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靜 趙春靜 梁靜 任貞 吳莉
東莞東華醫(yī)院(廣東省東莞市,523110)
失禁性皮炎是由于大小便刺激皮膚,導致皮膚損傷的一種炎癥,在失禁患者中多發(fā)。主要表現(xiàn)為紅疹、糜爛、紅斑等皮膚破損,失禁性皮炎可促使一些其他疾病的發(fā)生,如感染、疼痛、壓力性損傷等,會進一步加重原發(fā)疾病的護理難度,影響患者預后[1-2]。ICU 作為急危重癥患者的聚集地,長期抗生素使用、腸道菌群失調(diào)、各種應激反應致使患者胃腸道屏障功能受損,大便失禁的發(fā)生率較高,做好其失禁皮膚護理,維持和增強其皮膚完整性是一項長期且重要的護理目標[3-5]。目前,臨床上關于患者大便失禁的護理方法有很多,各種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大便管理能力[6-8],臨床也有推廣使用,但大多數(shù)不能有效避免糞便的溢出及創(chuàng)面污染,臨床中失禁性皮炎及壓力性損傷仍時有發(fā)生,因此,為尋求最佳的大便失禁管理方案,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實踐,本研究對我院重癥醫(yī)學科大便失禁伴失禁性皮炎的患者分別采用2 種不同的護理方法(排泄物管理套件和改良可沖洗造口袋裝置)的效果進行比較。
本研究按照前瞻性臨床試驗研究方法進行設計。選取我院重癥醫(yī)學科2021 年10 月—2023 年2月收治的100 例大便失禁伴失禁性皮炎的患者。納入條件:失禁性皮炎符合診斷標準[4];年齡>18 歲;患者住院接受科室治療的時間>48 h。排除條件:對聚氨酯材料和PVC 材料過敏者;有直腸肛管疾病患者;一年內(nèi)曾接受過直腸肛管手術患者;有出血傾向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及APACHE I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本研究已獲得東莞東華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批件號:2020DHLL022)。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1.2.1 對照組 在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采用改良可沖洗造口袋裝置進行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測量:測量患者肛周大小(即肛門外周放射狀皺褶的外徑,在測量的基礎之上,若出現(xiàn)0.2~0.5 cm 的范圍浮動屬正常誤差范圍 ),根據(jù)測量尺寸的不同,將造口袋底板剪至合適大小。
(2)插管:液狀石蠟潤滑吸痰管前端,一手分開患者臀部,暴露肛門,囑患者張口呼吸,另一手持吸痰管插入直腸約15~20 cm。以上吸痰管做沖洗用(以下稱沖洗管)。
(3)粘貼造口袋:肛周皮膚使用造口護膚粉涂抹均勻,緊接使用3M 液體敷料距離患部15~20 cm外噴,表層皮膚干燥后,再噴2 次。將底板對準肛門,吸痰管穿過造口袋并從造口袋開口處穿出,撕去底板上的剝離紙貼,貼底板并平均按壓底板各處,使之與皮膚貼服,撕去保護帶的剝離紙,檢查造口袋的連接處是否牢固。
(4)外接負壓吸引管:將負壓吸引管置入造口袋內(nèi),管口不可太貼近患者肛門處,將沖洗管末端反折,使用膠圈固定造口袋開口處、吸引管及沖洗管,確定其密閉,開啟負壓吸引。
(5)注意事項:插入沖洗管時應避免暴力,以免損傷直腸組織;留置過程中及時評估患者的大便情況,及早撤除裝置;定時沖洗導管,沖洗頻率應根據(jù)患者大便性狀而定,以沖洗后大便呈糊狀,能通過吸引管吸出為宜。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措施基礎上,采用排泄物管理套件進行護理,該套件為廣州維力醫(yī)療器械公司生產(chǎn)的排泄物管理套件,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協(xié)助患者取左側臥位,臀下墊衛(wèi)生墊。②檢查球囊是否有泄漏,把主管舒展開,用注射器連接沖洗閥,通過抽氣與排氣,檢查沖洗腔是否通暢,再注入80 mL 的氣體,檢查球囊是否有泄漏,然后把氣體抽干凈。③把收集袋展開,將主管與收集袋連接。④連接掛鉤與收集袋,并把掛孔扣上,將掛鉤扣入收集袋接頭的非蓋帽端,然后把掛鉤兩端分別與收集袋的掛孔扣上。⑤進行直腸指檢,移除留置直腸內(nèi)所有的器械。⑥潤滑球囊及手套,引導球囊插入肛門,至黃色指示線位置。⑦固定球囊。使用注射器通過單向閥向球囊內(nèi)充入80 mL 的氣體。⑧檢查球囊安全性。輕輕牽拉導管,檢查球囊是否處于直腸壺腹部。⑨注意事項。插入時應避免暴力,以免損傷直腸組織;留置過程中及時評估患者的大便情況,及早撤除裝置;每8 h 定時沖洗導管,根據(jù)患者的大便性狀及引流情況可適當增加沖洗次數(shù),以保持管腔通暢;固定球囊每7 d 放氣并重新注入80 mL 氣體,以補充流失的氣體,保持球囊充盈。
(1)失禁性皮炎嚴重程度:采用IAD 皮膚損傷評估量表(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and its severity Instrument,IADS)[9]評估干預前及出科前兩組患者失禁性皮炎嚴重程度。具體評估包括肛周、生殖器皮膚、會陰及大腿內(nèi)側等共14 個身體部位,其嚴重程度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總分0~56 分,分值越高,表明局部皮膚損傷越嚴重。
(2)留置期間失禁裝置脫落及大便溢出情況:評估兩組患者在留置階段裝置脫落及大便溢出情況;大便溢出判定標準:溢出量<5 mL 為優(yōu),5~10 mL為良,10 mL 以上為差。
(3)護理消耗情況:分別對兩組患者每日護理墊消耗、每次大便清理時間進行記錄,最終進行數(shù)據(jù)整合。
