回犬”的交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我們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朋友們“叼”來的新奇的信息小碎片,讓我們的思維重新流動起來。
3.虛擬與現實
人們總是習慣于批評網絡生活的虛擬性,很多人認為,隔著屏幕的人生是不真實的,而沉迷其中則是對生命的浪費。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些批評似乎要被重新審視。在街頭遇見一個普通的路人,或許不比在互聯網邂逅一個談得來的網友更令人感到驚喜。互聯網或許具有虛擬屬性,但我們徜徉其間,生發的喜怒哀樂是真實的,袒露的內心想法是真實的,那顆想將快樂分享給朋友的心也是真實的。我們應該把控好虛擬與現實的平衡,不能一味地否定互聯網的虛擬性,而對這些真實的部分視而不見。
舊聞鏈接
分享欲、糊弄學與“互聯網巡回犬”
“互聯網巡回犬”作為人們在互聯網時代的一種社交模式,可以說是狂熱的分享欲與精妙的糊弄學的巧妙融合。“豆瓣”上有一個叫“糊弄學”的小組,組員們因相同的理念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如何在人際交往中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的消耗,即“能糊弄就糊弄,能將就就將就,狠起來連自己也糊弄”。“互聯網巡回犬”除了體現出分享欲之外,也展現出人們之間一定程度的“糊弄學”——雖然瘋狂地向好友分享信息,但可能并不記得自己曾經分享過什么,或是被分享過什么,導致彼此間分享的內容會有重復。這樣的“互聯網巡回犬”,也算是含有真誠與分享欲的糊弄學。畢竟,你愛你的朋友,但你沒有打開朋友發來的鏈接。但是沒關系,在帶有糊弄意味的回饋中,你們彼此牽掛的情誼是真切的。
(撰寫:南京大學文學院 魯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