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子小愛
隨著老齡化現象日益凸顯,傳統的養老模式已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近年來,有學者提出文化養老模式這種基于傳統文化資源和現代技術手段,旨在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和社交互動,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新型養老模式。同時,在融媒體背景下,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養老服務管理正在朝著“融媒體文化養老”的方向發展,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豐富。
實踐探索。近年來,根據《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先后公布了幾批智慧養老試點名單,涉及多個示范街道、示范基地。通過建立信息系統平臺,配備適老化智能設備,整合多種社會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日間照料和緊急救助等服務,這種通過線上與線下平臺合作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了諸多便利。此外,一項對于退休的老年人在融媒體環境下的養老模式進行的研究建議利用融媒體技術進行勞養結合。同時,通過融媒體互動傳播引導解決老年人面臨老齡化、空巢化等問題。也有研究立足于當地的媒體優勢,從建立用戶強聯系、增強智慧養老意識、增強服務效力、搭建服務平臺四個方面出發,利用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傳播優勢,全面地提高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助力養老的可行性。
內容和優勢。融媒體文化養老模式的運行邏輯可概括為立足老年人需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智慧平臺,基于供需雙方的數據分析,形成線上和線下結合的養老服務與社會資源集散化系統。總體來說,相較于傳統的養老模式,老年人的信息獲取方式得到了革新。老年人可以通過互聯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等渠道方便地獲取各種信息。他們可以通過網站和社交平臺等途徑了解新知識、了解養老政策、與他人交流互動。老年人社交互動的方式也發生了變革,他們通過社交平臺,可以與遠處的親朋好友保持聯系,參加在線群組和社區,分享興趣和經驗,擴大社交圈子。不僅如此,老年人養老服務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例如,他們可以通過在線購物平臺購買適合自己口味的食品、健康產品等,更愿意接受定制化的康復訓練和醫療服務等。
進一步完善老年人服務管理的各項內容。融媒體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具有媒介多樣性、傳播便捷性等特點,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利用融媒體的信息技術有效整合政府、養老機構、醫療、社區、志愿者和企業服務商等多種社會資源,精準匹配供給方與需求方,形成有效的線上和線下結合的社會資源集散化系統。首先,優化服務模式,利用融媒體建設智慧養老社區。當前,社區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不斷上升,社區中文化養老的基礎模式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所以將融媒體技術和社區結合,共同打造智慧養老社區,擴大社區養老文化的宣傳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借助融媒體平臺減少距離隔閡。社區借助融媒體優勢,可以開通專門的社區平臺,并由社工來具體解決老年人的疑難困惑,還可以增加跟老年人的互動。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融媒體平臺組織相關的文化活動。充分發揮融媒體傳播特性,多組織有特色的老年人文化活動,從而提升社區老年人的凝聚力。同時可以考慮建立智慧養老互助小組,利用融媒體硬件平臺給老年人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務,如利用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平臺,進一步開展多樣化的智慧養老互助活動,使老年人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總的來說,要充分利用融媒體開展各種活動,這樣既能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也能夠更好地發揮融媒體的功能,使其在提升社區老年居民的文明素養、促進老年居民和諧相處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其次,深化人才培養,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力度。一方面,專業服務人員是融媒體文化養老服務的根本保障,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是重中之重。建議鼓勵各地區開設科普講座,各社區成立互助小組,調動身體健康、熱心公益老年人的互助積極性。發動高校、企業、培訓機構等,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鼓勵部門、單位、企業進一步研發契合老年人身體、心理特點的硬件平臺,再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連接到融媒體平臺,使老年人在居住地或者養老社區內就能夠享受到養老服務。除了利用這些移動設備外,還可以針對老年人設計專門的穿戴式設備,從而滿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生活監護、心理輔導、代辦事項、送醫救治等方面。除此之外,融媒體硬件平臺還需要普及實時監測老年人的血壓、脈搏等指標的功能和項目,并將采集到的數據上傳到專業的服務平臺上。對接的服務平臺需要定期將采集的數據通過互聯網分享給社區工作人員和老年人的子女,使他們及時了解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情況。最后,細化功能定位,開展數字素養培訓。通過定期組織培訓,教老年人如何使用互聯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等。同時,建立輔助支持系統,給老年人提供使用融媒體技術方面的咨詢服務和幫助。幫助老年人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參與文化養老活動,降低數字鴻溝對其參與度的影響。

圖據網絡。
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只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才能提升老年人服務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進行分析,第一層次是充分滿足老年人的物質需求。目前的養老服務已經可以保障老年群體的正常生活需求,如物資供應、保潔服務等。第二層次應考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重點是滿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老年人因為子女常年不在身邊,心里感覺孤獨,需要更多社交,對此可以建立虛擬社區和在線社交平臺,為老年人提供社交互動和文化交流的空間。通過在線社交平臺,老年人可以與遠方的親朋好友保持聯系,并加入相關在線興趣群組,分享和交流經驗。虛擬社區和在線社交平臺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廣泛的社交網絡和支持,減少孤獨感,讓老年人積極參與和互動。第三層次應滿足老年人的尊重需求與自我價值實現需求。要重視老年人的價值,為其創造更多發揮余熱的機會,使其在各種活動中發揮自身價值,從而滿足老年人獲得尊重和實現自我價值價值的需求。基于老年人的興趣愛好、文化背景和健康狀況等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文化養老服務。通過融媒體技術和數據進行分析,推薦適合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學習資源和社交互動方式,提供定制化的文化養老方案。建立一個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平臺,通過融媒體技術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課程,包括音樂、繪畫、舞蹈、書法等。為了滿足老年人不同的興趣和水平,可以提供不同難度和形式的文化課程,適應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如今,融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文化養老模式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種養老模式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智慧平臺,形成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養老服務與社會資源集散化系統,立足老年人需求,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豐富。然而,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的發展還面臨一些挑戰與困境,如數字鴻溝、安全隱患和專業人才缺失等。未來,可以加強政府支持和社會參與,進一步完善老年人服務管理的各項內容,如優化服務模式,深化人才培養和細化功能定位等,充分考慮老年人個性化需求,在滿足老年人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推動銀發產業的發展,促進老年人再創造價值。同時,推動養老模式的持續創新與發展,實現老年群體與社會的互惠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