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飛 楊楠惠 徐裕豐 胡艷 許影 李乾兵
COPD是一種異質性肺部狀態,由于氣道異常和/或肺泡異常導致持續性的氣流阻塞,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慢性呼吸道癥狀為特征[1-2]。COPD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它不僅僅會累及患者的肺部,還會導致肺外多種的合并癥。ED是指患者反復或持續性的不能達到和(或)維持足夠的勃起硬度,從而獲得滿意的性行為,對患者本人身心健康以及家庭的和諧會產生影響[3]。COPD患者并發ED原因甚多,但25(OH)D對COPD患者并發ED的影響尚未見有相關的報告,本研究探討血清25(OH)D與COPD患者ED的相關性,為這類患者診治提供依據。
以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分為COPD并ED組、COPD組。納入標準:(1)研究的COPD患者診斷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的標準[4]。(2)按照國際勃起功能評分表(即IIEF-5評分表)評分≦21分的患者為ED。(3)年齡大于18歲的已婚男性。(4)患者男性第二性征良好,無生殖器畸形。(5)近半年內未服用影響血清25(OH)D水平的藥物。(6)對本次研究了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有肝腎疾病、甲狀腺的疾病、心臟疾病以及有血液系統的疾病者。(2)骨質疏松者。(3)患者合并有高鈣、高鎂、高磷酸鹽血癥者。(4)先天性性功能異常。(5)理解能力差,表達不清者。本研究經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AQYY-YXLL-KJXM-14)。
1.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收集
收集本研究120例所有患者的年齡、COPD病程、血壓、身高和體重(計算BMI)、吸煙史、飲酒史、動脈粥樣硬化病史。
2.患者血清學指標檢測
所有患者入院后晚上10點禁食,第二天清晨,空腹狀態,采集靜脈血3 mL左右。送至我院檢驗科,全血細胞分析儀(SysmexXN-20)檢測入組者血紅蛋白水平,血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檢測其血肌酐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以及總膽固醇值,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VARIANT)檢測入組者HbA1c水平,25(OH)D水平由全自動化分析系統(SIEMENS healthineers)檢測。做好記錄。
3.患者6MWD測定
向患者講敘6MWD過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在100米做好標記距離的醫院長廊上,患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來回行走,記錄步行距離。如有不適,及時終止實驗。

COPD并ED組、COPD組比較,年齡大小、血壓大小以及BMI水平,既往吸煙、飲酒史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病程相互比較,差異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其中COPD并ED組病程大于COPD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COPD并ED組、COPD組比較,血紅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總膽固醇、6MWD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HbA1c、25(OH)D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COPD并ED組HbA1c大于COPD組,25(OH)D小于COPD組(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學指標比較
以是否ED為因變量,利用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統計分析顯示,病程、HbA1c、25(OH)D是COPD患者合并ED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COPD患者并發ED多因素分析
ROC曲線結果示,25(OH)D預測COPD患者并發ED的曲線下面積為0.808,敏感度70.0%,特異度83.3%,最佳截斷值為15.7 ng/mL(見圖1)。

圖1 患者25(OH)D預測COPD并ED的ROC曲線
ED是困擾男性患者常見的一種疾病,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全球ED患病人數約達1.5億[5]。影響ED因素眾多,比如患者的年齡、糖尿病、血壓水平、高脂血癥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5]。我國學者研究示,COPD并ED發病率70%,較健康對照組ED發生多且嚴重[6]。國外研究示,ED在COPD患者中很常見,COPD并ED患病率為74.6%,較一般人群高[7]。COPD患者并發ED發病高,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COPD患者睪酮水平低、全身炎癥反應、慢性缺氧、心血管并發癥、焦慮抑郁心理因素、心肺功能下降、營養不良、藥物治療等有關[8]。
人體皮膚在波長290~320 mm紫外線照射下,7-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3,與維生素D結合蛋白結合后,運輸至肝臟,經25-羥化酶作用變為25(OH)D[9]。維生素D是通過人體細胞上的受體來發揮它的作用,由于人體的維生素D受體具體廣泛分布以及形態多樣性,25(OH)D可在人體內發揮多種非鈣化的作用,與呼吸系統疾病關系密切[9,10]。血清25(OH)D水平和ED的相關性以及具體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國內外研究示,患者血清25(OH)D通過降低影響其性激素分泌、破壞其內皮功能、影響血管的舒張功能等導致ED進展[11-13]。COPD患者并發ED與25(OH)D相關性研究,近年來尚未見有相關的報告。本研究結果示COPD并ED組的25(OH)D水平較COPD組低,提示患者的ED與25(OH)D水平有一定的相關性。潘通[14]等研究,選取65例ED患者實驗組和3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結果示兩組血清25(OH)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中的實驗組血清25(OH)D水平低,和本研究結果一致。國外學者研究[15],該研究選擇了130名ED患者,發現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降低和IIEF-5評分降低有一定的關系,提示ED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低,有本研究結果一致。Logistic回歸分析示,COPD合并ED影響因素除和25(OH)D有關外,還和患者的病程、HbA1c相關。楊雪麗等研究[16],提示病程、HbA1c和ED相關,和本研究結果一致。患者血糖升高影響ED進展,可通過引起患者的血管內皮障礙、神經病變,血管因素、激素水平改變以及患者心理疾病等[17-18]。ROC曲線示,以最佳截斷值15.7 ng/mL, 25(OH)D預測COPD并ED的曲線下面積0.808,敏感度70.0%,特異度83.3%。表明血清25(OH)D對COPD患者并發ED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臨床上,通過動態監測患者血清25(OH)D水平,可評估COPD并發ED的風險。
綜上所述,COPD并ED患者血清25(OH)D降低,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是COPD并發ED的獨立影響因素,并且25(OH)D值對COPD患者并發ED有一定預測價值,具有臨床意義。然而,本研究仍有不足之處,如樣本量比較少,關于血清25(OH)D與COPD患者并發ED的相關性需要多中心、更大的人群樣本來證實。后續需擴大研究的樣本量,并對25(OH)D影響COPD并發ED具體的影響機制進行深入研究。