(4)護理滿意程度評分:干預后出科前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總分50 分,評分>45 分為非常滿意,評分≥30 為滿意,評分<30 為不滿意。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構成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失禁性皮炎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出科時,觀察組IA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失禁性皮炎嚴重程度比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everity of incontinence dermatiti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觀察組患者留置期間未出現(xiàn)裝置脫落情況,觀察組留置期間大便溢出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在留置階段的大便溢出情況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fecal overflow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indwelling stage
兩組患者護理消耗情況比較,觀察組護理墊消耗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平均每次護理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觀察期間護理消耗情況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nursing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在本研究中,在干預后出科時的時間段,觀察組患者的IADS 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留置期間兩組患者大便溢出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留置期間未出現(xiàn)裝置脫落情況。研究說明排泄物管理套件更利于失禁性皮炎的護理。有研究指出,失禁性皮炎的發(fā)生會導致水泡,嚴重時可導致患者的皮膚破損,增加感染風險,不利于臨床護理及治療,這不僅增加臨床醫(yī)療器材的消耗,還會加重患者及其家屬的經(jīng)濟或心理負擔[10-12]。對于住院患者的失禁性皮炎,臨床多采用防治措施以降低其發(fā)生風險。目前,臨床中常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三種方法即皮膚清洗、保持皮膚滋潤和使用皮膚保護劑。有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皮膚清洗液的pH 值為弱酸性才能夠減少對患者皮膚的損傷風險。清洗后的細菌殘留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對脆弱皮膚來說,使用清洗液會出現(xiàn)皮膚敏感,因此該方法并不能得到廣泛應用[13]。維持皮膚滋潤的關鍵取決于修復保濕屏障,避免表皮水分喪失,但目前市面上產(chǎn)品中的成分較多且復雜,易導致過敏性皮炎,無法獲得預期應用效果[14-17]。徐慧敏等[18]調(diào)查指出,臨床目前廣泛使用的護理墊、隔尿墊等防止失禁性皮炎發(fā)生的護理措施仍無法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風險,且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失禁性皮炎患者無法改變其病情程度,甚至會進一步加重皮膚受損程度,增加感染風險,不利于預后。說明目前臨床采取的大多數(shù)的一次性護理措施,針對糞便量較多的患者是不適用的。臨床仍需要探尋一種有效的護理手段,在保護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皮膚狀態(tài)完整性的同時,提高護理效果。
失禁性皮炎患者的護理周期較長,因此在護理階段消耗護理器材增加,同時也給患者家屬增加了經(jīng)濟壓力,給患者本身造成一定影響。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墊消耗情況少于對照組,護理時間整體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這可能與每次護理時間的縮短、操作更簡易、高效有關。近些年來,國內(nèi)學者對失禁性皮炎的護理進行了不斷探索,對其管理輔助裝置也進行了各種研究[19]。排泄物管理套件和改良可沖洗造口袋裝置目前已逐漸運用于臨床。排泄物管理套件主要由軟硅膠導管、注射筒及收集袋(和簡易夾)組成[20-21],可對大便引流,其氣囊固定于直腸穹窿部,此處腸腔直徑較小,管理器不易脫出,并且也基本不會受到體位等變動的影響。同時此處的大便尚未成形,容易被引出,可以減少大便的溢出情況。有研究顯示,排泄物管理套件能夠有效減少排泄物與患者皮膚的接觸,減輕失禁性皮炎的病情程度,保持患處皮膚的干燥,降低感染風險,護理效果較好[22-24]。改良可沖洗造口袋裝置是目前國內(nèi)臨床常用的護理裝置,可提高失禁性皮炎患者的護理效果,減少護理耗材消耗,縮短護理時間[25-26]。從使用時長來看,排泄物管理套件對肛周皮膚情況無特殊要求,一次置管成功后最長可使用29 d;而造口袋裝置僅能使用3~5 d,反復更換粘貼底盤亦對患者皮膚造成二次損傷;且排泄物管理套件使用過程中與皮膚銜接處比較牢固,管道不易出現(xiàn)松動情況,可減少皮膚與糞便的接觸風險,護理效果較好,患者在護理期間各種指標均得到了改善[27-28]。而造口袋與肛門銜接裝置處要保證封閉不透氣,操作較為復雜,臨床護理人員往往無法有效掌握其操作,導致其在應用過程中容易脫落,從而導致糞便溢出,加重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病情程度[29-30]。
綜上所述,使用排泄物管理套件能有效收集大便,改善失禁患者皮膚損傷情況,同時,還可以提高護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排泄物管理套件對失禁性皮炎患者中雖具有臨床使用效果較好,但由于其造價較為昂貴,成本較高,大部分家庭承擔其費用比較困難,因此難以在臨床廣泛應用。后續(xù)研究可設計低成本排泄物管理套件,降低造價費用,減少器材成本,以便于臨床的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