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花 熊貴周
摘 要:獼猴桃由于其獨特的口感和味道,已經成為我國農產品市場中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為廣大果農朋友提供了經濟來源。精品水果作為黔東南州的主要產業,種植面積超100萬畝,但主要以引進外來品種為主,本地品種幾乎沒有。黔東南州野生獼猴桃種類多、產量大,為了更好地擴繁本地優秀獼猴桃品種,增加其產量和產品質量,通過一年多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收集與資源圃建設,推出了更為科學的種植技術。
關鍵詞:野生獼猴桃;種植技術;嫁接;選址
野生獼猴桃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其獨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被稱為“水果之王”。由于其在純野生環境中生長,并不含化肥和農藥、膨大劑等化學成分,對于現有的獼猴桃品種的改良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正是因為野生獼猴桃生長環境特殊,種植技術要求較高,基于此情況,相關專家積極開展野生獼猴桃種植技術的研究工作,以期提高該產品的總體產量和質量,擴大果農的經濟效益。
1野生獼猴桃的生長特點
野生獼猴桃是一種多年生攀緣植物,其生長速度驚人,適應能力也極強。這種植物的莖部能夠不斷延伸,枝葉茂盛,呈現出優美的姿態。它的果實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對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常情況下,野生獼猴桃植株的枝為褐色,有柔毛,葉近似圓形,邊緣常有芒狀小齒,花開時為乳白色,隨自然生長逐漸變為黃色,單生或數朵生于葉腋。其花期一般為5~6月,果熟期為8~10月[1]。
此外,野生獼猴桃還具有耐旱、耐寒、耐陰等特點,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生長。無論是陽光充足的山坡,還是陰暗潮濕的溝谷,野生獼猴桃都能適應并茁壯成長。因此,它的適應范圍非常廣泛,可以在不同的地區種植。
2選擇扦插地塊和品種
2.1選地整地
2.1.1選址
野生獼猴桃的種植選址應選擇海拔在1000m以下的地方,這樣的地方通常具有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排水條件以及充足的陽光。要避免選擇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地區,這些地方容易造成水分積聚,導致根部缺氧和滋生細菌,從而引發澇害和根部病害。除此之外,低洼地還容易受到洪水的影響,進一步增加植物受損的風險。
相反,選擇海拔在1000m以下、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種植,能夠為野生獼猴桃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有助于促進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提高果實的質量和產量。
2.1.2整地
在準備進行扦插之前,需要對土壤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對土壤進行耕翻,這不僅有助于松軟土壤,還能夠促進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氣流通。在耕翻的過程中,還要將地表的雜草和殘余的作物殘渣一并翻入土中,這有助于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然后便是將土壤整平,整平的過程包括將土塊敲碎、抹平,并清除土壤中的石塊和雜物。
為了進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還可以施入適量的有機肥和化肥。有機肥主要來源于動物糞便、植物殘渣等,能夠為土壤提供豐富的有機質和微生物,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結構和肥力。而化肥則是一種速效的養分來源,能夠為植物提供快速的營養補充,幫助植物更好地生長。
2.2選擇品種
除了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野生獼猴桃品種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至關重要。例如,種植地的地形、地貌、降雨量、日照時間、土壤酸堿度等都會對野生獼猴桃的生長和果實品質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地形和地貌會影響到土壤的性質和水分分布,降雨量和日照時間則會影響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而土壤酸堿度則會直接影響到植物的營養吸收和生長。因此,在選擇種植地時,必須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野生獼猴桃的生長環境最為適宜。
3科學應用種植技術
3.1繁殖
野生獼猴桃的繁殖可以采用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其中,扦插繁殖操作簡單,而嫁接繁殖技術雖然操作復雜,但卻能很好地利用兩種不同作物的優良性狀,以優化獼猴桃的品種,提高其植株的抗寒、抗病等能力,進一步保證產品的產量與質量。
3.1.1扦插
(1)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是指在秋季或春季,選擇一年生以上硬枝作為插條進行扦插的方法。插條長度一般為10~15cm,留有2~3個芽眼。扦插前,要將插條切成小段,并去掉下部葉片,保留上部1~2片葉子。扦插時,要將插條插入土壤中3~4cm,輕輕壓實土壤,并澆水保濕。
(2)綠枝扦插
綠枝扦插是指在夏季或春季,選擇當年生綠枝作為插條進行扦插的方法。插條長度一般為10~15cm,留有2~3個芽眼。扦插前,要將插條切成小段,去掉下部葉片,保留上部全部葉片[2]。扦插時,要將插條插入土壤中3~4cm,輕輕壓實土壤,并搭建遮陽網以防止陽光暴曬。
3.1.2嫁接
