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赟
鄉村振興關鍵是發展現代農業,農業供應鏈實現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由于金融市場問題限制農業供應鏈發展,改善農業供應鏈金融發展困境,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成為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本文通過對農業供應鏈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政府角度出發,提出優化政府服務職能改善農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策略,從而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供應鏈金融則是依托農業供應鏈為基礎,各個主體之間長期穩定協作關系,相互協調、信任,滿足農業供應鏈內部各個主體金融需求。農業現代化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政府能夠憑借行政干預與經濟政策,推動農業供應鏈金融層級優化路徑,加速鄉村振興發展。
第一,能夠提升整個農業供應鏈的運行能力,提升業務量、競爭力、龍頭企業信譽,解決整條供應鏈的資金問題。第二,幫助農戶解決信貸擔保問題,利用產業鏈供應合同,實現農戶貸款的反向擔保。第三,運用農業供應鏈貿易合同中現金流作為還貸擔保,降低了商業硬化信貸的信譽風險問題,保證其資金安全。
1.農業產業鏈短,抗風險能力弱,違約率高。當前我國農業產業鏈條相對短,核心企業帶動力不足,抗風險能力弱。目前,我國農業產業主要以初加工為主,農產品初加工縮短了農產品的產業鏈,難以實現產業延伸,產業附加值的最大化。同時,各主體之間利益連接松散。當農產品需求量大時,市場價格高,農戶為了自身利益會選擇轉手到其他高價市場拋售;反之,收購企業為自身利益,會壓縮農產品收購價格。這種合作模式降低了風險抵御能力。2.信貸融資渠道少。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產業受生長環境、生產效率、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影響,風險波動大。同時,我國農業結構主要以家庭小規模化為主體,擔保抵押物不足,信貸風險大,信譽等級低。這就導致商業銀行對于農業貸款放貸率低,導致農業信貸融資渠道少,主要是以政府擔保政策貸款為主。3.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必要政策宣傳。首先,各級政府對于農業的財政支出有所,但未能構建供應鏈金融系統。供應鏈金融系統運轉所需資金與財政投入之間還存在巨大缺口。比如,在農業財政資金支持長期性上不足,難以形成穩定資金支持;農業產業鏈基礎建設中投入不足,優質良田數量不足,嚴重滯后了農業現代化改革。其次,政府對于供應鏈金融平臺相關政策宣傳不到位,很少企業與農戶之間采用定金預付、農資賒銷等內容融資,甚至鮮有農戶通過農業產業鏈訂單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1.拓展核心企業農業供應鏈延伸。核心企業是農業供應鏈中的關鍵,政府加強對于企業與農戶之間信譽體系管理,充分發揮核心企業帶頭作用,借助供應鏈系統實現核心企業與農戶利益最大化。核心企業要與農戶簽訂訂購合同,企業與農戶訂單式捆綁,避免違約現象發生。同時,擴大核心企業產品供應穩定性,增強核心企業產品質量,從而提升核心企業對于產品深加工能力,發揮核心企業開拓銷售市場的品牌優勢,實現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發展。2.以產業鏈為背書,增加融資渠道。首先,以農戶與企業以供應鏈為背書向金融機構貸款。農戶與企業之間企業訂單,加強供應鏈管理,能夠增強核心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密切度,提高了農業抗風險能力,增強供應鏈穩定性。從而降低金融違約風險,提高金融機構信貸率。其次,政府對于區域內優勢農業產業鏈要加強政府擔保管理,通過農業政策調整金融機構對于優勢農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從而實現優勢農業的壯大與發展。3.加強政策支持,推動農業生產全程化服務。政府作為重要的公共服務提供者,應該發揮政府職能充分整合資金、信息、科技、人才等生產要素,打造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為產業鏈核心企業以及農戶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推動農業產業鏈專業化、多元化、市場化發展。在稅收優惠、財政政策支持、信貸支持等方面對于農業產業鏈各個主體在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政府為農業產業振興提供保駕護航,增強地方農業產業鏈競爭優勢,拓展銷售渠道,擴大產業鏈長途,維護農戶切實利益。4.加強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宣傳。實現鄉村振興發展,推動金融服務向著鄉村振興薄弱環節和重點環節發展,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鄉村發展問題。要充分宣傳黨和國家對于實現農業現代化決心與信息,讓社會各界、金融機構、核心企業、農戶切實熟悉國家政策,督促金融服務機構服務下沉,鼓勵核心企業制定農業供應鏈發展戰略,確保農戶享受供應鏈金融普惠性政策,擴大政策影響力與政策覆蓋面。
引用出處
[1]黃建輝,林強.保證保險和產出不確定下訂單農業供應鏈融資中的政府補貼機制[J].中國管理科學,2019,27(03):53-65.
[2]王培章,汪上“.公司+農戶”經濟模式中的地方政府行為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0(17):13-15.
[3]覃少蕾.供應鏈金融對農業供應鏈治理影響探究[D].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