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整理/梁鴻宇
據了解,當前,我國日均快遞業務量已超3.3億件,由此產生的大量寄遞數據,給個人信息保護帶來嚴峻挑戰。
有調查顯示,透過快遞運單上顯示的姓名、手機號和地址,能還原出90%的個人信息。尤其是通過手機號,可查到綁定的微信、支付寶等平臺賬號,進而了解個人興趣偏好和消費習慣等。
挑戰之下,隱私運單應運而生。所謂隱私運單,就是通過運用虛擬號碼等去標識化技術,對快遞運單上收寄件人姓名、聯系方式、地址等個人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快遞員只能通過特定APP聯系收件人,不能直接識別手機號碼。以順豐寄件為例,默認隱藏收寄件人手機號碼中間4位數字。同時,通過信息系統安全技術,收派員、客服使用虛擬號碼聯系用戶,實現個人信息加密。
在行業探索的基礎上,前不久,國家郵政局、中央網信辦、公安部3部門聯合召開推進會,深入推廣應用隱私運單,開展郵政快遞領域個人信息安全治理專項行動,大力推廣應用隱私運單,給快遞個人信息加把“安全鎖”。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9月上旬,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及用戶特殊要求以外,全行業隱私運單日均使用量突破2.5億單。
2023年4月,新的《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項國家標準正式實施,設立專門章節,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內容。但由于新國標是非強制性標準,在隱私運單實際推廣應用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方面,應用隱私運單,會影響一些末端派送環節的便捷性。當消費者選擇隱藏信息后,隱私運單的虛擬號碼常常會出現被屏蔽或拒接,導致聯系不上收件人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配送效率。同時,部分快遞柜和快遞驛站尚未完全應用兼容虛擬號功能,無法對使用隱私運單的快遞進行分類存放,增加了末端配送的難度。另一方面,上下游信息壁壘尚未完全打通,制約隱私運單推廣。當前,快遞業上下游企業對各自掌握的用戶數據共享不夠,電商平臺與寄遞企業、寄遞企業與驛站之間存在一定信息壁壘。“此外,一些企業軟件及信息服務配套技術支撐不到位,隱私運單占用虛擬號碼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營成本等,也是進一步推廣隱私運單需要解決的堵點和難點。”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多措并舉盡快實現郵件快件隱私運單“應用盡用”目標。建立通報機制,督促貫徹執行。國家郵政局將聯合網信、公安等部門,建立隱私運單應用情況排名通報以及問題整改清單臺賬等制度,督促各電商平臺和寄遞企業不斷升級技術手段,持續完善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從源頭上防止數據被非法采集、泄露、竊取、倒賣。
2023年以來,順豐持續推進隱私運單工作,將用戶電話號碼中間隱藏位數由4位提升至6位,同時對姓名和地址信息進行保護。中通快遞通過業務流程優化、派件員APP升級等措施,已完成自有渠道隱私運單100%覆蓋,全網隱私運單使用率達76%。
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和中央網信辦、公安部密切聯系,加大郵政快遞領域涉個人信息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集中治理信息安全風險管控方面存在的隱患和薄弱環節,從技術、制度、管理層面加強信息安全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