常用的野生獼猴桃嫁接繁殖技術為高位嫁接技術。一般選擇在春季進行,此時樹體液流旺盛,有利于傷口愈合。嫁接時,需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砧木和接穗,常用的砧木品種有美味獼猴桃、中華獼猴桃等。
首先,選擇砧木。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實生苗作為砧木,要求砧木粗度在1cm以上,高度在80cm以上[3]。在砧木上選擇合適的高度進行剪截,一般要求剪口平整、光滑,無明顯裂痕。
其次,選擇接穗。選擇優良品種的野生獼猴桃作為接穗,要求接穗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芽眼飽滿。將接穗切成小段,每段長度在8~10cm之間,保留2~3個芽眼。
再次,進行嫁接。將切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用塑料薄膜將接口包裹緊實,以防止水分和養分流失。
最后,后期管理。高位嫁接后,需要加強對植株的管理,定期檢查接穗的生長情況,及時去除砧木上的萌蘗枝條,保證接穗的正常生長。同時,要注意防治病蟲害,保證植株健康生長。
3.2搭架培育
在野生獼猴桃的種植過程中,搭架是至關重要的步驟。合理的搭架方式能夠顯著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同時還有利于枝條的健康生長和發育。根據種植環境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搭架方式,例如水泥柱搭架、鋼絲繩搭架等。這些搭架方式各有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地理條件和環境。
以水泥柱搭架為例,作為一種常見的搭架方式,適用于各種環境。這種搭架方式需要預先埋設水泥柱,并在其上搭建支撐架。這種搭架方式的優點在于其堅固耐用,能夠承受較大的外部壓力。同時,水泥柱搭架也易于維護和管理,使用壽命較長。
搭架培育首要的便是確保支架牢固、穩定。支架的穩定性對于承受果樹的重量和外部壓力至關重要。如果支架不夠牢固,就有可能發生果樹倒塌或果實脫落的情況,從而影響產量和質量。因此,在選擇搭架方式時,需要考慮地理條件、環境因素以及果樹的生長需求,以確保支架的穩定性和堅固性。
3.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野生獼猴桃種植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促進植株的生長和發育,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野生獼猴桃的整形修剪主要是在春季進行,主要去除弱枝、交叉枝、重疊枝等不良枝條,保留健壯的枝條。
一般而言,在苗木定植的第二年,果農便需要在植株中選擇健壯的新梢進行截干操作,將多余的枝條全部清除,以確保主干擁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和光照條件,并且要按照計劃培養主干的數目,來確定保留葉芽的數量,通常多干形植株可分為2~4主干及以上。
待到第三年萌芽生長之后,在上棚的主干上選擇2~3個新芽作為培養枝,其余的枝條皆清除掉,同時抹除多余的萌芽。在第四年萌芽生長后,再在三年生主干上的結果母枝中,選擇1~3個結果枝,并繼續選擇上部結果部位,持續培養結果母枝。到此為止,植株的整形基本完成[4]。
3.4花期人工授粉
為了提高野生獼猴桃的結實率和果實品質,必須進行人工授粉。由于野生獼猴桃的花期非常短暫,且極易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因此人工授粉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人工授粉,可以確保雌花得到充足的授粉,進而提高結實率和果實品質。
在人工授粉過程中,通常采用毛筆或橡皮頭等工具,將雄花的花粉均勻地涂抹在雌花的柱頭上。這個過程需要仔細而耐心地操作,每朵花涂抹2~3次即可。同時,為了確保授粉的成功率和果實品質,需要選擇健康、無病蟲害的雄花進行采集,并確保花粉的新鮮度和純度。
4后續田間管理
4.1水肥管理
4.1.1灌溉
在野生獼猴桃的成長過程中,充足的水分顯得格外重要。在干旱的季節里,野生獼猴桃需要更多的水分來維持其生命活動。此時,定期澆水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定期澆水,可以保證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充足,為獼猴桃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然而,僅僅澆水并不足以保證野生獼猴桃的健康生長。在雨季或者濕潤的季節里,過多的水分可能會導致根部病害的發生。
排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中的水分過多。過多的水分會使土壤變得過于潮濕,從而導致病菌滋生,對獼猴桃的根部造成威脅。通過及時排水,可以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從而保護野生獼猴桃的健康生長。
4.1.2施肥
施肥是提高野生獼猴桃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措施之一,它能夠為獼猴桃樹提供所需的營養元素,促進其健康生長和發育。在果農進行田間管理時,適時施肥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土壤中的營養物質會不斷消耗,需要補充才能保持土壤肥力。
一般而言,施肥可以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基肥通常在秋季或春季施用,是一種長效肥料,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這種肥料對于獼猴桃樹的長期生長和發育非常有益。
追肥則是在生長過程中根據植株需要施用的速效肥料。它可以為獼猴桃樹提供迅速的養分供給,促進其生長發育,提高產量和品質。這種肥料的使用需要根據獼猴桃樹的生長情況和氣候條件進行適當調整,以確保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4.2花果管理
