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加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其職責所在。但輔導員與大學生日常接觸較多卻缺乏對其課堂學業情況的了解,而專業教師與大學生課堂上接觸較多卻缺乏與其日常接觸交流,二者對大學生的了解均在特定場所,缺乏深入交流和全面了解。在此背景下,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模式尤為重要,如何實現兩者的有效協同呢?本文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以“協同育人所”為依托,構建了“了解與交流—規劃與實施—調整與評價”的協同育人模式。
[關鍵詞]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專任教師;協同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56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這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黨的事業發展,關系教育強國建設,關系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對于高校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生命線。
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強教必先強師。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輔導員和專業教師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線工作者,肩負著重要使命,兩者雖然各有職責所在、重點工作領域不同,但教育對象和教育目標一致,這就需要二者相互配合、統一戰線、協同育人。
本文重點從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的意義、困境以及對策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一方面,立德樹人是學校育人的根本任務,是輔導員和專任教師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另一方面,加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以及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這是輔導員和專任教師的重要任務。所以,加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一環。
(二)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包括愛國教育、社會主義教育、集體教育、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制教育等教育內容,可以通過課堂以理論教育的形式進行引導,這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可以通過日常的實踐活動、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教育引導,這就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全方位,既要守好主渠道做好理論教育又要兼顧日常教育做好實踐教育,發揮潛移默化的浸潤教育作用,也要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因此,做好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責任感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理論內容的學習和思想觀念的影響上,也要體現在日常行動和習慣養成上。在信息化時代,面對短視頻傳遞的多元文化知識以及社會思潮的影響,對大學生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讓他們及時解讀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思想引他們思考問題、提高辨別能力、堅定理想信念,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的意義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也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各有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二者工作內容雖然不同,但工作目標卻一致,都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在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要求輔導員和專業教師都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因此,輔導員與專業教師應協同育人,落實三全育人和思政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貢獻力量。
(一)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專業教師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從學科專業角度挖掘思政資源對大學生進行理論教育和引導;而輔導員主要通過文化活動、心理活動、日常行為習慣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領。雖然二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教育成效大多凸顯在單方面的思想上或者行為上,但更應該形成規劃協同育人,輔導員可以從專任教師那里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理論基礎,而專業教師可以從輔導員那里了解大學生的品性習慣,相互交流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個性化的育人理念,將思想理論滲透到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提升專業理論與日常實踐的聯系度
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上加強協同可以增強育人效果,專業教師結合學科專業挖掘思政教育資源,輔導員結合學生群體的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設計相關主題教育活動。二者協同結合,在立足不同學科專業的基礎上開展主題鮮明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的認知認同,還有助于大學生在日常中實踐和體驗、知行合一。
(三)增強輔導員與專業教師的育人能力和專業素養
專業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教育最終要落實到實踐中,提升大學生的認知認同,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也明確了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要求。因此,二者協同育人,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同時也增強了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在思想育人方面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
三、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的困境
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擇友、身心等方面都離不開輔導員的日常教育與引導,從而規范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專業教師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知識教育,一般以課堂育人為主。因此,二者在協同育人方面還存在一些困境,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教育理念存在差異。輔導員圍繞九大職責對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導和心理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務與咨詢,注重大學的日常管理和實踐活動,重在德育;而專業教師側重課堂教育,在理論課堂上傳授知識,注重大學生的理論教育,重在智育。
二是教育方法側重不同。輔導員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多以主題班會、談心談話等方式進行相關教育引導,強調日常行為;而專業教師則以課堂教學為主,強調理論學習。
三是教育內容的協同性被忽視。二者的目標都是培育全面發展的大學生,但二者的教育內容一個重在德育、一個重在智育,一個重視實踐、一個重視理論,缺乏協同。
四是協同育人評價制度和激勵制度不明確。目前對于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協同育人的平臺尚未健全,其協同育人的相關評價制度還不明確,對于協同育人成效也沒有明確的獎勵激勵機制,導致協同育人積極性不高。
四、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的對策
(一)在談心談話中了解與交流,建立大學生成長檔案
輔導員分別在學生的不同階段對其進行常規化談心談話及進行問卷調查,對不同階段在學習、生活、交友、擇業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階段性的困惑以及價值觀等方面進行了解,形成文字建立檔案;專業教師分別在學生的不同階段進行學習、職業方面的交流與了解,形成文字建立檔案。因此可在此基礎上,搭建輔導員與專任教師交流平臺與機制,就學生基本情況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檔案。
(二)在“育人我說”中規劃與實施,制定大學生成長方案
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基于大學生成長檔案,結合學生群體成長規律和思想行為特點,在“協同育人所”中“育人我說”欄目進行頭腦風暴,制定出一到二套大學生群體和個人成長方案,并在黨委領導、行業專家統籌協調下進行方案整合及優化,最終制定出大學生群體成長規劃和大學生個人成長規劃。在實施階段,輔導員和專業教師以指導者和組織者的身份,按照規劃目標、規劃內容和規劃方法進行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增強責任意識。
(三)在育人培養中調整與評價,助力大學生健康發展
大學生成長規劃是否科學,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制定協同育人評價機制,根據評價結果和相關調查,了解協同育人規劃的實效性,對于有所成效的地方繼續優化,而對于不足的地方則結合社會化發展需要和大學生成長需要進行動態調整,以提升協同育人理念、內容和方法實施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五、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線,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文化多元、信息碎片化的現狀,輔導員和專業教師應結合大學生群體的成長規律和育人規律,協同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發揮1加1大于2的作用,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穩定校園環境、構建和諧社會,最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新生代,2022(6):2.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J].旗幟,2023(6):8-9.
[3]楊恒.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3(6):76-81.
[4]劉洋.高校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0):63-65.
[5]樓艷.德育共同體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1):37-40.
[6]陳勇,朱平,李永山.論輔導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標準的完善——基于《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9(7):94-98.
2021年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對策研究—以漢江師范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21C05)
孫文(1994.8-),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