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苗
鋼鐵企業物流鏈條長、運作環節多,實現綠色物流鏈是企業成功打造綠色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鋼鐵企業物流鏈作為企業各個環節的接口,結合當前日益嚴峻的環保及運輸形勢,對唐鋼物流鏈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對物流鏈上的各環節進行分析和改進,通過物流組織模式的創新與優化,構建企業綠色物流鏈。
環保形勢日益嚴峻,鋼鐵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物流環節在鋼鐵企業的供應鏈系統中發揮著巨大的能動作用。為優化整合資源,響應環保要求,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鋼鐵企業物流組織模式在不斷地探索和改進,立足現有資源,結合企業現狀進行物流系統的整合及優化,營造和諧環保的生產環境。
1.1新時期實現與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是21世紀唱響的主旋律。作為資源消耗及環境污染的工業大戶,鋼鐵企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節能環保、構建綠色供應鏈已經成為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1]。
1.2與時俱進,升級物流鏈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系列標準、綠色產品標志認證等的頒布,鋼鐵企業市場競爭力已經從以質量、價格為中心的競爭,演變成產品綠色度的競爭[2]。鋼鐵企業在新的歷史使命和環境下,必須依據企業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技術,對提高鋼鐵企業市場競爭力意義重大。
1.3企業挖潛增效,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鋼鐵企業產量大,生產流程長,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資金和物流活動投入。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物流鏈管理水平,是挖潛增效,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2.1樹立綠色物流觀念,強化綠色物流意識。改革傳統鋼鐵企業粗糙的運作模式,發展綠色物流,就必須要讓綠色物流觀念深入到各職能部室及產線職工當中,做好綠色物流觀念的宣傳和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物流公司對廠內物料倒運的車輛制定了嚴格的上路標準。要求車輛定時清洗,保持車容整潔;拉運車輛按要求配備苫布及網兜且需蓋嚴兜實。同時,成立了聯合督查小組,形成定點、定線路、不定時現場抽查的模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廠內物料的運輸環境。
2.2多維度轉變運輸組織模式,構建綠色運輸網絡。鋼鐵企業運輸方式主要有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及水上運輸。公路運輸主要適用于一些運輸距離短,運輸方式靈活,直達性較強,便于生產調度。鐵路運輸的優勢在于承載能力強,適合大宗物資集中運輸,運輸規模經濟,單位運輸成本低[3]。據統計,鐵路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是飛機的六分之一、汽車的三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貨運汽車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是內燃牽引鐵路的50倍[4]。鐵路運輸作為世界公認的低成本、低能耗、效率高、資源占用少、環境污染小的綠色交通工具。因此,鋼鐵企業運輸環節“公轉鐵”的應變方案刻不容緩。(1)深入推行“公轉鐵”環保運輸方式。為轉變原燃料運輸組織方式,提高鐵路運輸拉運比例,河鋼唐鋼修建并開通了灤縣美錦至菱角山段鐵路線,大幅提高了灤縣煤錦至唐鋼煉鐵廠焦炭的鐵路運輸比例。同時,唐鋼公司與鐵路局合建的唐曹鐵路的開通也為公司“公轉鐵”項目的推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唐鋼物流公司結合采購與用料單位加強海外采購礦產品的到港計劃性,合理布港,實現疏港物料火車運輸量穩步提升。隨著唐曹鐵路的開通,進口礦鐵路運輸比例在不斷提高。(2)“鐵路+集裝箱”模式實現多品種物料封閉運輸。集裝箱運輸方式是近幾年興起的大宗物料運輸方式,過程環保,周轉迅速。2019年開始,河鋼唐鋼積極響應環保及鐵路總公司號召,從運輸量大、運輸過程中容易飄灑的焦炭、球團入手,推進物料集裝箱運輸。物料運輸由傳統的苫蓋轉變為集裝箱運輸不僅解決了運輸過程中的物料損耗、飄灑,在目的地接卸更加方便,實現由集裝箱直接入倉,減少了卸車作業時間,優化了作業區環境。(3)“汽運短倒+鐵路”模式,充分發揮廠內鐵路功能,助力產品發運“公轉鐵”。
產品發貨運輸方式的選擇主要受貨物品種、銷售流向、客戶需求及廠內鐵路線布局等因素影響。為了提升火車運輸比例,唐鋼物流公司從關鍵點出發,克服障礙,助力產品火車發運量提升。公司廠內鐵路線在建廠時建成使用,對于后期新增產線及高強板廠區,沒有鋪設鐵路線,不具備鐵路發運條件。唐鋼物流公司積極應對挑戰,增設臨近便于火車裝卸的輔助發貨庫區。通過汽車短倒到輔助發貨區,再進行火車發運,提升了發貨速度,緩解庫存壓力。火車裝車速度一直以來也是影響選擇火車發運的重要難題。為了切實提升產品火車發運量。調度人員從入廠物資卸車抓起,不斷優化取配車方案,抓好車率,將列車配送到產線成品庫區,用于產品火運裝車。同時,成品庫根據客戶分布及產品訂單不斷優化庫存產品儲存結構。對火車裝車人員提供作業培訓,改進天車操作與地面指揮銜接方式,實現上下一致,協同作業,為穩定鐵路運輸創造有利條件。