科學的花果管理對于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采取適當的疏花疏果措施。在疏花階段,要及早去除弱花、過多花等不良花蕾,以減少養分消耗和確保樹體健康。在疏果階段,要在果實發育初期進行,去除小果、畸形果等不良果實,以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
通過適當的果實套袋技術,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蟲害的侵襲,保護果實免受病菌和害蟲的侵害,確保果實的健康和安全。同時,套袋還可以提高果實外觀品質,使果實更加光滑、整潔、美觀,提高果實的市場價值。在果實采摘方面,要根據果實的成熟度和市場需求進行合理地采摘。采摘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果實的品質和產量,因此必須掌握適當的采摘時機。只有當果實達到最佳成熟度時,才能獲得最佳的品質和產量。
4.3白粉病的防治
白粉病是野生獼猴桃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為了有效防治白粉病,需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性、定期清理果園等。針對白粉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可以選用石硫合劑、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2~3次,可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蔓延[5]。
第二,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澆水,及時修剪和疏花疏果,增強樹體抗性,可以有效減少白粉病的發生。同時,要及時清除果園內的落葉、枯枝等雜物,并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病源的傳播。
第三,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劑進行防治,如用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菌劑進行噴霧防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時,要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如瓢蟲、草蛉等,以維持果園內的生態平衡。
4.4 蟲害防控措施
對于野生獼猴桃來說,其常見的蟲害包括金龜子、小蠢蛾、葉蟬等,這些害蟲會啃食植株的葉片、果實和根系,對果樹生長和果實品質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有效防控蟲害,需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藥劑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其中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敵昆蟲進行防治,如瓢蟲、草蛉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蟲數量。同時,可以采取釋放寄生性天敵昆蟲的方法,如赤眼蜂等,以進一步控制蟲害。此外,還可以使用生物制劑進行防治,如利用蘇云桿菌等細菌性農藥進行噴霧防治。
藥劑防治主要是通過化學試劑,達到殺死有害昆蟲的目的。在蟲害發生嚴重時,可以選用適當的化學藥劑進行噴霧防治。例如,對于金龜子等地下害蟲,可以在土壤中施用辛硫磷等藥劑進行防治;對于小蠢蛾等害蟲,可以使用氯氰菊酯等藥劑進行噴霧予以應對。
至于物理防治,則是更多地利用害蟲的生理特性,采用相應的設備裝置對其進行誘殺。比如,可以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在果園內設置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等設備來誘殺害蟲。同時,還可以使用防蟲網等設備來阻隔害蟲的進入。
在蟲害防控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加強果園巡查和日常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害蟲,避免害蟲數量失控;合理使用藥劑,要選擇適當的藥劑和使用濃度,避免對果樹和環境造成污染;綜合防治,要采取多種防治方法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以達到更好的防控效果。
綜上所述,在種植野生獼猴桃的過程中,要想切實保證其最終產量和產品質量,便需要從地塊和品種的選擇開始做起,通過科學的繁殖技術和田間管理工作,為其植株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合理進行追肥和灌溉操作,保證其生長周期中,具備充足的營養和水分,同時仔細觀察田間作物情況,嚴防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從而降低作物的產量。這些措施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野生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實現優質高產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齊慧穎.無公害獼猴桃種植技術要點[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3(10):8-10.
[2]劉廣浩,王學貴,張真真,等.山東地區獼猴桃綠色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3(07):228-230.
[3]金吉林,羅會,柏自琴,等.10份野生獼猴桃屬植物抗潰瘍病檢測與砧木篩選[J].現代園藝,2022,45(23):85-87.
[4]王連潤,萬紅,陶磅,等.云南野生獼猴桃資源果實性狀的多元統計分析[J].果樹學報,2022,39(11):2019-2027.
[5]鮑文武.獼猴桃抗旱砧木微嫁接親和性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