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紀委監委派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政治監督要在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更大功夫”。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對紀檢監察機關突出“兩個維護”、深化政治監督再次作出部署,要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大政方針加強政治監督,常態化開展落實情況“回頭看”,督促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步調一致向前進。省紀委監委派駐機構監督工作要把握聚焦“兩個維護”這一根本任務,突出知人知事知責這個監督重點,深化政治監督。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紀委、省紀委部署,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緊扣職責使命,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
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履行監督職責實質就是政治監督。政治監督的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就是要聚焦“國之大者”,抓住“關鍵少數”,重點加強踐行黨的性質宗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重大決策部署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等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駐在單位在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上扛牢責任,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體現作為。
聚焦國之大者。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綱”和“魂”,用以統領紀檢監察一切工作。堅持不懈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把“第一議題”制度作為政治監督的“小切口”,督促駐在單位黨委(黨組)深刻領悟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與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持續“強三性”(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去四化”(防止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推動群眾雜志社和省社科院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研究、學理化闡釋和大眾化傳播,督促駐在單位黨員干部樹牢正確政績觀,樹牢為民宗旨,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近年來,先后對全省工會小微企業工會經費返還、團省委“夢想改造+”關愛計劃、省婦聯“一戶一策”微關愛等項目實施情況開展系統調研督查,推動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抓住“關鍵少數”。“關鍵少數”主要指駐在單位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負責把方向、抓大事、謀全局,是事業發展的領頭雁。只有管住“關鍵少數”,政治監督才有震懾力和說服力。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的工作,一方面是協助黨委(黨組)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建立健全組長與駐在單位“一把手”常態化談話、情況通報、定期會商等工作機制,督促黨組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機關紀委監督責任落地落實。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確保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是切實履行好監督專責。堅持抓早抓小抓預防,推動完善從嚴管理監督干部制度體系,把政績觀錯位問題作為干部監督重要內容,強化履職用權風險提示,綜合運用各類監督檢查成果,及時發現和預警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建好用好干部廉政檔案、負面信息清單,把好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防止“帶病提拔”等情況發生。
準確把握重點,推進政治監督精準化
推進政治監督精準化,關鍵要找準切入點。權力運行“關鍵點”、內部管理“薄弱點”、問題易發“風險點”、工作執行“障礙點”等都是政治監督重點,必須以精準求實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全過程監督“三重一大”。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都存在權力尋租風險,必須經黨委(黨組)集體討論決定,對這些事項必須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監督對象點多面廣線長,具有資金資產多、評選表彰多、開展活動多、服務對象廣等特點,既要結合駐在單位承擔的公共職能,關注鄉村振興、解困脫困、大病救助、評選表彰等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又要結合群團組織的專項資金使用、工程招投標、大宗商品和服務購買等重大資金項目,對其中凸顯的業務問題背后的政治問題進行監督,使政治監督落到實處。
深化糾治“四風”問題。禍患常積于忽微,大風起于青萍之末,由風及腐,由表及里,風腐同源、風腐一體是腐敗產生的規律,可見“四風”問題是政治問題的外在表現形式,必須嚴加糾治。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變異性、反復性,因此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2023年,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專題調研全省工青婦系統干部作風問題,結合問題線索情況,發現有的單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時有抬頭,收受禮品、違規吃喝等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反彈回潮。通過督促開展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常態化開展紀律教育、警示教育,培育廉潔文化,各駐在單位政治生態日趨向好。
注重結合融合,推進政治監督常態化
政治監督本身就是一項系統性和全局性工作,推進政治監督常態化,需要融入全局統籌考慮、結合實際一體推進,這樣才能避免監督泛化虛化、不及時、不規范等問題。
推動監督辦案貫通融合。辦案是紀檢監察機關核心職能,是最有力的政治監督。從近年來查處的案件來看,有的駐在單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時有發生,有的駐在單位對直屬單位監督缺位導致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產生。因此,必須堅持以辦案開道破題,緊扣辦案需求,督促各責任主體樹立系統思維,在前端監督檢查環節精準發現問題線索,在審查調查環節把案情查深查透,在后端以案促改環節精準有效推動完善治理,全鏈條提升貫通融合成效。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突出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突出監督促治、以案促改,通過案例分析、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推動專項治理、開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形成辦案、治理、監督、教育完整工作閉環,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體推進“三不腐”。
推動各類監督聯動融合。在省紀委監委著力構建的以“兩橫兩縱一支點”為主要框架的監督體系下,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堅持助力健全完善內外聯動、協同高效的監督工作格局。一方面強化與省紀委監委機關的協同,持續完善“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經常性加強工作溝通,通過開展專題座談、業務研討、聯合調研,促進監督力量融合,織密織牢監督網絡。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駐在單位黨委(黨組)的協同,助力構建完善主責監督體系,推動黨委(黨組)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充分利用“紀巡審”貫通聯動的特有優勢,積極拓展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同審計監督融合、協同的有效路徑,充分運用巡視巡察和審計監督成果,督促駐在單位對突出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形成同題共答、常態長效監督合力。
責任編輯: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