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軍
黨的二十大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無錫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圍繞老年人“醫、食、住”三大現實需求,攻最難關、啃硬骨頭,用“幸福密碼”解鎖銀發經濟,用“政策溫度”激發市場活力。
打造家門口的“醫養服務”
2023年以來,無錫聚焦老年群體就醫難、照護難、康養難,全力推進“錫心醫養”社區居家“332”服務行動,為老年群體打造身邊、家邊、周邊的醫養服務。
做強基本養老服務。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扶持發展一批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管理運營好的養老機構或養老服務企業,社會化運營占比達90%,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率超75%。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培育九如城、朗高、金夕延年、凈慧等養老服務品牌20余個,發展品牌化、連鎖化養老服務機構291家,3家養老服務企業成功入選“江蘇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
做優醫養結合服務。年度新(改)建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11家,共計建成65家,實現街道全覆蓋。創新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護理院,年度建成8家,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實行按床日付費結算。持續推進適老化提檔升級、閑置資源改建拓展、人才隊伍“強質固本”、基層實踐創新點培育等系列行動。
做亮呼叫服務中心。投入千萬資金打造全國首個綜合性為老醫養服務平臺,實現“錫心醫養”呼叫服務中心“1+6”市區兩級全面覆蓋,線上開通呼叫熱線,線下打造醫養顧問專屬平臺,有力支撐醫養服務供需精準匹配,引導企業更加精準、深入地參與老年人醫養服務。
提升一餐飯的“民生溫度”
老年群體“三餐口福”事關“晚年幸福”,這餐飯既要做“熱”又要做“好”,更要做得“可持續”,無錫聚焦老年人就餐這件“民生大事”,探索形成了政府、社會、企業三方發力的“錫心香伴”惠老助餐城市品牌。
專業運營激發市場活力。無錫現有助餐中心及助餐點全部為專業企業代運營。在菜品制作環節,引入中央廚房、智能炒菜機器人提升效率;在現場用餐環節,通過自助拿取、智能稱重結算等方式節約人力;在配餐環節,采取小區物業送餐等方式降低投入;在供應環節,與周邊產業園區、寫字樓協議供餐模式提高收益,以規模化、智慧化、社會化的市場運營保證惠老助餐降本增效。
企業參與衍生供給模式。積極引進經營范圍涵蓋餐飲、物業業務的相關企業,鼓勵其基于自身已有設備、人力、資金、食材供應鏈、運營經驗等優勢,拓展惠老助餐業務,政府給予助餐場地租金、水電費減免、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支持,同時,部分餐飲企業以社會化經營盈利,反哺老人用餐折扣,實現企業造血反哺惠老事業的可持續運營模式。
慈善基金賦能產業發展。各級政府部門以老人需求為導向,精心設計惠老助餐慈善愛心項目,充分激發各級慈善基金會、民間公益組織、企業公益基金的參與熱情,全市當前已有35家企業冠名助餐中心及助餐點,資助金額達到150余萬元。
建設市場化的“適老住房”
截至2023年,無錫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約為1.73萬,占比約為1.2%,如何滿足養老機構外98.8%的老年人多樣化的住房需求,無錫錨定老年群體從生存型需求向發展型需求這一轉變,探索出一條市場化、產業化的“適老住房”發展道路。
滿足老年情感需求。傳統的文化觀念讓部分老年人不易接受機構養老,而隨著身體機能退化,對各類養老保障服務設施需求與日俱增。老年公寓可較好兼顧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及機構養老的優點,使老年人有較強的歸屬感。
盤活商業地產存量。當前,商業地產市場從增量進入存量時代,大部分城市商業地產存在閑置、去化周期長的問題。支持社會資本利用商辦存量用地改建老年公寓,既有利于推動商辦去庫存,充分激活銀發經濟,促進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又有望成為緩解當前政府養老財政壓力的有效途徑。無錫將原錫海大酒店改建為錫海珈苑老年公寓,目前入住率維持在70%以上,在同區域項目中處于領先地位。
形成產業集聚效應。2022年起,無錫積極推進與泰康集團合作,打造“泰康之家·錫園”養老標桿性項目,項目聚焦老年群體在文娛康養、醫療保健等方面的需求,配套建設頤養公寓、照護公寓、智慧健康體驗中心等業態,計劃投資超20億元。在無錫,“適老住房”不僅代表了一種新的養老方式,也正成為養老產業發展的全新亮點和增長點。
展現老年消費市場新氣象
2024年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無錫將找準出發點、發力點、增長點,全力推動老年消費市場展現新氣象、開創新局面。
以“老年人需求”為出發點。隨著老年人收入水平提升,銀發經濟需求端將穩步增長,供需不平衡的壓力主要集中在供給側,把握好老年人與其他年齡群體對市場供給需求的不同是發展銀發經濟的重要基礎和客觀要求。銀發經濟既有經濟亦有民生、既有產業亦有事業,同樣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合力,加之當前老年人的消費心態偏向穩健,因此大部分老年群體所需求的養老產品應當形成“兜底有保障、中端可選擇、高端有市場”的供給格局,這也是發展銀發經濟、激發老年消費市場活力的現實之需和應有之義。
以“數字化浪潮”為發力點。在老齡化趨勢與數字化浪潮交匯的同時,也帶來了老年人“數字鴻溝”這一新的問題,相較于增強老年群體的數字素養,提高“數字化浪潮”的“適老化”水平對彌合“數字鴻溝”而言更加重要。一方面要著力培育壯大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鼓勵各地、各板塊積極建設申報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引導支持新興材料、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深度集成應用與推廣,鼓勵研發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可穿戴、便攜監測、居家養老監護等智能養老設備,不斷豐富養老服務產品供給。另一方面要著力提升數字化、智慧化應用的適老化水平。線上線下聯動、便于理解操作是做好數字化應用“適老化改造”的關鍵。無錫市精心打造“錫心醫養”呼叫服務中心平臺,開設市、區兩級呼叫服務熱線,建設老年人口庫、服務機構庫、服務人員庫、服務政策庫和服務目錄庫“五庫”,上線“錫心醫養”APP和服務網站,并在各街道建立線下“醫養顧問”服務團隊,以“數字化浪潮”賦能銀發經濟發展。
以“多元化供給”為增長點。一是推動“從無到有”的不懈探索。促進市醫療康養集團深度融入老年消費市場,通過建設國有高品質機構養老示范項目、開發建設高品質健康養老公寓、開拓康養旅居業務等多種模式,全面提升銀發經濟發展能級。二是推動“從有到優”的開拓創新。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行動方案,建立健全“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實習實訓”四位一體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國有資本開展老年公寓試點,兼顧養老產業與公益性養老事業的共贏,持續推動我市老年公寓市場的健康發展。三是推動“從優到精”的提質增效。研究制定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實施方案,統籌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建立“特惠+普惠”“公益+市場”的運營模式,加強與品牌餐飲企業合作運營,實現老年助餐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實施醫養服務能力供給“提升”工程,進一步健全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提升完善服務功能,促進老年消費供需精準對接。
(作者系無錫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包詠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