2.3優化料場倉儲設施,實現物料環保存儲。鋼鐵企業原料場是鋼鐵廠污染源之一,它的主要污染物是在倉儲、接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顆粒物。在原料受卸作業、堆料和取料作業、露天料場、篩分作業、混勻配料、輸送等過程中都會產生粉塵。唐山鋼鐵集團主動擔當,對唐鋼公司對各分公司原燃料場地集中展開了項目改造。2018年-2019年先后實施了C型料場3#、4#高爐噴吹煤皮帶上料項目及筒倉建設項目,一次料場棚化項目、北區焦炭筒倉建設項目等物流設施優化項目,實現了煤、焦炭、燒結用料等大宗原燃料的環保儲存。
2.4增加灑水車等抑塵設備,優化廠區環境。為了減少企業生產活動對周邊環境的粉塵影響,公司積極配合政府建議,增加灑水車數量,擴大灑水車作業范圍及作業頻次,進一步改善廠區周邊的環境。2019年唐鋼全區域投入13輛吸排罐車,將鋼鐵廠除塵灰、循環粉塵煉鐵工藝中原有的除塵點全部采用吸排罐車拉運,實現廠內循環利用的粉塵100%的密閉物流,杜絕了除塵點放灰時四處飄灑的情況。
2.5開啟環保模式下運輸及特種作業車輛管理模式。(1)嚴把運輸車輛環保標準,加速淘汰環保不達標車輛。鋼鐵企業物流鏈上的車輛是否符合環保標準直接影響物流鏈的環保質量,因此鋼鐵廠運輸及生產用車的排放達標也成了環保治理的焦點。(2)推行環常態模式生產用車精細化管理,減少生產車費用。受環保、限產政策影響,生產啟停頻繁,廠內生產線生產節奏多變,對生產用車的費用精確管理帶來困難。
2.6實施廠內物料存儲及供料優化項目,減少過程污染及倒運成本。鋼鐵廠是原料加工企業,生產所需的物料數量龐大,各工序間物料運輸頻繁,這就造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投入很高的物料運輸成本。通過合理規劃綜合料場布局減少不必要的運輸,可以達到優化流程,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全國環保治理常態化,作為重工業城市的唐山,更是將環保工作提檔升級。唐鋼作為市內生產性企業,主動擔當,實施中厚板、不銹鋼鐵供料系統改造項目,北區焦炭倉建設,實現多種物料封閉保存,減少揚塵污染的同時,實現物料皮帶運輸,節約了物料倒運成本。
2.7信息化廣泛應用助力綠色物流提質增效。(1)各項APP、信息化系統的不斷開發,補充完善了物流主系統欠缺,提升物流效率和質量。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對鋼鐵企業的物流鏈條化起支撐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物流鏈運作效率[5]。通過系統的直觀顯示,減少中間回報環節,提高工作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公司運用成熟的有唐鋼計質量三級系統、SAP系統、MES系統,以上系統主要是為原燃料采購、庫存供應、成品材生產、發運提供全流程數據支持。但仍然有一些盲點是公司大系統無法觸及的,比如產成品從庫區出庫后的庫存量掌控、在途情況。以上給業務員對貨物的追蹤造成了不便。物流公司信息化團隊根據業務單位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不斷增補,完善系統功能、開發新模塊,實現了公司物流信息的整體管控和業務優化,尤其提升了在途貨物、承運商、外部成品庫、港口等信息的管理。(2)物流運輸業務招標、承運商選擇、定價、結算實現全過程信息化管理。2018年7月河鋼集團成立鐵鐵智運平臺,河鋼唐鋼物流公司將所有物流運輸項目實施平臺招標,結算。新的物流模式將運輸市場主體、運力、信息等進行系統整合,對于促進物流行業整體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3.1企業物流鏈得到系統性優化。物流是鋼鐵企業生產組織的“血脈”,高質高效的物流組織可以為企業飛速發展保駕護航。河鋼唐鋼用供應鏈管理思想對供應鏈物流在進出廠物料運輸組織優化、廠內物流設施改進及物流鏈信息化等方面重點攻關,實現了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物流鏈的系統性優化,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建立了企業良好的內、外部物流形象。
3.2生態效益明顯。通過在企業生產運輸組織中推行“公轉鐵”“集裝箱”封閉運輸,實現了原料運輸方式的低碳環保。原料廠料場棚化、焦炭倉、C型料場優化項目的實施,實現了鐵前大宗原燃料的原料綠色運輸與倉儲,對改善廠區及所在區域環境作用明顯。綠色倉儲和綠色運輸是建設綠色鋼廠的有效手段,對企業穩定生產起到促進作用。
3.3經濟效益可觀。近年來,公司在綠色供應鏈視角下不斷開拓工作思路,在物流組織中勇于創新,打造了一條符合企業新常態發展形勢的物流鏈。在物流組織中,通過原料進廠組織模式轉變;優化廠內物料供應流程;加強生產用車精細化管理;網絡平臺定價等多項措施取得經濟效益千余萬元。
引用出處
[1]王能民,楊彤.綠色供應鏈的協調機制探討[J].企業經濟,2006,(5):13-15.
[2]魯元寶.鋼鐵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途徑[J].山東冶金,2010,32(2):69-70.
[3]李紅霞.基于綠色供應鏈的銷鐵制造業戰略采購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33(4):106-108.
[4]李小中.綠色管理:企業管理新理念[J].現代管理科學,2001(2):52—54.
[5]李亞杰,王瑩,李玉民.基于低碳經濟理念的低碳物流運輸策略研究[J].煤炭技術,2011(9):299-28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